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9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1016.8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复杂环境下的物联网采集方法及采集装置,本发明通过在通风设备预设功率下获取正常环境参数,并设定初始优先级。一旦检测到环境参数异常,将进入紧急的第二环境;在此情况下,根据异常的严重程度和紧急度调整优先级和通风设备功率,确保关键参数得到实时准确的采集;通过分析参数的变化速度和实时性,确定环境参数的采集周期,进而制定采集策略,对环境参数进行预处理和分析,以优化结果;根据这些结果,系统将动态调整采集策略的时间间隔和优先级,以适应隧道的持续变化。本发明通过动态调整采集策略能够提高环境参数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5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82040.6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8 , G06T7/00 , G06T7/13 , G06T7/62 , G06T5/70 , G06T5/77 , G16Y10/30 , G16Y20/20 , G16Y40/10 , G16Y4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一体化工作平台,该平台包括:检测模块对若干搅拌设备搅拌的混凝土检测获取初始图像,对工作音频检测获取音频初始数据;传输模块将初始图像和音频初始数据传输至存储中心;分析模块对任意初始图像和音频初始数据分析并计算故障评分;故障判断模块根据故障评分与预设评分进行比较,判断故障情况;修复模块当搅拌设备故障时,根据历史维修记录获取初始维修时长,根据故障评分对初始修复周期进行修正获取最终维修时长;复检模块检测第一预设时段内的修复图像和音频修复数据,根据修复图像和音频修复数据调整所述初始检测周期获取最终检测周期。本发明提高了工地设备运行故障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63276.2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功能描述和逻辑描述;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确定单体物模型的映射;建立复合物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在复合物模型构建时,根据场景条件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定义单体模型集合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工作数据的数字孪生节点;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进行几何拼合;按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完成全部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和数据流定义后,完成复合物模型的构建;通过修改几何拼合关系和/或数据流逻辑,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复合物模型构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157881.1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8 , G06F30/13 , G06F4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表的快速建模方法、装置、平台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工程项目参数,并根据工程项目参数生成工程项目参数表;获取参数化构件模板库,其中,参数化构件模板库包括多个构件族,每个构件族对应关联有属性编码;根据工程项目参数表和参数化构件模板库进行构件实例化;根据构件实例化后的构件实例生成工程项目数据表。由此,通过参数化构件模板库中事先存储的多个构件族及每个构件族对应关联的属性代码,结合工程项目参数表实现批量的构件实例化,以便于根据构件实例化后的构件实例生成工程项目数据表,从而,简化建模定义流程,提升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0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67005.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健 , 袁江斌 , 陈文尹 , 程维国 , 肖丽娜 , 李福健 , 袁超 , 许堃 , 汪开发 , 李杨 , 舒宝成 , 尹君 , 林天强 , 赵静文 , 耿天宝 , 刘道学 , 付香才 , 岳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施工吊运防脱落结构,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底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外侧边缘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固定盘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竖板,通过环形框、F形杆、伸缩管、Z形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当进行吊装作业前,先将连接环穿过圆环并套在挂钩外侧边缘,在穿过圆环时,操作人员可人工或者偶然间的触碰带动F形杆进行移动,F形杆带动Z形板进行移动,Z形板带动密封柱远离相邻的通孔,环形框内部的润滑油便可通过喷头对钢丝绳表面进行润滑,弹性板可自动对Z形板的位置进行复位,从而再次对润滑油进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75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51475.6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3/08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进度风险预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基于深度学习的建筑工程进度风险预测评价方法,通过对建造工程在各建造阶段施工完成后监测各建造阶段对应的施工质量,由此评价各建造阶段对应下一建造阶段的如期开工风险系数,与此同时在获取下一建造阶段对应的气象信息、各种建材供应量和施工人员到岗数量,评价各建造阶段对应下一建造阶段的如期完工风险系数,从而结合如期开工风险系数和如期完工风险系数综合进行施工进度风险预测,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全面风险预测,大大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准度,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提供前瞻性的处理措施,有利于施工进度管理效果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63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5255.1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7C9/20 , G06V20/52 , G06V40/10 , G06V40/16 , G06V10/26 , G06V10/56 , G06V10/60 , G06Q10/20 , G06Q50/08 , G08B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人员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隧道施工人员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提取目标隧道对应各目标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并采集各目标人员对应待进入隧道施工时的穿戴图像以及在设定监测周期内对应结束隧道施工后的设备维护信息;针对采集的基本信息、穿戴图像以及设备维护信息,对各目标施工人员进行进出场管理,有效解决了当前隧道施工人员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实现了隧道工程机械施工人员的针对性管理,规避了当前整体性施工人员管理方式存在的欠缺性,提高了隧道机械施工人员的管理效果,同时也有效保障了隧道机械施工人员施工作业的顺利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119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710086108.0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在监测断面上设置若干组测距仪,分别测量不同测线的距离,依靠通信模块发送给监控平台,监控平台利用接收的各测量值计算各监测断面的第一测点处的隧道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本申请不需要人工现场测量,测量结果不受人工操作影响,且测量速度快、能够实现实时测量,计算得到的监测断面的隧道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也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428908.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徽中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 G06F18/21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提供的一种用于工程施工的沉降值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对固定位置处的隧道内的沉降值进行探测;定位模块,用于对监测模块此时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记录;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监测模块检测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运算;数据统计模块,对数据处理模块计算的结果和定位模块传输的地理位置进行一一配对,并形成数据表格;移动模块,用于对监测模块的位置进行规律性移动;本发明无需人工搬运监测模块进行定点检测,且监测模块的检测密集度较高,覆盖了整个隧道,实现了隧道沉降值整体性和自动化检测,并且检测数据精度高,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63276.2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场景复合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功能描述和逻辑描述;重新建立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描述;确定单体物模型的映射;建立复合物模型拼合的约束条件;在复合物模型构建时,根据场景条件确定用于复合物模型拼合的单体模型集合;定义单体模型集合中各单体物模型的工作数据的数字孪生节点;需拼合的单体物模型进行几何拼合;按各单体物模型的拼合连接顺序定义拼合端两端的数据流逻辑;完成全部单体物模型的几何拼合和数据流定义后,完成复合物模型的构建;通过修改几何拼合关系和/或数据流逻辑,构建多场景复合物模型;本发明提高了复合物模型构建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