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99570.6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护墩柱模板。所述支护墩柱模板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壁面设有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延伸的螺旋凸起,所述套管为依次套设的多个,相邻两个所述套管可沿所述套管的轴向伸缩移动。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护墩柱模板,相邻两个套管可沿套管的轴向相对移动,以使多个套管可伸缩,在多个套管处于缩回状态时便于进行运输,在多个套管处于伸长状态时,用于向多个套管的内腔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支护墩柱,套管上设置的螺旋凸起确保套管具有较高强度,使多个套管处于伸长状态时具有较高强度,从而确保混凝土浇筑顺利,并提升形成的支护墩柱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58903.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坚硬顶板软弱煤帮的切眼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横梁,水平设置在巷道顶板上;立柱,设置在巷道的两侧,且位于第一横梁的下方,立柱的顶端与第一横梁连接,立柱的底部埋设在底板岩层中;第二横梁,第二横梁与立柱的顶部外侧垂直连接,第二横梁与巷道顶板的岩层通过第一锚固装置连接,第一锚固装置包括第一锚杆,第一锚杆沿第一方向依次穿过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与巷道顶板,并与巷道顶板的岩层锚固连接,第一方向与立柱的长度方向相同;本发明同时结合了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的优点,通过采用立柱和第一横梁对巷道进行支撑,以抵抗围岩变形和破坏,可以有效抵抗侧向压力,防止软弱煤帮的变形和坍塌。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91444.4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B7/04 , E21B44/00 , E21B47/022 ,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底鼓防治领域,提供一种底鼓防治方法。底鼓防治方法包括确定底板钻孔的钻孔参数;确定钻场的钻场参数;基于钻孔参数,在巷道底板的高水平应力层和/或底鼓起始层布置钻孔。底鼓防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有助于减少巷道底板的变形和破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防治底鼓的发生;有助于减少巷道底鼓对煤矿等地下工程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通过提前在高水平应力层和/或底鼓起始层布置钻孔,预留出巷道底鼓变形空间来达到主动治理巷道底鼓的目的,改善相关技术中被动防治的现状,主动手段相较于被动手段对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更为有利,有助于降低钻孔作业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5625.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柱式沿空留巷围岩应力控制方法,获取沿空留巷顶板上方覆岩的层数和层位,判断沿空留巷顶板上方控制岩层运动的关键岩层的层数和层位,对沿空留巷顶板上方控制岩层运动的关键岩层进行压裂弱化,且压裂弱化位置位于沿空留巷两侧工作面上方,以消除沿空留巷两侧工作面的关键岩层的采动应力。本发明的墙柱式沿空留巷围岩应力控制方法,通过将沿空留巷两侧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进行有效弱化,促使工作面覆岩稳定关键岩层形成弱化带,消除留巷两侧工作面无法形成稳定覆岩结构,从而对沿空留巷整个服务期强采动应力进行有效调节调控,保障全服务期沿空留巷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81481.X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预制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单元,墙体单元的侧部设有拼接面,拼接面上设置有锁扣结构,多个墙体单元通过锁扣结构拼接形成为墙体;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墙体单元拼接面上的公榫和母槽,相邻墙体单元的公榫和母槽嵌合;柔性模袋,至少部分墙体单元上设置有连接位,柔性模袋能与连接位连接从而与墙体单元组装为整体。如此设置,相邻墙体单元的墙面在嵌合的公榫和母槽的约束下保持对齐,无需进行后续的人工调整,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预先安装的柔性模袋避免了井下登高作业,降低了工作量,消除了井下登高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施工更加简单、快速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2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44775.0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移动装置及系统,混凝土泵管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第一移动组件,支撑架沿混凝土泵管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用于承托固定混凝土泵管,第一移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多个滚轮,多个滚轮沿支撑架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支撑架的两侧,驱动件与滚轮连接,用于驱动滚轮转动。本发明通过选用驱动件作为动力形式,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人力。在地面行进时,可使单个混凝土泵管移动装置单元独立移动,极大地简化了混凝土泵管移动的工艺流程,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77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90472.8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刚柔协同的沿空留巷墙体模板,包括:刚性墙体,刚性墙体包括多个墙板,多个墙板依次连接合围出上下两端设有开口的容置槽;柔模袋,柔模袋用于悬挂于巷道顶部,柔模袋覆盖于容置槽上端的开口,刚性墙体用于设置在巷道底板,使容置槽的下端开口被巷道底板封闭,以形成用于浇筑支撑墙的浇筑腔。本发明的刚柔协同的沿空留巷墙体模板,通过将柔模袋悬挂于巷道顶部,柔模袋能随填充物浇筑变形,使最终形成的支撑墙更好地抵接巷道顶部,支撑效果好;浇筑完成后,浇筑腔侧面的刚性墙体能整体移动至下一浇筑位置反复利用,施工时间更短,材料消耗更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性模板铺设时间长,消耗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4263.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深部软岩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方法,包括:在工作面回采预设距离后,在回采工作面巷道的顶板上设置π型钢梁,在回采工作面巷道的一侧浇筑支护墙体,并使支护墙体的顶部与π型钢梁抵接;沿回采工作面巷道的中心线铺设构件,沿构件的长度的延伸方向浇筑多个支护墩柱,并使支护墩柱的顶部与π型钢梁抵接。上述的深部软岩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方法,支护墙体和支护墩柱共同承载顶板载荷,墙柱协同支护大大提高了巷道支护的强度,减轻了支护墙体的压力,提高了巷道整体支护效果,支护墩柱改变了巷道受力结构,明显减少了巷道跨度,跨度的减少使底板可以承受更大水平应力,弯矩明显减小,底鼓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75953.X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煤矿充填密闭挡墙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箱体、盖板组件和压力检测组件;所述箱体的一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箱体具有容纳腔,所述盖板组件活动盖设于所述箱体的敞口处,所述箱体与所述盖板组件围合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箱体上开设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用于向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浆体;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受到的压力。本发明的实验装置,箱体和盖板组件围合形成密闭空间,调整盖板组件的形状以模拟煤矿现场顶板的形状,浆体在充填密闭空间的过程中能够模拟煤矿现场的工况达到接顶形态,压力检测组件实时检测浆体在充填过程中箱体受到的压力,通过检测的压力值能够更精确地指导煤矿现场密闭挡墙的构筑。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4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850322.X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巷道防底鼓的支护方法,该巷道防底鼓的支护方法包括在巷道顶板和煤帮超前预应力支护;在所述巷道底板沿所述巷道的延伸方向开设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间隔设置;在每一所述安装槽内铺设一个条形梁;贯穿所述条形梁向所述巷道下方打设钻孔,锚索穿设于所述钻孔进行支护。如此,以防止巷道底鼓,避免了巷道底鼓影响巷道整体稳定性,实现大变形巷道底鼓有效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