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87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99674.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孙广 , 陈亮 , 姚成武 , 冯凯 , 李铸国 , 米大为 , 薛松 , 郭宝超 , 熊志亮 , 刘彦章 , 段远刚 , 赵建光 , 邹小平 , 蒋恩 , 戚丹鸿 , 金伟芳 , 黄坚 , 聂璞林
IPC: B23K26/70 , B23K26/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孔内壁激光3D打印的送粉管路冷却水套装置,包括:送粉管;内塞,套设在送粉管的前端;第一外塞,下部套设在内塞的外部,上部套设在送粉管的外部;第二外塞,设置有冷却水出口通道,套设在送粉管后端的外部,并与送粉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冷却水流道;第一套管,前端套设在第一外塞的外部,后端套设在第二外塞的外部,第一套管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通道;第二套管,圆周方向上将送粉管包围,内径大于送粉管外径,上端与第二外塞固定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套管内壁、第一外塞上端部和送粉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水流道,第二冷却水流道与第一冷却水流道连通;以及压盖,套设在第二外塞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915877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099674.6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孙广 , 陈亮 , 姚成武 , 冯凯 , 李铸国 , 米大为 , 薛松 , 郭宝超 , 熊志亮 , 刘彦章 , 段远刚 , 赵建光 , 邹小平 , 蒋恩 , 戚丹鸿 , 金伟芳 , 黄坚 , 聂璞林
IPC: B23K26/70 , B23K26/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孔内壁激光3D打印的送粉管路冷却水套装置,包括:送粉管;内塞,套设在送粉管的前端;第一外塞,下部套设在内塞的外部,上部套设在送粉管的外部;第二外塞,设置有冷却水出口通道,套设在送粉管后端的外部,并与送粉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冷却水流道;第一套管,前端套设在第一外塞的外部,后端套设在第二外塞的外部,第一套管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通道;第二套管,圆周方向上将送粉管包围,内径大于送粉管外径,上端与第二外塞固定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套管内壁、第一外塞上端部和送粉管外壁之间形成有第二冷却水流道,第二冷却水流道与第一冷却水流道连通;以及压盖,套设在第二外塞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480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98883.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蒋恩 , 郭宝超 , 米大为 , 薛松 , 戚丹鸿 , 孙广 , 陈亮 , 刘彦章 , 邹小平 , 姚成武 , 冯凯 , 李铸国 , 聂璞林 , 徐鸿林 , 黄坚 , 金伟芳 , 李延葆 , 卜佳炜 , 杨亚涛 , 梅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孔内壁激光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零件深孔内壁激光3D打印金属成型温控系统,在深孔零件孔内设置芯棒,所述芯棒的上端位于零件深孔上方,所述芯棒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芯棒内形成U形通道,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连接至U形通道的两端,形成孔内冷却装置,所述芯棒与深孔零件孔的底部和内壁形成金属打印通道,所述深孔零件安装在转动机构上,相对于所述芯棒转动,在芯棒一侧的所述金属打印通道内设置送粉管,在芯棒另一侧的所述金属打印通道上方设置激光头。本发明通过孔内循环水冷却、孔外循环水冷却的内外双重冷却方法,解决深孔零件内壁连续激光熔覆造成的散热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131980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636090.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nventor: 蒋恩 , 郭宝超 , 米大为 , 薛松 , 戚丹鸿 , 孙广 , 陈亮 , 刘彦章 , 邹小平 , 姚成武 , 冯凯 , 李铸国 , 聂璞林 , 徐鸿林 , 黄坚 , 金伟芳 , 李延葆 , 卜佳炜 , 杨亚涛 , 梅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孔内壁激光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零件深孔内壁激光3D打印金属成型温控系统,在深孔零件孔内设置芯棒,所述芯棒的上端位于零件深孔上方,所述芯棒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芯棒内形成U形通道,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连接至U形通道的两端,形成孔内冷却装置,所述芯棒与深孔零件孔的底部和内壁形成金属打印通道,所述深孔零件安装在转动机构上,相对于所述芯棒转动,在芯棒一侧的所述金属打印通道内设置送粉管,在芯棒另一侧的所述金属打印通道上方设置激光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孔内循环水冷却、孔外循环水冷却的内外双重冷却方法,解决深孔零件内壁连续激光熔覆造成的散热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710934443.1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部件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杆手动脱扣装置,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外筒体,外筒体的内部中间形成环形凸缘,凸缘下方的外筒体内壁与驱动杆配合,在凸缘上方的外筒体内壁配合设置移动柱,移动柱的上端与外筒体内径配合,下端穿过凸缘与驱动杆的内径配合,移动柱的内孔中设置提升柱,提升柱穿过移动柱与驱动杆内的拆卸钮连接,在外筒体的上方固定设置支撑套,在支撑套上方设置凸轮,提升柱穿过支撑套与凸轮偏心活动配合,凸轮的一侧边上设有旋转手柄。