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88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94186.5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振双控的减振隔震支座,包括依次设有的上支座、阻尼垫、中间连接座、小球面滑板、球冠衬板、大球面滑板及下支座。上支座底部设有多个腔室,阻尼垫限位设于腔室内;中间连接座顶部与上支座水平限位连接,并对阻尼进行支撑,其底部固定设有小球面滑板;球冠衬板顶部与小球面滑板形成第一摩擦副,其底部固定设有大球面滑板;大球面滑板与下支座结构相适配,两者形成第二摩擦副。本发明的减振隔震支座,通过第一摩擦副和第二摩擦副,将地震动能转化为上部结构的势能,从而降低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通过不同竖向刚度多层高阻尼橡胶垫组合而成的阻尼垫,其可吸收不同振动频率,有效减小上部结构的高频竖向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1679367.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客站屋架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现有铁路站房健康监测点布置存在监测点位置模糊、布设方法效率低问题。本发明将3D3S Design的数据导出,利用Midas Gen进行荷载工况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杆件应变、节点变形、支座位移、结构加速度的传感器进行筛选及优化布置。本发明可直观显示需要进行应变监测的杆件,清晰显示应变监测点沿杆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解决了传统方式中应变监测点模糊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及最小模态置信准则原理的加速度传感器布设方式,提高了监测点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66170.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谐振地震超表面。实现小尺寸易建造的表面波防御阵列能够阻止表面波的传播到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极大地提高城市建筑结构的地震安全性。本发明包括多个偏心谐振器,偏心谐振器以被保护建筑为中心,呈环形布置;偏心谐振器包括偏心钢柱,偏心钢柱垂直固定在地表;偏心钢柱包括竖直段和偏心段,竖直段垂直固定于地面,偏心段固定于竖直段顶部;偏心段顶部固定有质量块;竖直段的中心轴线与质量块的重心相距一定距离。本发明的偏心地震超表面与被保护建筑相互分离,不参与被保护建筑的竖向受力,使得被保护建筑和本抗震超表面都不易发生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5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4679.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厚板转换的预制楼面体系。现有厚板内部配筋复杂,浇筑时易形成薄弱部位,且需耗费大量施工时间进行支模和脱模。本发明包括多个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柱形成的封闭区域内设置有厚板;厚板与钢筋混凝土梁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各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强节点,并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力件,在厚板内部形成板‑梁‑柱传力机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省去了支模和脱模的过程,缩短了工期,同时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施工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40800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914229.0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ython及APDL语言的SAP2000与ANSYS模型转化方法。现有结构设计分析软件SAP2000与有限元软件ANSYS的模型转化方法难以实现模型信息的准确转化。本发明从SAP2000软件中导出包含全部模型信息的.s2k文件;基于Python语言,将.s2k文件转化为APDL命令流文件;并读取APDL命令流文件,生成ANSYS有限元模型。本发明以ANSYS的关键点对应SAP2000的结点,使用先建立几何模型后生成有限元模型的思路,实现了梁单元网格数量的自定义设置以及板壳荷载向梁的传递,提高了模型转化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5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244679.3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厚板转换的预制楼面体系。现有厚板内部配筋复杂,浇筑时易形成薄弱部位,且需耗费大量施工时间进行支模和脱模。本发明包括多个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柱形成的封闭区域内设置有厚板;厚板与钢筋混凝土梁通过螺栓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各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强节点,并通过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力件,在厚板内部形成板‑梁‑柱传力机制,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省去了支模和脱模的过程,缩短了工期,同时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施工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79367.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客站屋架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现有铁路站房健康监测点布置存在监测点位置模糊、布设方法效率低问题。本发明将3D3S Design的数据导出,利用Midas Gen进行荷载工况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杆件应变、节点变形、支座位移、结构加速度的传感器进行筛选及优化布置。本发明可直观显示需要进行应变监测的杆件,清晰显示应变监测点沿杆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解决了传统方式中应变监测点模糊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及最小模态置信准则原理的加速度传感器布设方式,提高了监测点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3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9860.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限位的三维隔震装置。橡胶隔震支座竖向不能减震,水平方向不具有限位保护。本发明在橡胶隔震支座主体和上支墩之间设置碟形弹簧和液压导向杆组成的竖向减震装置;橡胶隔震支座主体外围增加四个水平限位装置,水平限位装置包括下T型限位块、水平限位杆、竖向限位杆和上限位块,与上下支墩的连接板活动连接,用于防止隔震层水平位移超限。本发明利用碟形弹簧的缓冲吸震能力,实现竖向减震,改善了上盖物业的居住舒适度;水平限位装置在隔震装置水平位移发生超限时发挥作用,提高隔震层刚度,限制隔震装置水平位移的进一步增加,保障隔震层的安全性;同时提高隔震装置的抗拉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39365.6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滑块式隔震装置。现有隔震装置安装方式均采用垂直作业,安全性不高。本发明隔震装置主体上连接有上、下连接钢板,上连接钢板上连接有T型上连接滑块,下连接钢板上连接有倒T型下连接滑块;上连接滑块设置于上支墩内的T型安装槽内,下连接滑块设置于下支墩内的倒T型安装槽内,并通过螺栓连接;上、下支墩四周分别连接有上套筒和下套筒。本发明采用水平安装方式,强震后,若隔震装置发生损坏,只需拆除套筒,将隔震装置沿滑槽方向水平推出即可取下受损的隔震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30693.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梁柱湿法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本发明预制下层柱顶设置牛腿,同时叠合梁预制部分支座处设置支座负筋,满足叠合梁预制部分吊装、搭设及梁端抗剪需求,上下层预制柱纵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梁柱节点采用两次浇筑实现。本发明可有效提高预制梁承载力,满足大跨度、大截面的预制梁搭设需求,解决了大跨度、大截面预制梁端抗剪不足的困难。同时有效降低大跨度、大截面预制梁吊装倾覆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