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9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9085.4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29/04 , G06F30/23 , G16C20/10 , G01N29/22 , G01N29/4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汽轮机设备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轮机轮缘叶根槽应力腐蚀裂纹检测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汽轮机轮缘叶根槽进行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判断叶根槽是否产生应力腐蚀裂纹;步骤二、若检测到叶根槽应力腐蚀裂纹,在叶轮计算模型上开设相同尺寸的裂纹并进行有限元计算,判断是否需要报废转子;步骤三、汽轮机轮缘叶根槽应力腐蚀裂纹扩展寿命τ进行评估。应用本发明方法,可在不需拆装叶片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超声相控阵检测,对转子叶轮及叶片进行有限元计算,对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即可实现对应力腐蚀裂纹高风险级轮缘叶根槽的及时、有效跟踪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4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81972.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汽轮机高压转子外表面温度模拟装置及方法。现有技术中,在核电汽轮机内缸内壁相应部位布置温度测点比较困难,或测点容易损坏且维护困难。本发明用汽轮发电机组电功率、主蒸汽温度、内缸内壁或高压进汽管道内壁温度作为输入值,采用了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来计算出相应部位的核电汽轮机高压转子外表面温度。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的模拟值来代替高压转子外表面温度。为核电汽轮机高压转子的热应力优化控制和核电汽轮机变负荷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95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81940.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汽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核电汽轮机抽汽参数的装置及方法。由于湿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一一对应关系,从而无法确定核电汽轮机高压缸的热力性能状态。本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核电汽轮机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抽汽参数;步骤二:确定核电汽轮机回热系统除氧器抽汽参数;步骤三:确定核电汽轮机回热系统低压加热器抽汽参数;步骤四:确定汽水分离再热器加热蒸汽、汽轮机排汽参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的输出值可确定核电汽轮机各级抽汽、进汽、排汽的状态参数,为核电汽轮机热力性能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0881940.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汽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核电汽轮机抽汽参数的装置及方法。由于湿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一一对应关系,从而无法确定核电汽轮机高压缸的热力性能状态。本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核电汽轮机回热系统高压加热器抽汽参数;步骤二:确定核电汽轮机回热系统除氧器抽汽参数;步骤三:确定核电汽轮机回热系统低压加热器抽汽参数;步骤四:确定汽水分离再热器加热蒸汽、汽轮机排汽参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的输出值可确定核电汽轮机各级抽汽、进汽、排汽的状态参数,为核电汽轮机热力性能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67109.0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汽轮机轮缘叶根槽相控阵探伤试块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叶片和叶轮的尺寸、结构和材料生产加工得到叶根体试件和叶轮试件,在叶轮试件上确定裂纹位置和裂纹方向,通过裂纹位置和裂纹方向在叶轮试件上设置若干人工缺陷,将叶根体试件装配到叶轮试件上,得到探伤试块。该核电汽轮机轮缘叶根槽相控阵探伤试块制作方法,通过在叶轮试件上加工出人工缺陷并将叶根体试件装配至叶轮试件上,以模拟出实际叶根体与叶轮的装配,并采用超声相控阵对探伤试块进行模拟检测,从而为现场不拆卸叶片并对叶根槽进行探伤检查提供了检查方案与技术支持,使得现场探伤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12965775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830034.0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汽轮机高压转子外表面温度模拟装置。现有技术中,在核电汽轮机内缸内壁相应部位布置温度测点比较困难,或测点容易损坏且维护困难。本实用新型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接口和计算机依次相连;数据通过接口,训练数据模块,向量回归机模型,高压转子外表面温度预测器之间依次传输,最后输入计算机;温度传感器测量控制阀,进汽管内壁和内缸内壁温度;功率传感器测量发电机功率。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的模拟值来代替高压转子外表面温度。为核电汽轮机高压转子的热应力优化控制和核电汽轮机变负荷运行的安全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213980887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1830032.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汽轮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核电汽轮机抽汽参数的装置。现有技术中,由于湿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一一对应关系,无法通过测量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来获得对应的比焓、比熵、比容等热力性能参数,从而无法确定核电汽轮机高压缸的热力性能状态。本装置包括: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低压缸和发电机依次连接;汽轮高压缸输出至加热器,除氧器和汽水分离再热器;汽水分离再热器输出至汽轮机中压缸和低压缸。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装置输出值可确定核电汽轮机各级抽汽、进汽、排汽的状态参数,为核电汽轮机热力性能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6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82733.3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田根起 , 朱毕焱 , 李强 , 杨宇 , 朱伟阳 , 张作贵 , 王苗苗 , 崔正强 , 倪一帆 , 王峥 , 侍克献 , 杨昌顺 , 王勇 , 王家鋆 , 李孝品 , 赵双群 , 王延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型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工程试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压气机和透平的疲劳寿命试验装置,用于检测叶根或轮槽的疲劳寿命,其中,固定夹具用于夹持定位模拟试验件,第一加载夹具与第二加载夹具沿竖直方向相对且同轴设置,模拟试验件同轴安装于第一加载夹具,固定夹具同轴安装于第二加载夹具,加载机构被配置为用于向第一加载夹具与第二加载夹具施加轴向作用力。在疲劳寿命试验中,在固定夹具对模拟试验件进行夹持固定的基础上,通过第一加载夹具与第二加载夹具来确保沿竖直方向上具有较好的对中同轴度,实现加载机构载荷的有效传递,获得较为准确的模拟试验件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40462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1503580.0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隔热与承压的660℃至760℃高温蒸汽管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管道内层壁、绝热层、管道中层壁、环形夹层、管道外层壁,所述管道内层壁、绝热层和管道中层壁组成管道复合壁;所述管道内层壁采用镍基合金制成,所述管道中层壁和管道外层壁采用P92钢或P91钢制成;所述绝热层采用耐高温绝热材料制成;蒸汽在管道内层壁构成的圆形管道中流动,冷却流体在环形夹层中流动,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发明采用镍基合金、耐高温绝热材料与P92或P91钢构成的多层壁以及环形夹层隔热与承压的管道结构替代全部镍基合金的单层壁管道,大幅度降低了660℃至760℃高温蒸汽管道的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2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910166779.7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开封发电分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带可调内旁路的蝶阀,包括蝶阀阀体,蝶阀阀体内分为阀体内腔室A、阀体内腔室B两个区域;阀体内腔室A的阀座处配合设置蝶板A,阀体内腔室B的阀座处配合设置蝶板B,蝶板A连接阀杆A,蝶板B连接阀杆B;阀杆A和阀杆B嵌套设置,阀杆A在阀杆B内转动实现蝶阀开度的调节。本发明提供的自带内旁路调节特性的新型蝶阀结构,通过两套不同的执行机构控制一种特殊的阀杆形式,能够实现在小开度下的蝶阀的流量线性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