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沉降变形协调的防治煤矿立井井筒变形破坏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8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909332.0

    申请日:2016-10-18

    IPC分类号: E21D5/04

    CPC分类号: E21D5/04

    摘要: 一种地层沉降变形协调的防治煤矿立井井筒变形破坏的系统及方法,属于防治煤矿立井井筒变形破坏的系统方法。具体为:①根据深厚松散层厚度与土层参数,计算井筒对周围地层的沉降影响范围;②对沉降影响范围的地层中的失水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加固范围可稍大于沉降影响范围,达到止水加固的目的;③选择合适的协调变形材料对影响范围的地层边界进行竖直填充,材料能起到隔离地层竖向力,并能传递地层水平力的作用;④填充深度达到基岩面以下1m,填充方法可采用单钻孔或多孔连续作业,钻孔同时进行填充,最终形成筒形包围。本方法从协调地层沉降变形角度出发,隔离竖向变形以防止井壁附加力的产生并能保持水平力的存在保证井筒的稳定。

    一种隧道管棚施工法模拟开挖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736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079190.0

    申请日:2014-03-05

    IPC分类号: G01M9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管棚施工法模拟开挖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包括三维模型试验框架、加载设备、岩土体模型、管棚支护结构和模型监测系统;所述三维模型试验框架为顶部为敞口的立方体箱型结构,加载设备架设在整体框架内结构上方,通过反力板和顶板之间的千斤顶连接,使得顶板向下做加载位移;在所述整体框架内结构内腔中填充有岩土体模型,所述管棚支护结构水平横向钻入隧道工程洞口上侧的岩土体模型中,所述模型监测系统由安装在单管上的应变片和预埋在岩土体模型中的传感器组成。本发明装置通过室内试验近似模拟管棚支护结构下隧道工程的动态施工过程,能够更加精确获取隧道工程管棚施工方法动态应力应变过程。

    一种用于杂填土地层的注浆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5594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37297.5

    申请日:2015-06-17

    IPC分类号: E02D3/12 E02D15/00

    摘要: 一种用于杂填土地层的注浆管及施工方法,该注浆管主要由外部注浆管、内部注浆管、止浆塞、区段分隔环、封口塞组成。所述外部注浆管的端头和管体表面均开有注浆孔,内部注浆管通过止浆塞固定在区段分隔环上,内部注浆管顶端开有注浆孔,其端头部分管体周围均匀布置注浆孔,内部注浆管底端通过输浆管与注浆机连接。区段分隔环固定在外部注浆管内壁上。利用注浆管具备低压、多次、分段、快速注浆的特点,针对含有大块砾石或建筑垃圾的杂填土土层的复杂情况来精确控制注浆压力和参数,在地层中形成一定范围的注浆帷幕,不影响地层上方的绿化植被,达到有效加固杂填土地层的目的。该注浆管使用方便,注浆快速,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加固的杂填土地层。

    基于软弱夹层的多隧洞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784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464547.1

    申请日:2018-11-30

    IPC分类号: F42D1/00 F42D3/04 E21D9/00

    摘要: 公开了一种基于软弱夹层的多隧洞施工方法,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测量软弱夹层位置,在所述软弱夹层均匀分布导管,经由所述导管对所述软弱夹层注浆以形成注浆区,多个待施工的隧洞均匀分布在软弱夹层的两侧,测量所述隧洞的岩土体参数,核心区内均布爆破孔,缓冲区内设有爆破孔和吸能孔,缓冲区中的爆破孔被所述吸能孔包围,不相邻的隧洞按照预定顺序继续连续爆破直至所有隧洞爆破完成,当围岩位移变化量和/或地表沉降变化量大于预定阈值,通过导管对上述软弱夹层注浆、减少爆破孔数量和/或降低爆破孔内炸药量,不相邻的隧洞按照预定顺序连续爆破且使得围岩位移变化量和/或地表沉降变化量小于预定阈值。

    隧道管棚施工法模拟开挖装置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0394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186575.7

    申请日:2014-05-05

    IPC分类号: G01B21/02 G01B7/16

    摘要: 一种隧道管棚施工法模拟开挖装置的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模型实验的数据获取方法。监测系统包括:三维模型试验框架、加载设备、岩土体模型、管棚支护结构、位移传感器、应变片、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和位移数据采集系统;在三维模型试验框架内有岩土体模型,在岩土体模型上端有加载设备,在岩土体模型的几何中心贯穿有拟挖隧道,在拟挖隧道内和外周连接有多个位移传感器测头,在拟挖隧道上端有管棚支护结构,在管棚支护结构上粘贴有应变片,应变片通过应变片导线与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连接,位移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位移数据采集系统连接。通过室内试验近似模拟管棚支护结构下隧道工程的动态施工过程,精确获取开挖过程隧道及地层的应变参数,为实际施工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