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7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23264.0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具体实施前,可以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段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实施时,可以先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目标并网参数、目标初始参数,以及目标参考参数,并确定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于膨胀发电的目标预测参数;再确定并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发电的运行场景类型,确定出相匹配的目标调节规则;根据目标调节规则,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膨胀发电的过程中,对膨胀段的主气调节模块和/或补气调节模块进行相应调节。从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膨胀机排气的剩余能量,精细调整膨胀段系统的工况参数,同时增加膨胀机进气流量,获得较好的膨胀发电效果,进而可以较好地满足电网的并网要求。

    预热调节设备、方法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99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55763.8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热调节设备、方法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中的设备用于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气体进行预热调节,所述设备包括:设有进口和出口的腔体,设置于腔体的第一导热部、第二导热部,以及设置于腔体内靠近进口的一侧的传感部;第一导热部设于腔体内靠近进口的一侧,第二导热部设于腔体内靠近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部用于基于传感部采集的当前流速,调节从进口进入腔体的气体的流速和行进方向,并对进入腔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第二导热部用于对腔体内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设备可以对发电气体进行预热除湿,可以有效降低压缩系统空气含水量,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发电气体质量,提高发电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地下盐矿和竖井相结合的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7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74156.3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地下盐矿和竖井相结合的能量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设置在竖井中的外管、内管、封堵器,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腔道;在第一状态下,封堵器将外管内腔分为相互隔绝的上、下两部分,在外管内腔的上部,环形腔道与内管内腔连通,形成供暖系统中热媒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在第二状态下,封堵器封堵内管底部或者环形腔道,以使内管和/或环形腔道通过外管底部与地下盐矿的内腔连通,形成压缩气体的流通通道。本方案仅利用封堵器就可以实现“竖井井筒换热+地下盐矿储气”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模式,在降低系统造价的同时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一种高效创新、清洁友好的“储能+取热”能源应用模式。

    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904077.5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其中,该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端与压缩空气储能的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后的管道相连,用于将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送出的干燥的压力气体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第二管路,用于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稳压气源送入所以双层蓄热球罐的内腔;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用于在压缩空气储能的压缩机停机的情况下,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通过上述方案达到了简单高效进行空气能蓄热的目的,且在满足高压需求的情况下,降低了实现成本。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2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8233.7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包括:主管路,与主储气库连通,用于将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发电部件;辅管路,与辅储气库连通,用于将辅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发电部件;发电部件,与主管路和辅管路连通,用于在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满足第一发电条件时,仅通过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进行发电;在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不满足第一发电条件时,通过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以及辅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进行发电。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在主管路的基础上增加辅管路,从而实现在主储气库的基础上增加辅储气库作为补充,从而可以增加电力输出的时长。

    一种过滤除渣装置和控制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01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99941.3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除渣装置和控制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圆柱形壳体,圆柱形壳体为设置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中空圆柱体;椭圆形滤网,可转向的设置在圆柱形壳体内部;滤网切换器,与椭圆形滤网相连,用于在过滤除渣装置处于过滤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椭圆形滤网转动至第一位置,在过滤除渣装置处于自清洁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椭圆形滤网转动至第二位置;排渣口,设置在圆柱形壳体的下表面,与椭圆形滤网适配的位置,用于在过滤除渣装置处于自清洁工况的情况下,排出椭圆形滤网上的残渣。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基础上,降低发电气体含渣量,提高压缩空气储能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59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23264.0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运行调节方法和装置。具体实施前,可以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段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实施时,可以先获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目标并网参数、目标初始参数,以及目标参考参数,并确定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于膨胀发电的目标预测参数;再确定并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发电的运行场景类型,确定出相匹配的目标调节规则;根据目标调节规则,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膨胀发电的过程中,对膨胀段的主气调节模块和/或补气调节模块进行相应调节。从而能够有效回收利用膨胀机排气的剩余能量,精细调整膨胀段系统的工况参数,同时增加膨胀机进气流量,获得较好的膨胀发电效果,进而可以较好地满足电网的并网要求。

    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6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4077.5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和控制方法,其中,该压缩空气储能蓄热装置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端与压缩空气储能的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后的管道相连,用于将第二段压缩机的出口换热器送出的干燥的压力气体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第二管路,用于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稳压气源送入所以双层蓄热球罐的内腔;第一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用于在压缩空气储能的压缩机停机的情况下,将制氮系统制造的氮气作为承压气源送入双层蓄热球罐的双层罐体之间的空隙。通过上述方案达到了简单高效进行空气能蓄热的目的,且在满足高压需求的情况下,降低了实现成本。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26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868233.7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包括:主管路,与主储气库连通,用于将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发电部件;辅管路,与辅储气库连通,用于将辅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输送至发电部件;发电部件,与主管路和辅管路连通,用于在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满足第一发电条件时,仅通过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进行发电;在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不满足第一发电条件时,通过主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以及辅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进行发电。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在主管路的基础上增加辅管路,从而实现在主储气库的基础上增加辅储气库作为补充,从而可以增加电力输出的时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