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95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880058198.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支撑结构(2);外壳(1)包括下壳体(11)和安装在下壳体(11)上侧的上壳体(12),下壳体(11)、上壳体(12)的侧壁均为带有空心夹层的双层结构;支撑结构(2)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侧的承载架(21)、安装在承载架(21)上的支撑组件(22);支撑组件(22)内形成有容置、并固定燃料组件(3)的容腔(4);支撑组件(22)的一端设有装卸口(221),在支撑组件(22)立起时,装卸口(221)位于容腔(4)上端;容腔(4)内与装卸口(221)相对的一端设有对燃料组件(3)周向定位的下端盖(225);装卸口(221)上安装有对容腔封盖并对容腔(4)内的燃料组件(3)轴向定位的上端盖(222)。外壳(1)采用双层不锈钢,具有耐腐蚀,结构强度更高的优点;外壳(1)双层结构采用隔热减震材料进行填充,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和减震作用;提升运输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297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80459.4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闸门联锁机构,包括内门控制模块和外门控制模块,所述内门控制模块和外门控制模块分别包括输入轴、离合器、控制部件和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的连动件,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控制部件相连,并在所述离合器接合时对所述控制部件提供动力,内门控制模块的连动件控制外门控制模块的离合器动作,外门控制模块的连动件控制内门控制模块的离合器动作。且外门开启时,内门的离合器分离;内门开启时,外门的离合器分离。本发明采用控制输入轴离合的方式,需要联锁时断开离合器,使传动部件无法动作,而不是将传动部件卡死,在实现联锁功能的同时,可有效保护传动部件,避免人员误操作时部件损坏,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9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09127.6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运输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感知设备对核燃料组件对应的运输环境所感知的环境感知数据;将环境感知数据与参考数据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参考数据范围是在运输环境正常的情况下通过感知设备感知得到的;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核燃料组件的运输状态是否存在异常。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对核燃料组件的运输状态的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27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80009309.0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超 , 李其朋 , 殷勇 , 朱贺 , 周有新 , 杨晓东 , 吴涛 , 许骏翔 , 吴腾 , 彭云杰 , 胡耀峰 , 王弟东 , 吕甜甜 , 刘浩仑 , 张持 , 吴维亮 , 蔡进
Abstract: 一种燃料棒运输盒及其使用方法,燃料棒运输盒包括一侧开放的盒体(10)、分别设置在盒体(10)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20)和第二端板(30)、活动配合在盒体(10)的开放侧的压板(40)、数个沿盒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设置在盒体(10)的开放侧的压紧限位件(50);压板(40)与盒体(10)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燃料棒(1)的腔室(100);压紧限位件(50)配合在压板(40)背向腔室(100)的一侧,通过压板(40)将燃料棒(1)定位在腔室(100)内。本燃料棒运输盒实现了散装燃料棒(1)的装载及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12897.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闸门锁紧机构,用于将人员闸门的密封门锁紧至门框上,包括齿轮组、锁紧栓组件和传动组件,齿轮组包括转动安装于门框上的主动轮、转动安装于铰链轴上并相对于门框转动的中间轮、转动安装于密封门上的从动轮,主动轮带动中间轮转动,中间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锁紧栓组件动作,锁紧栓组件安装于密封门和门框之间以锁紧密封门。本发明位于门框和密封门之间的中间轮既相对于铰链轴转动,又相对于门框转动,使得铰链轴和人员闸门锁紧机构相互隔离,使其在铰链轴转动的情况下不会与铰链轴联动,即铰链轴的转动不会影响到锁紧栓组件,确保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16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80009308.6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其朋 , 殷勇 , 朱贺 , 许骏翔 , 周有新 , 廉志坤 , 吴涛 , 彭云杰 , 蔡进 , 吴腾 , 王弟东 , 刘浩仑 , 张春艳 , 杨梦珂 , 张持 , 王超 , 吴维亮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运输固定方法及系统,运输固定方法包括:S1、将两个定位结构件(30)相间隔平行放置并固定在运输箱(10)的底板内;每一定位结构件(30)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定位卡槽(31);S2、将多个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以至多两层叠放在定位结构件(30)上,位于下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底部两端的触地足(21)分别卡合在两个定位结构件(30)的定位卡槽(31)内;位于上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底部两端的触地足(21)上的销槽分别与下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顶部两端的定位销(22)配合;S3、使用绑带(50)绕过上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顶部并拉紧捆绑在运输箱(10)上。