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90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70589.6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变形缝背水面侧后封堵式止水钢板安装方法,先对变形缝处渗漏水量进行判定,如果变形缝处渗漏水量较大,则需对变形缝周侧的混凝土结构采用打孔注浆的方式进行预止水;准备止水钢板、橡胶胶垫以及橡胶胶板;对以变形缝两侧的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安装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中心正对变形缝中心,止水钢板侧边用橡胶胶垫压边,膨胀螺栓与止水钢板之间依次铺设钢垫板以及橡胶胶板;将已安装好的相邻的止水钢板之间的接缝处通过焊接以形成闭环,并在每块止水钢板上焊接4分丝头;自下而上从4分丝头处向止水钢板内注入亲水性聚氨酯灌浆料,灌注完成3~5天后,仍有渗水的地方进行补灌浆,直至达到不漏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215291286U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21799527.7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移动式高空作业支架,属于建筑施工设施技术领域,包括一层框架和二层框架;所述一层框架和二层框架组成阶梯式结构,一层框架侧面设置有第一攀爬梯,一层框架底部安装有可锁止滑轮;所述二层框架包括固定框体和可移动框体,二层框架侧面设置有第二攀爬梯;所述固定框体的底部与一层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框体的顶部与可移动框体的底部为可上下调节高度的固定连接,起到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人工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63975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324604.X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三明莆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1H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下隧道洞口段爆破振速监测结构,其包括:爆破监测探头、外部保护结构、容纳室和信号电缆,外部保护结构为一个方形结构的箱体,容纳室为一个无底箱体,其四个侧面焊接有容纳室固定块,容纳室固定块的另一边与外部保护结构焊接,容纳室悬空在外部保护结构内部,容纳室与外部保护结构之间为混凝土填充槽体,容纳室底部固定连接探头托平盘,爆破监测探头安放在探头托平盘上,信号电缆与爆破监测探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既有隧道中设置振速监测结构,然后在振速显示终端上动态地显示,以动态地知道新建隧道的施工,解决了复杂环境下隧道洞口段爆破施工中爆破参数不易确定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实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342127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649862.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三明莆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Inventor: 董庆波 , 蔡俊华 , 姜相松 , 佟显涛 , 姜谙男 , 张广涛 , 罗国成 , 郑帅 , 刘宏宇 , 彭志川 , 荆伟 , 宁先达 , 胡茗泉 , 李野 , 顾金权 , 张鹏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洞口段偏压地质的抗滑桩复合结构,包括:抗滑桩和挡土墙;抗滑桩穿过地表松散土层和强风化岩层后伸入硬岩地层,护筒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渗透段、薄壁段和厚壁段,渗透段的筒壁上具有渗透孔,渗透段的长度与地表松散土层的厚度相同,薄壁段的长度与强风化岩层的厚度相同,厚壁段的长度与抗滑桩进入硬岩地层的深度相同;挡土墙的两端与抗滑桩连接,挡土墙的墙体与抗滑桩的桩体通过渗透孔连接。本实用新型对隧道形成稳定支护,解决了岩体对隧道的偏压问题;避免了地表松散土层松动滑落引起隧道的偏压;一体化结构好,强度高,施工方便,支护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15718972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324984.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三明莆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段光栅传感监测系统,其包括洞口处监测装置和边坡处监测装置,通过边坡预制圆管与隧道洞口预制圆管内安装的光栅光纤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电缆和第一无线模块传输至监测装置,通过监测装置的GPRS信号转化到云服务器中,通过Internet访问实现智能基坑监测数据的实时读取,本实用新型可以克服人工手动测量速度慢,不能对隧道的受力变形进行实时精确的监测的技术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