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9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28574.0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 G21C17/0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动力设备的监测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监测系统包括:探测装置,探测装置包括焊缝探测模块、应变探测模块和位移探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焊缝探测模块用于探测待监测的核动力设备上的焊缝活性缺陷,应变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核动力设备的部件结构的应力形变,位移探测模块用于探测核动力设备上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移;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的输入端与探测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探测装置探测核动力设备结构时输出的探测信号;监测装置,监测装置与信号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探测信号,并基于探测信号对核动力设备进行连续的状态监测。该监测系统能够提高核动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03654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610871943.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端给水的大盘管蒸汽发生器装置,包括筒体,其上端固接有上封头,下端固接有下封头,内侧壁上固接有内壳体,内壳体和筒体内侧壁形成一回路环腔;筒体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段;上封头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段;螺旋换热管,其采用大盘管结构,且上端与蒸汽出口段连接,下端与垂直直管段的下端连接;垂直直管段,其位于螺旋换热管的中心位置,且上端与进水口段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上端给水的大盘管蒸汽发生器装置,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充分利用本发明的中部空间,增加预热部分长度,降低筒体的高度。此外,通过分隔板控制进水量,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功率调节,运维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27494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312480.9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蒸汽发生器,包括容器主体、管板、换热管、给水管道和腔室隔板;容器主体内设有中心通道、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给水管道设置在中心通道内,换热管设置在第一腔室内;腔室隔板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将第二腔室分成相隔绝的上腔和下腔;管板上设有给水联箱和蒸汽联箱;容器主体的侧面上设有接管嘴;接管嘴的进水通道与上腔、第一腔室、下腔及接管嘴的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次侧介质通道;给水联箱与给水管道、换热管内部通道及蒸汽联箱依次连通,形成二次侧介质通道。本发明利于紧凑布置;另外,采用螺旋盘管作为换热管,强化传热,有效解决传热管的热应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0118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311813.6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密闭的容器主体、换热管和隔板组件;所述容器主体内设有自内向外径向分布且相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沿所述第一腔室自上而下延伸;所述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将所述第二腔室分成相隔绝的上腔、中腔和下腔。本发明中,通过独特的通道设计可以实现蒸汽发生器与压力容器以及主泵之间的紧凑布置,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螺旋盘管作为换热管,一方面可以强化传热,减小所需的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热膨胀差的问题,有利于克服热应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324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86537.0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诚 , 唐叔建 , 路广遥 , 刘青松 , 叶亮 , 周建明 , 刘强 , 韩万富 , 芮旻 , 吴凤岐 , 周国丰 , 董超群 , 赵月扬 , 秦小明 , 刘志斌 , 李权彰 , 苏晓炜 , 乔建毅
IPC: F16L5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紧形式的流道密封结构,布置于设备或管道内部包括壳体、套筒及隔板;壳体通过盖板固定于支撑平台,设有空腔、入口及出口,出入口与空腔均导通;套筒呈中空管状,通过外壁所设的翻边与空腔固定并与空腔有间隙,且其外壁还设有凸台及导流孔;隔板呈环状,套设于套筒外部并位于间隙内,外环固定在空腔内壁上,内环与凸台成间隙配合连接;套筒的热膨胀系数与壳体和/或隔板的热膨胀系数相异,能在加热液体流入时,使套筒、壳体和/或隔板受热膨胀并产生热膨胀差,让凸台与隔板相对挤压达到密封效果。实施本发明,利用材料热膨胀特性来进行密封,使结构更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且不需要定期检修、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322338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877123.2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面给水的蒸汽发生器,包括筒体、螺旋盘管和给水管管束,筒体上部设有上封头,下部设有下封头,在上封头上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上设有蒸汽出口管板,在筒体上部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给水口,在给水口上设有给水法兰,给水法兰与给水管板焊接,给水管管束一端与给水管板焊接,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给水管直管管束,给水管直管管束通过筒体中部后弯折成弯折管与螺旋盘管相连,螺旋盘管向上延伸,并通过连接管连接到蒸汽出口管板上。本蒸汽发生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蒸汽发生器空间的利用率和紧凑性,增强蒸汽发生器功率的可控性,还可以降低堵管操作难度,减少检修操作人员受辐射剂量,提高检修时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1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311813.6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密闭的容器主体、换热管和隔板组件;所述容器主体内设有自内向外径向分布且相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沿所述第一腔室自上而下延伸;所述隔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将所述第二腔室分成相隔绝的上腔、中腔和下腔。本发明中,通过独特的通道设计可以实现蒸汽发生器与压力容器以及主泵之间的紧凑布置,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布置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螺旋盘管作为换热管,一方面可以强化传热,减小所需的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热管与管板之间的热膨胀差的问题,有利于克服热应力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0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1150648.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及其传热管支撑装置和传热管安装方法,该传热管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以固定所述传热管的若干支撑条、设置在所述支撑条的至少一端以固定所述支撑条的固定件;至少一所述支撑条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在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限位槽;所述传热管的至少一管段设于所述限位槽中,并在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槽相对的另一所述支撑条夹持下卡紧。该传热管支撑装置,结构简单,适合小间距的传热管支撑固定,尤其是螺旋管;其支撑条为分层独立安装,便于安装,可减少传热管划伤。该蒸汽发生器其采用了传热管支撑装置可避免传热管松动;该传热管安装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83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311810.2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单元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包括容器主体、套筒、隔板组件和换热单元;套筒和容器主体内壁之间形成腔室;隔板组件将腔室分成上腔、中腔和下腔;容器主体上设有第一接管嘴和第二接管嘴;第二接管嘴的进水通道、上腔、套筒内部、换热单元内部、下腔和第一接管嘴的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一次侧介质通道;第一接管嘴的进水通道、中腔和第二接管嘴的出水通道依次连通形成回水通道;容器主体的顶部设有蒸汽腔室及给水组件,换热单元设有给水管道;给水组件、给水管道、换热管内部流道和蒸汽腔室依次连通,形成二次侧介质通道。本发明实现紧凑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00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50648.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及其传热管支撑装置和传热管安装方法,该传热管支撑装置可用于支撑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包括至少一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并排设置以固定所述传热管的若干支撑条、设置在所述支撑条的至少一端以固定所述支撑条的固定件;至少一所述支撑条的一侧壁上设有若干在长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限位槽;所述传热管的至少一管段设于所述限位槽中,并在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槽相对的另一所述支撑条夹持下卡紧。该传热管支撑装置,结构简单,适合小间距的传热管支撑固定,尤其是螺旋管;其支撑条为分层独立安装,便于安装,可减少传热管划伤。该蒸汽发生器其采用了传热管支撑装置可避免传热管松动;该传热管安装方法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