本发明的凸轮结构可实现单人驱动杆解锁,并用此工具进行控制棒组件与驱动杆部件的连接或脱开,亦可用于驱动杆装配,且可用于模拟连接柄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682613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251363.6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IPC: B23P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00 , B23P270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设备零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水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盲孔棒行程壳体加工方法,所述盲孔棒的外径小于100mm,长径比大于54,包括如下步骤:(1)粗加工细长杆小端毛坯外圆;(2)粗钻盲孔;(3)分段校正、粗加工细长杆小端的外圆,保证盲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和位置度;(4)加工盲孔至预设尺寸;(5)分段精车外圆定位基准;(6)分段加工细长杆小端外圆成型,保证盲孔与外圆的同轴度或位置度;(7)加工细长杆大端外圆、螺纹及焊接坡口。本发明解决压水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中细长杆盲孔零件棒行程壳体加工技术,确保产品的精度、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5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8566.7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 一种钩爪壳体组件加工方法,所述钩爪壳体组件由异种金属焊接而成,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将异种金属钩爪壳体和贯穿件进行钻通孔,加工互相配对的焊接坡口;(2)将带有的通孔的钩爪壳体和贯穿件进行对接焊形成壳体,焊接时,钩爪壳体和贯穿件焊接坡口互相配对安装;(3)将带有的通孔的壳体扩孔至预设尺寸;(4)以内孔为基准,加工大端外圆、壳体大端面处各档尺寸、内孔螺纹;(5)互为基准,加工壳体小端外圆各档尺寸、加工以小端端面为基准的各档长度尺寸、加工小端内螺纹,产品成型。本发明产品精加工时切削量少,成品率高,改善了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保证了产品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0377273.0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碟簧减震器的试验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固定部件、支撑部件、提升部件以及测量部件,通过固定部件将所述的碟簧减震器固定于安装底座上,支撑部件架设于安装底座上,提升部件设置于支撑部件上,提升部件包括转动轴、操纵手柄以及钢丝绳,转动轴通过支座设置于支撑部件上,转动轴上设置操纵手柄和止逆机构,转动轴上缠绕长度可调节的钢丝绳,钢丝绳的下端同碟簧减震器的拉杆连接,测量部件包括测力装置和长度测量装置,测力装置同碟簧减震器内的信号检测装置进行信号连接,长度测量装置设置于碟簧减震器拉杆上。本装置能够满足碟簧减震器的特殊试验需求,具备简单、高效的结构,不需要电气或液压等驱动设备,解决了试验所需特定环境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57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464279.1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丝装置,用于放置丝材并向一转动芯轴供给丝材,所述送丝装置包括丝架和送丝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弹簧制造方法,用于解决在大高径比弹簧成型过程中弹簧尺寸、弹簧力以及弹簧表面质量控制的工艺难题;本发明所述弹簧制造方法包括:(1)丝材绕制成形;(2)弹簧的去应力热处理;(3)弹簧的静压定型处理;(4)弹簧表面处理;(5)弹簧液体渗透检查;以及(6)弹簧的弹力检测;本发明所述弹簧制造方法能解决在大高径比弹簧成型过程中弹簧尺寸、弹簧力以及弹簧表面质量控制的工艺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77607.4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IPC: H02K15/00
Abstract: 一种高温气冷堆涡流限速器的装配方法,将永磁体放入包壳后,从端盖边缘水平推向安装区域,包壳上的键槽和隔块中的凸台对应安装,使得永磁体的定位更为准确,固定也更为平稳,解决了永磁体安装位置偏移、因相吸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对端盖施加一个定力,保持端盖中心与阻尼盘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进行装配,以及通过设置厚度精确性高的端盖调整垫,更好的把握永磁体同阻尼盘间的距离,都可以避免永磁体与其余零件碰撞发生零件报废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