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6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02302.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热水复合驱油剂和泡沫驱调结合协同增油的机理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目标区基础资料;测定目标区块的相渗曲线;计算驱油剂及起泡剂的动态、静态吸附数据,得到最大吸附量和残余吸附量;测定目标区块原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驱油剂浓度下的油水界面张力;测定不同驱油剂浓度下的实际油水相渗曲线;测定不同起泡剂浓度以及不同含油饱和度下的阻力因子;计算泡沫因子FM,得到不同阻力因子下的相渗;实现热/驱油剂/泡沫协同作用机理表征;通过实验测试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机理表征计算结果。本发明描述热水和驱油剂、泡沫等多种化学药剂协同作用机理更准确、更适用,对制定精细的油田开发方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88308.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和高温驱油剂协同提高稠油驱油效率机理表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区块的油水相渗数据;测定目标区块原油不同温度和不同驱油剂浓度下的驱油剂界面张力σ;将所述驱油剂浓度转换为摩尔分数,并回归得到不同温度和不同驱油剂摩尔分数下的界面张力;根据界面张力计算毛管数Nc;根据毛管数Nc计算相渗插值参数D插值;计算不同驱油剂摩尔浓度下的实际油水相渗曲线;测定驱油剂动态、静态吸附数据;计算最大吸附量和残余吸附水平;通过实验测试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机理表征计算的结果。该方法能够实现稠油油藏“热‑高温驱油剂”协同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表征,操作性强且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179308.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公开了一种稠油油藏热水驱极限井距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渗流实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对应的启动压力梯度;S2、根据不同温度对应的启动压力梯度,确定启动压力梯度曲线的拐点温度;S3、基于压力梯度曲线的拐点温度划分注采井间的渗流区域;S4、基于划分的渗流区域,计算注采井间达西渗流区的渗流阻力Rd;S5、基于Rd计算注采井间达西渗流区的压力降ΔPd;S6、基于ΔPd计算注采井间非达西渗流区的长度lnd;S7、基于lnd确定稠油油藏热水驱的极限井距L。该确定方法能够指导稠油油藏热水驱开发方案的制定,提高开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011643840.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砂岩油藏地层原油粘度计算方法,涉及砂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需要计算地层原油粘度的油井原油物性分析实验结果中化验分析内容是否齐全,公开了两种计算方法,其方法一利用丰富的原油物性分析实验资料准确计算海上砂岩油藏地层原油粘度,计算结果误差较小,有效提高了海上砂岩油藏地层原油粘度的计算精度。该套方法适用范围广、灵活、易操作;其方法二仅利用石油相对密度API度即可进行地层原油粘度准确计算的方法,该方法所需原油物性分析实验参数非常少,可以准确的计算地层原油粘度,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取样化验成本,对于未来进行地面取样分析时,可以减少部分化验分析参数,节省取样及化验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68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33258.9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长江大学
IPC: E21B43/20 , E21B47/002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紫外光谱微观驱油模拟实验的含油饱和度监测方法。采用具有发射和接收功能的紫外光谱仪,对微观区域的光谱采集;设计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全自动自控马达驱动的可伸缩移动的载物台,对模拟薄片进行的全区扫描,获取某个时间点岩石薄片上所有微区的光谱特征;通过光谱图像分析获取微区含油饱和度值;对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含油饱和度分析,实现对全岩石薄片驱替过程中油水动态监测。本发明主要用于石油行业内对微观水驱油的机理、提高采收率技术效果的验证等,具有效率高、可定量表征微观驱油实验中的油水动态过程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1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41122.4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驱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油藏不同时刻的累积产油量Np、累积产水量Wp、累积产液量Lp和水油比WOR,以及原油体积系数Bo;依据表达式计算油藏不同时刻的视累积产油量N′p;以Wp的对数为纵坐标,以N′p为横坐标,绘制一系列数据点;对上述数据点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视累积产油量计算模块、绘制模块和回归模块,还可以包括开发指标计算模块。本发明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及装置可以计算包括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油量、含水上升率和动用地质储量在内的油藏开发指标,且对于实际油藏开发数据的适用性更强,分析预测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02592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810432431.3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长江大学
IPC: E21B43/20 , E21B47/002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观岩石薄片的含油饱和度动态监测平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自动控制马达实现对实验平台上固定的岩石薄片观察点定位;光纤通道设置实现对岩石薄片微区紫外光谱采集;紫外光谱发生和采集联合仪实现对岩石薄片图像采集;微机自动处理系统实现光谱峰值与流体饱和度的转换。该平台可用于石油行业内对微观水驱油的机理、提高采收率技术效果的验证等研究,也可用于探讨不同的微观结构下流体流动机理,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定量监测和表征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5556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433904.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长江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套适用于水槽模拟实验的多功能活动底板系统,它包括活动底板(4)、多层过滤网(5)、下沉式储蓄水箱(9)和水位控制系统(10);所述的下沉式储蓄水箱(9)位于水槽(3)中的水槽底部(2)的一侧,所述的水槽(3)另一侧开有水槽进水口(1);所述的水槽(3)上铺设有活动底板(4),所述的活动底板(4)上表面铺设有透水毛毡(14),所述的活动底板(4)下表面设置有多层过滤网(5);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一般模拟水槽由于未做快速干燥设计,在实验完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缺点,具有干燥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减到3天以内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555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33904.1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长江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套适用于水槽模拟实验的多功能活动底板系统,它包括活动底板(4)、多层式过滤装置(5)、下沉式储蓄水箱(9)和水位控制系统(10)组成;所述的下沉式储蓄水箱(9)位于水槽(3)中的水槽底部(2)的一侧,所述的水槽(3)另一侧开有水槽进水口(1);所述的水槽(3)上铺设有活动底板(4),所述的活动底板(4)上表面铺设有透水毛毡(14),所述的活动底板(4)下表面设置有多层过滤网(5);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般模拟水槽由于未做快速干燥设计,在实验完成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缺点,具有干燥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减到3天以内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06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089136.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IPC: G01V1/50 , G06F30/20 , G06F18/2321 , G06F18/214 , G06F16/21 , G01V1/28 ,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形指示模拟的薄层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标准化测井曲线,筛选对砂泥岩识别较好的自然伽马曲线,采用小波变换,获取GR曲线中可以反应岩性的中低频信息。针对已钻井开展井震标定和合成记录,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实现地震波形的动态聚类。分析同一层位、同一沉积微相储层的地震波形、GR曲线共性特征,并建立井点处沉积微相、地震波形、GR曲线数据库。对原始三维地震体逐道模拟,对比地震库相关性最高的样本组,通过GR曲线相关性加权平均,获得初始模型。然后在贝叶斯理论指导下进行迭代反演,得到最终的反演结果。本发明突破了原始地震资料的局限性,对地震、测井资料进行了更深层次挖掘,大幅度提高了薄层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