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可靠性,可以很好的提高运输效率;减小了运输容器(20)所用空间,提高了运输容器(20)运输燃料组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60587.1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组件运输报警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控制设备获取目标运输工具运输核燃料组件的运输状态数据;若确定运输状态数据符合预设的报警条件,则进行报警处理。采用本方法,控制设备安装在目标运输工具上,在目标运输工具运输核燃料组件的过程中,获取目标运输工具的运输状态数据,在运输状态数据符合报警条件的情况下报警,提示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或者维修,从而提高核燃料组件运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954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8198.5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支撑结构(2);外壳(1)包括下壳体(11)和安装在下壳体(11)上侧的上壳体(12),下壳体(11)、上壳体(12)的侧壁均为带有空心夹层的双层结构;支撑结构(2)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侧的承载架(21)、安装在承载架(21)上的支撑组件(22);支撑组件(22)内形成有容置、并固定燃料组件(3)的容腔(4);支撑组件(22)的一端设有装卸口(221),在支撑组件(22)立起时,装卸口(221)位于容腔(4)上端;容腔(4)内与装卸口(221)相对的一端设有对燃料组件(3)周向定位的下端盖(225);装卸口(221)上安装有对容腔封盖并对容腔(4)内的燃料组件(3)轴向定位的上端盖(222)。外壳(1)采用双层不锈钢,具有耐腐蚀,结构强度更高的优点;外壳(1)双层结构采用隔热减震材料进行填充,具有很好的隔热作用和减震作用;提升运输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954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80058211.7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F5/06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件运输容器及其支撑组件,支撑组件(22)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置、并固定燃料组件(3)的容腔(4)。支撑组件(22)包括支架(223)和共同围成容腔(4)的外盖板(224)、内盖板(227);支架(223)沿容腔(4)的纵向方向延伸,包括底壁(2231)和在底壁(2231)一侧设置的侧壁(2232);外盖板(224)、内盖板(227)均呈半圆弧形,内盖板(227)设置在底壁(2231)、侧壁(2232)形成的夹角内,外盖板(224)与侧壁(2232)远离底壁(2231)的外边、以及与底壁(2231)的纵向边连接,外盖板(224)、内盖板(227)组成筒状结构,并在内部界定出一个容置燃料组件(3)的容腔(4)。弧形结构的盖板可以提升外盖板(224)的受力强度,在遇到侧翻、跌落冲击时更稳定,能够避开冲击,保护内部的燃料组件(3)。圆弧结构的外盖板(224),结构紧凑,降低了对于外部装载结构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16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80009308.6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其朋 , 殷勇 , 朱贺 , 许骏翔 , 周有新 , 廉志坤 , 吴涛 , 彭云杰 , 蔡进 , 吴腾 , 王弟东 , 刘浩仑 , 张春艳 , 杨梦珂 , 张持 , 王超 , 吴维亮
Abstract: 一种燃料组件运输容器的运输固定方法及系统,运输固定方法包括:S1、将两个定位结构件(30)相间隔平行放置并固定在运输箱(10)的底板内;每一定位结构件(30)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定位卡槽(31);S2、将多个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以至多两层叠放在定位结构件(30)上,位于下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底部两端的触地足(21)分别卡合在两个定位结构件(30)的定位卡槽(31)内;位于上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底部两端的触地足(21)上的销槽分别与下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顶部两端的定位销(22)配合;S3、使用绑带(50)绕过上层的燃料组件运输容器(20)的顶部并拉紧捆绑在运输箱(10)上。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可靠性,可以很好的提高运输效率;减小了运输容器(20)所用空间,提高了运输容器(20)运输燃料组件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