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6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8721.3
申请日:2024-02-20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119/14
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刚度协调支护设计方法。通过获取围岩特性曲线,利用等效法和刚度叠加法获得整体支护结构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基于收敛‑约束变形协调原理,确定围岩‑支护结构平衡状态下整体支护结构所承受的围岩压力,进而得到整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系数,以该稳定性系数判定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并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优支护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为纯数值计算,优化周期短,可快速得到刚度协调的高应力软岩隧道初支二衬结构设计方案,及时根据围岩条件修改设计方案,得到最优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地抑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保障隧道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2724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53694.9
申请日:2024-01-15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原富水地层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注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隧道前方进行超前地质探测,确定不良地质的厚度和位置;封闭工作面施作止浆墙,在止浆墙与初期支护接触面施作锚杆或钢管;根据隧道实际情况设计注浆孔,待止浆墙强度满足要求且检查无渗漏水时,钻孔得到注浆孔;进行超前注浆,同时以钻杆取芯后的钻孔作为排水孔进行排水,当注浆效果满足要求时,结束超前注浆,拆除止浆墙,继续开挖隧道。本发明对富水软弱岩层进行超前预测、超前加固‑排水处理,提高岩石的整体性以及抗渗能力,减少了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带来围岩大变形的可能性,为后续开挖、施工、使用等环节打好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4689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184622.X
申请日:2023-09-14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E21D2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让压增阻大变形锚具,锚具至少包括杆体、托盘、预紧螺母,杆体的底部锚固在围岩中,托盘套设在杆体端部外围,预紧螺母螺纹装配在杆体端部;锚具包括增阻系统,增阻系统用于实现锚具的多级让压增阻变形;增阻系统包括:增阻套筒,增阻套筒套设在杆体外围,托盘压设在增阻套筒上;活塞,活塞套设并固定在杆体外围,活塞与增阻套筒滑动密封配合;多级让压坏,多级让压环设置在增阻套筒内,多级让压坏将增阻套筒内部分为增阻空腔与释压空腔,增阻空腔位于多级让压环与活塞之间,增阻空腔内设置有液压油,释压空腔设置在多级让压环远离活塞的一侧。该大变形锚具能够实现多级让压变形,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该锚具的让压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89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11145180.8
申请日:2023-09-06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多掌子面施工通风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该调节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组件,用于从第一隧道洞身外部引入空气并通过支洞通往第二隧道洞身内;还包括引流组件,引流组件设置在第一隧道洞身与第二隧道洞身内,第二隧道洞身内的引流组件用于将第二隧道洞身内通入的空气从通入位置向两端引流后再通入第一隧道洞身内,第一隧道洞身内的引流组件用于将从第二隧道洞身内通入的空气在第一隧道洞身内循环后排出第一隧道洞身;引流组件内设置有降温单元,用于根据隧道内的温度情况自动调整流动空气的湿度情况,以调整隧道的温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内供风系统无法根据隧道温度内情况对通风管道内的通风情况进行自动调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1212.2
申请日:2024-03-04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9/14
摘要: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研究围岩‑混凝土支护协同作用的试验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制作隧道围岩‑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实物试验模型,获取实测数据;根据隧道围岩‑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实物试验模型,建立相应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以获取有限元仿真数据;在有限元仿真模型中的围岩单元与混凝土支护单元之间布置内聚力单元,构建其考虑库伦摩擦的内聚力本构模型,内聚力本构模型用于表征围岩和混凝土支护之间的接触特性;基于实测数据和有限元仿真数据,采用梯度优化算法迭代确定内聚力模型的最优参数;将内聚力本构模型的最优参数导入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基于该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隧道围岩‑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机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132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41144.X
申请日:2024-03-04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8/213 , G06F18/2415 , G06F18/2135
摘要: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Bayes模型的软岩隧道大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种类的影响因素原始数据,组成至少两个原始数据样本;基于原始数据样本构建样本矩阵,并对样本矩阵进行降维,获得降维样本;将降维样本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Bagging‑Bayes模型,其中包括弱贝叶斯分类器:从训练集中无放回随机抽取样本组成预设数量的子训练集,对弱贝叶斯分类器训练;并利用测试集对弱贝叶斯分类器进行测试获取每个弱贝叶斯分类器的权重;将待测试的影响因素原始数据处理后输入训练好的模型,结合每个弱贝叶斯分类器的权重,对软岩隧道大变形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的预测隧道软岩的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44310.6
申请日:2023-09-05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E21F1/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风筒伸缩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装置包括:传动装置;驱动杆,与传动装置连接;第一传动箱,包括第一齿轮,与驱动杆连接;第二传动箱,包括第二齿轮;带圈,同时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圈,跟随齿轮转动进行传动;轨道,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箱和第二传动箱之间;带圈沿轨道传动;滑车,设置在所述带圈上,与带圈同步传动;风筒,与滑车连接;风筒的上端与轨道连接,能够沿着轨道的滑动且能够伸缩移动。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和稳定安全的风筒伸缩装置,对伸缩装置末端进行连续的前移或后移操作,靠近或者远离爆破掘进面进行通风,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程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8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40385.7
申请日:2023-09-06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E21D2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高预应力增阻大变形锚杆/索,包括:锚杆/索体;增阻套筒,增阻套筒具有呈锥台状的内孔,增阻套筒的内孔对应锚孔底部的一端为较小端,锚杆/索体穿过增阻套筒后锚固于锚孔内;恒阻件,至少一个恒阻件固定在锚杆/索体的外壁,恒阻件与锚杆/索体的外接圆直径与增阻套筒的内孔较大端的直径相适配。本发明在锚杆/索的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多个恒阻体,恒阻体连接锚杆/索后外接圆直径与增阻套筒较大端的内径适配,以此在增阻套筒的内滑动时具有阻力,可使锚杆/索兼具高预应力以及增阻变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138775.0
申请日:2023-09-05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8 , G06F30/13 , G01K13/00 , G01K17/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隧道围岩温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围岩的风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隧道外环境温度、隧道围岩散热量、压风管道压缩发热量和设备运转放热量;构建风流场模拟模型,并基于所述隧道围岩散热量、压风管道压缩发热量和设备运转放热量构建温度场模拟模型;分别设置所述风流场模拟模型和温度场模拟模型的边界条件;基于所述边界条件、风流场模拟模型和温度场模拟模型分别获得温度模拟结果和风流模拟结果;获取验证数据,基于验证数据对温度模拟结果和风流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获取验证结果;根据验证结果对风流场模拟模型和温度场模拟模型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准确的对隧道内的风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4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59035.6
申请日:2024-01-16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岩隧道的联合支护系统,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该系统由外至内包括依次设置的让压缓冲层、传力层、压力吸收层,还包括补强锚杆,补强锚杆贯穿压力吸收层、传力层及让压缓冲层打设进软岩中,用于增强软岩的整体性能,让压缓冲层与压力吸收层用于对软岩变形力进行缓冲吸能,避免与软岩形变进行硬性对抗;让压缓冲层包括连接结构、内弧板与外弧板,内弧板设置在外弧板内侧,内弧板与外弧板两端分别与连接结构滑动连接,内弧板与外弧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块;以解决现有的刚性支护体系一味地与变形的软岩进行硬性抵抗,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支护效果还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