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8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35332.2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水窜类型判别方法,根据目标油田地质油藏参数建立水平井蒸汽吞吐底水稠油油藏模型,模拟点状见水、多点见水、整体见水不同见水模式;根据数模预测结果,计算水油比、水油比导数,并对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去噪处理,得到理论水油比及水油比导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版;计算目标油田实际油井累产水和累产油的比值、水油比和水油比导数,绘制累产水与累产油之比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断油井是否水窜,然后将水油比、水油比导数曲线与理论水油比及水油比导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版对比进一步判断水窜类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指导底水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水窜判别及做出调整措施,对底水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88308.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和高温驱油剂协同提高稠油驱油效率机理表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目标区块的油水相渗数据;测定目标区块原油不同温度和不同驱油剂浓度下的驱油剂界面张力σ;将所述驱油剂浓度转换为摩尔分数,并回归得到不同温度和不同驱油剂摩尔分数下的界面张力;根据界面张力计算毛管数Nc;根据毛管数Nc计算相渗插值参数D插值;计算不同驱油剂摩尔浓度下的实际油水相渗曲线;测定驱油剂动态、静态吸附数据;计算最大吸附量和残余吸附水平;通过实验测试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机理表征计算的结果。该方法能够实现稠油油藏“热‑高温驱油剂”协同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表征,操作性强且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9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46929.4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效果评价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藏蒸汽驱经济极限采收率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采出程度ER与油汽比OSR的关系通式后,根据油藏实际生产数据以及油汽比OSR的关系通式确定油汽比关系式;确定油价Po、日产油量Qo和经济极限油汽比OSRmin的关系式并计算不同油价Po以及不同日产油量Qo对应的经济极限油汽比OSRmin;S2、根据经济极限油汽比OSRmin和油汽比关系式确定油价Po、日产油量Qo和经济极限采收率ERmin的关系式;S3、根据油价Po、日产油量Qo和经济极限采收率ERmin的关系式、目标油藏的实际日产油量以及实际油价确定目标油藏经济极限采收率。该方法可有效指导热采油藏的采收率计算的研究,对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555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63545.9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演和反演技术结合的暴露型潜山古地貌恢复方法,方法包括:(ⅰ)进行精细的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ⅱ)开展现今有残余地层的沉积时期古地貌反演模拟;(ⅲ)开展反演模拟结果校正;(ⅳ)开展关键构造期次古地貌的正演模拟;(ⅴ)开展隆升量对比校正;(ⅵ)开展现今无残余地层的沉积时期古地貌反演模拟;(ⅶ)开展正演模拟与反演模拟古地貌恢复结果对比校正等步骤。本发明方法操作性强,且应用广泛,可以通过多个角度恢复潜山古地貌,古地貌恢复结果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0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30254.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陆相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有效动用技术界限确定方法,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从目标油田储层物性和流体性质出发,采用离心实验、驱油实验与核磁共振扫描岩心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不同孔喉半径对应的原油流动能力与驱替压力梯度的关系,揭示陆相稠油非线性渗流微观驱油特征;建立大、小孔喉并联模型,应用伯肃叶流动方程,考虑微观条件下主要作用力,对小孔喉中原油的滞留机理及动用技术界限进行研究,确定微观剩余油有效动用技术界限,提出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策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极大改善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进一步发展和丰富陆相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理论,为制定陆相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开发技术政策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41146.X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原型模型的包络面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通过对不同沉积类型、不同级次构型单元进行几何特征参数解析,优选出主要特征参数,利用建模算法构建其地质原型模型,在地质原型模型建立的基础上井震结合绘制构型单元平面包络面分布范围,然后在地质原型模型约束下生成三维包络面,最后结合井点构型解释及地质认识对三维包络面进行边界修改,得到最终三维包络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地质原型模型的包络面构建方法,是基于稀疏空间离散数据,在地质原型模型约束下直接以包络面形式重建各级次构型单元三维形态,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地质体真实形态,解决储层构型研究中小尺度界面三维空间表征这一行业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5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010641146.X
申请日:2020-07-0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原型模型的包络面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通过对不同沉积类型、不同级次构型单元进行几何特征参数解析,优选出主要特征参数,利用建模算法构建其地质原型模型,在地质原型模型建立的基础上井震结合绘制构型单元平面包络面分布范围,然后在地质原型模型约束下生成三维包络面,最后结合井点构型解释及地质认识对三维包络面进行边界修改,得到最终三维包络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地质原型模型的包络面构建方法,是基于稀疏空间离散数据,在地质原型模型约束下直接以包络面形式重建各级次构型单元三维形态,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地质体真实形态,解决储层构型研究中小尺度界面三维空间表征这一行业难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