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83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824465.8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63
Abstract: 利用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平台填充相似试验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排水口处加设双层30目不锈钢滤网、在填料空间A的底层填充铺设一层粗砂和碎石混合物以及在相似试验材料的顶部填充铺设一层重晶石并钻孔埋置PVC管,通过本发明行之有效的细化改进,再结合常规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要求,避免了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平台在注水或是排水过程对相似试验材料产生的破坏作用,从而保证相似试验材料在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过程中的完整性,进而保障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67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26935.5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28 , G05B2219/24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通风监测系统。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控柜、现场控制柜和传感器柜组成;传感器柜通过传感器采集现场的环境参数,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至现场控制柜,监控柜与现场控制柜之间通过光纤进行连接;现场控制柜与传感器柜之间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风机风压、风速传感器信号接入监控柜,风管风压、风速传感器信号接入现场控制柜,温度、粉尘浓度、CO浓度、NO2浓度和含氧量传感器采集现场的环境参数输入传感器柜中;现场控制柜将现场的控制命令和传感器参数通过光纤传送至监控柜,监控柜通过决策算法控制变频器的频率,从而调节风机的送风量。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提高了隧道施工通风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216879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112711.3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涉及隧道防冻害领域的隧道供热防冻系统,所述的系统包含供暖管路子系统、太阳能蓄热子系统、风力发电蓄电子系统、工业电源和控制器,其中,供暖管路子系统用于向隧道提供循环热水来达到供热防冻的效果,太阳能蓄热子系用于通过太阳能加热供暖管路子系统的循环用热水,风力发电蓄电子系统及工业电源用于利用风力转化的电能或工业电辅助加热供暖管路子系统的循环用热水,且太阳能蓄热子系统、风力发电蓄电子系统和工业电源均通过控制器控制动作;所述的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去除寒区隧道的冻害问题,而且在运营时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同时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52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95148.6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和地下工程的通风技术,提出一种单斜井双正洞射流通风方法,对应斜井(1)设置左线隧道(2)和右线隧道(3);右线隧道(3)通过软风管(7)与设置在斜井口上方的轴流风机(6)相通;在左线隧道(2)和右线隧道(3)内分别设置两个开挖面;在右线隧道(3)内对应四个开挖面分别设置有轴流风机(8);新鲜风通过大风量轴流风机(6)引入右线隧道(3),并通过轴流风机(8)将新鲜风送到每个开挖面;开挖面排出的污风通过横通道(4)进入左线隧道(2),再通过斜井(1)排出洞外;在右线隧道(3)两侧设置射流风机(9)。本发明满足了单斜井进入双正洞、多个开挖面同时开挖的施工模式,并具有通风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28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98065.7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1/00
Abstract: 一种作业臂工位的实时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本发明通过在作业臂上设置测量系统,并通过无线控制终端实时显示和控制作业臂的方位角、俯仰角和翻滚角的角度,本发明能较好的实现实时测量的目的,从而提高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本发明具有轻便灵活,重复拆卸,多机型匹配的特点,且操作方法简单,实施成本低,测量精度高,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15973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10304854.9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通风技术。提出的隧道施工射流巷道通风方法用于平行双洞的隧道施工;其是利用射流风机的增压作用,在平行双洞中形成主风流,使新鲜空气从一个洞进入并流近敞开的横通道时,再利用管道压入式通风将横通道上游的新鲜空气送到两个洞的工作面;污浊空气从工作面流回横通道,再从另一个洞流出。采用射流巷道通风,可充分利用两个平行隧洞,将新鲜风从洞口送到横通道,然后再利用管道压入式通风将横通道上游的新风送到工作面。相对单纯的管道通风来说,大大缩短了风管的送风距离,减少了通风阻力,降低了耗能;同时节约了运输时间和减少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632148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11049114.0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段式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方法,采用阶段式通风控制实现隧道施工通风的自动化控制,其中第一阶段为全速通风阶段:在爆破结束后,风机进入全速通风阶段,尽快将爆破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气体吹出人员集中的工作区域;第二阶段为自动调节阶段:当粉尘和有毒气体峰值越过防水板台架后,风机进入自动调节阶段,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逐渐将风机运行频率调节至满足现场需风量的最低风速;第三阶段为最低风速运行阶段,直至下一次爆破的到来。本发明三段式隧道施工通风控制方法,全速通风阶段可以迅速改善掌子面环境状况,缩短工人进场时间;第二阶段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逐渐将风机运行频率调节至满足现场需风量的最低风速;第三阶段为最小风速恒速运行,保持空气流通。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8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4465.8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 E02D29/063 , E02D2300/0045
Abstract: 利用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平台填充相似试验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排水口处加设双层30目不锈钢滤网、在填料空间A的底层填充铺设一层粗砂和碎石混合物以及在相似试验材料的顶部填充铺设一层重晶石并钻孔埋置PVC管,通过本发明行之有效的细化改进,再结合常规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要求,避免了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平台在注水或是排水过程对相似试验材料产生的破坏作用,从而保证相似试验材料在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过程中的完整性,进而保障水下隧道相似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61352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1010030158.5
申请日:2010-01-13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通风技术领域,提出的一种隧道施工中斜井与施工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利用在斜井(1)内轴向设置的中隔板(6),将斜井(1)分隔为上部通道(2)和下部通道(7)两个独立通道;并将其中的上部通道(2)作为供风通道;下部通道(7)作为污风排出通道;上部通道(2)通过设置在上部通道内的射流风机(3)将新鲜风引入,并由设置在斜井(1)与正洞(8)连接处通风管内的轴流风机(4)将新鲜风分别送到每个施工工作面;每个施工工作面排出的污风通过下部通道(7)直接排出。本发明解决了斜井管道式通风受斜井空断面有限的限制及斜井管道通风阻力大、漏风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170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03361.8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2
Abstract: 一种隧道掘进工作面与监控分站之间的无线瓦斯监测方法,电池装置同时为甲烷传感器、PWM频率信号采集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提供电源保障并配置在隧道掘进工作面,紧随隧道掘进工作面拱顶配置的甲烷传感器采集即时瓦斯浓度,通过PWM频率信号采集模块的转换变为对应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向外发出,无线接收模块接受对应数字信号并通过PWM频率信号输出模块将对应数字信号转回配置即时瓦斯浓度,即时瓦斯浓度通过监控分站的瓦斯监测计算机作出预警信号以供参考,本发明无线瓦斯监测范围不受限制,可在隧道掘进工作面所配移动机械上使用,随时监测隧道掘进工作面拱顶附近的瓦斯浓度,为安全施工提供可靠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