-
公开(公告)号:CN116104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15710.0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南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感检测装置和管桩腐蚀检测方式,包括:传感检测结构,内置有传感组件,传感检测结构沿待安设面分布设置,适于在传感组件的作用下,检测待安设面的受压应变;检测处理单元,包括解调装置和控制器,解调装置与传感组件通讯连接,适于转换并获取传感检测结构采集数据,控制器与解调装置通讯连接。这样设置传感检测装置,简单易行,成本低、可靠度强且使用方便,便于对带安设面及其所在结构进行长期自动化的在线监测,同时,通过检测应变测量出待安设面所在结构的厚度,继而计算出受腐蚀程度,这样的检测方式,无需接触腐蚀环境,相比对腐蚀位置处进行直接检测,使用耐久性和稳定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92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6924.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东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筝式发电机。一种风筝式发电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主机舱和对称设于主机舱两侧的主机翼,每一主机翼设有侧机舱,所述主机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机体适于放置于海平面的下方;涡轮发电机,设于所述主机舱的尾部;至少两个桨叶结构,所述桨叶结构分别对称设于主机舱两侧的侧机舱的尾部,所述桨叶结构与所述侧机舱转动连接,每一桨叶结构设有垂直桨叶和水平桨叶,所述控制器控制垂直桨叶和/或水平桨叶的俯仰角,以控制机体的受力方向和力矩,使涡轮发电机进行转动发电。本发明解决风筝式发电机采用一个方向舵控制运动轨迹,可控制的自由度较少导致发电效率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26691.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东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潮流能发电系统。一种潮流能发电系统,包括:若干组发电组件,每一组发电组件由若干台发电机组围合而成,每一发电机组包括主船体,所述主船体适于漂浮于海平面上方。本发明解决了潮流能发电机多以桩柱式为主,存在结构庞大不利于发电机组的运输或维护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潮流能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181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55181.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东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以及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其中,叶片包括主叶片、支撑件、扰流板以及阻尼件,支撑件具有第一安装端和与其相连的连接轴,第一安装端与主叶片连接,扰流板套设在连接轴外周上;阻尼件一端适于与主叶片连接,阻尼件另一端适于与扰流板连接,在扰流板所受载荷改变时,扰流板绕连接轴转动,以改变扰流板与主叶片之间的夹角,且阻尼件产生相应的阻尼力,阻尼力用于限位扰流板;扰流板可根据载荷的不同从而实现被动变桨,无需使用测流设备和主动变桨设备,避免了测流设备和主动变桨设备误差和故障的影响,且由于扰流板采用机械式被动变桨,无需各种电子仪器参与变桨,降低了海洋环境对该叶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1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83090.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大连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的后装配式抗冰型钢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为:多个下压式抗冰构件环向均匀间隔布置在集成式套笼的圈梁上,形成离散的倒锥体破冰结构;带有下压式抗冰构件的集成式套笼安装在已经打入海床的单桩基础上,单个下压式抗冰构件包括上支撑钢管、下支撑钢管和下压式连接构件;上支撑钢管的长度大于下支撑钢管,上支撑钢管和下支撑钢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圈梁上,下压式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钢管和下支撑钢管的悬挑端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现有的集成式套笼,在保证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抗冰消浪效果的同时,实现后装配式抗冰结构简便高效的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219547856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682363.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东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桩柱基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桩柱基础包括:基础本体,所述基础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组固定部,所述基础本体的下方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壁面的通孔;至少一组J型管,设置在所述基础本体的内部,所述J型管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J型管的一端远离所述基础本体的底部,所述J型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基础本体上部安装有平台,J型管中的海缆与所述平台的变电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海上桩柱基础,J型管设置在基础本体的内部,在满足海缆输电要求的同时,不影响海洋能发电装置沿单桩的升降运动,避免发电装置在升降过程中对J型管及海缆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1253419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2047345.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大连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后装配式抗冰型钢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技术方案为:多个下压式抗冰构件环向均匀间隔布置在集成式套笼的圈梁上,形成离散的倒锥体破冰结构;带有下压式抗冰构件的集成式套笼安装在已经打入海床的单桩基础上,单个下压式抗冰构件包括上支撑钢管、下支撑钢管和下压式连接构件;上支撑钢管的长度大于下支撑钢管,上支撑钢管和下支撑钢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圈梁上,下压式连接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钢管和下支撑钢管的悬挑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现有的集成式套笼,在保证海上风电单桩基础抗冰消浪效果的同时,实现后装配式抗冰结构简便高效的安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86698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612123.5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东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系统及潮流能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系统包括定环梁,开设有第一通孔;动环梁,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提升杆,适于沿第一通孔的轴线滑动,外壁设置有凸起部;驱动件,适于调整动环梁与定环梁的距离;定环梁、动环梁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具有使其阻挡部与凸起部抵接,以限制提升杆滑动的限行状态,以及使阻挡部不遮挡凸起部的放行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升系统,在桩基础高度有限、驱动件动作行程有限的条件下,保证提升杆具有较大的行程,且驱动件完成提升杆的提升或下放动作后,将阻挡部调整至与提升杆的凸起部抵接,即可完成对提升杆的可靠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19291.5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桩式基础的抗冰装置,安装在竖直的钢管桩上,包括套设在所述钢管桩外侧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沿轴向均匀地套设有多个水平的环形板,沿每个环形板的周向设有环形的锥壳板,所述锥壳板分别与所述环形板的外延部、所述套筒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锥壳板在所述套筒的外侧形成连续起伏的锥面,用于破冰。本发明的有益之处:通过设置多组正向和反向的环形锥壳板组成连续起伏的锥面,将冰的破坏形式由挤压破坏转变为弯折破坏,可有效降低桩体所受冰荷载;此外可根据安装海域的潮位差改变环形板和锥壳板的安装数量,使得处于不同潮位的冰都可以与锥面相接触,适应不同潮位时的抗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75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423267.5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潮流能发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潮流能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之间的发电单元,增能机构可以设置有多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上,增能机构可以呈喇叭状用于提高经过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之间的潮流流速,从而降低发电单元的发电门槛,同时还可以通过两侧的第一固定桩和第二固定桩固定中间的发电单元,避免桩基础尺寸过大影响潮流流速,从而影响发电单元的发电效率,同时避免产生涡流区,从而导致发电单元、第一桩基础和第二桩基础产生振动,威胁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安全运行。达到了提高发电效率,整体机组更加安全和牢固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