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41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1202898.6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快速脱水装置及脱水方法,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升降台、第一脱水机构和第二脱水机构,升降台上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脱水位;第一脱水机构与一号脱水位对应设置;第一脱水机构包括同轴心的支撑组件、储泥组件和脱水组件;第二脱水机构同轴心设置于第一脱水机构下方且与各个脱水位对应设置,升降台与五号脱水位对应的第二脱水机构固定连接;第二脱水机构包括同轴心的支撑组件、储泥组件、脱水组件和离心组件。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脱水机构和多个第二脱水机构设置成塔形,在进行上层脱水机构脱水同时进行下层脱水机构中污泥的输入,实现由塔顶至塔底先后进行污泥脱水处理,从而提高污泥脱水处理效率和污泥处理量。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行走及起重荷载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86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308022.X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起重机行走及起重荷载计算系统及计算方法。该计算系统包括行走路线规划模块、标准吊装工况安全模块及吊装范围确定模块。行走路线规划模块是根据单边履带对楼板或地基或支撑平台的均布荷载值确定最佳的行走路线;标准吊装工况安全模块是分别根据起重臂垂直于车身方向时的竖向荷载合力以及对回转中心弯矩之和的计算值确定履带式起重机在楼板或地基或支撑平台的安全性及自身稳定性;吊装范围确定模块是根据‑180至180度工况下的荷载包络曲线来确定履带式起重机最适宜的吊装范围。本发明大幅提高计算效率,仅用时1天完成两千余台起重机械下部荷载计算,为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的施工部署与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道路场景的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16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47003.1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道路场景的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道路区域中的多个公共标识点、待测道路区域的倾斜实景模型和三维扫描模型,基于公共标识点和预设的最小二乘法,确定倾斜实景模型和三维扫描模型的融合标识点,根据融合标识点对倾斜实景模型和三维扫描模型进行融合,得到道路三维模型,由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三维激光穿透性好、数据精度高,可以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测量数据修正或对三维模型进行修补,使得两者相互弥补各自的扫描盲区,使得基于公共标识点和最小二乘法求将倾斜实景模型和三维扫描模型进行模型叠合,提高建模的精度。

    迭代纠偏结构变形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及高层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50487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7020.1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迭代纠偏结构变形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及高层建筑。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施工分析,计算出结构施工的预计变形和预测变形数据;提出结构施工初步的纠偏方案;监测结构施工的实际变形,得到结构实测变形数据;判断实测变形数据与预测变形数据是否相符合:若否,则以实测变形数据为基准,修正有限元模型,修正并更新纠偏方案;若是,返回继续进行结构施工;直至结构竣工。通过基于修正和更新后的纠偏方案继续进行结构施工,使结构在竣工后的最终变形与设计要求趋于一致。另外,在保证结构整体变形在合理范围内的同时,也能避免在结构某一层进行较大幅度施工补偿。

    一种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3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60644.3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塑料模板及其全周期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次结构构件融合至结构图纸中,生产塑料模板单元;在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出厂二维码;出厂二维码包含该塑料模板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编制塑料模板的施工方案,生成交底二维码;根据交底二维码的信息进行塑料模板的施工、检查和验收;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塑料模板单元;将拆除的塑料模板单元对应的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更新,将剩余可使用次数信息小于等于0的塑料模板单元回收。塑料模板包括多个塑料模板单元,每个塑料模板单元上设置有出厂二维码。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高了塑料模板的周转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节能环保。

    低收缩再生混凝土全过程养护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20715.3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再生混凝土全过程养护制备方法,全过程养护包括(Ⅰ)骨料体系阶段的二氧化碳养护;(Ⅱ)骨料体系与胶凝体系混合阶段的二氧化碳养护;(Ⅲ)再生混凝土浇筑后的二氧化碳养护。对于相同配比的再生混凝土,经全过程养护的再生混凝土与不同过程养护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收缩性能均要优于普通养护的再生混凝土,采用本发明养护方法比普通养护方法处理后,7d干燥收缩率降低了21.66%,28d干燥收缩率降低了19.35%,综合性能显著提高。本发明提出的全过程养护的再生混凝土,能够在抗压强度及干燥收缩率方面优于单个过程同等条件养护的再生混凝土,并进一步优于普通条件养护的再生混凝土的性能。

    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325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105241.4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钢管柱及钢管柱上的节点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钢管柱运输至施工目标地,使用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对钢管柱进行再加工,分别构成第一浇筑体和第二浇注体;向第一浇筑体和第二浇注体内浇筑混凝土,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强度达到预设值时,进行桩位放样以及桩基成孔,将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下放至预设高度;将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进行竖向定位以及平面定位,调整叠合钢管混凝土框架柱的垂直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作条件下预制钢管混凝土叠合框架柱施工方法,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整体施工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