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
    1.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37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92826.8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将从配置于比后轮靠车辆后方侧的车辆下部的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的放出空气向下方排出的车辆中,能够尽可能不阻碍放出空气的流通地保护冷却器主体免受后轮产生的溅泥等。在配置于冷却器主体的下侧的底罩设有使从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的放出空气向下方流通而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并且在该排气口,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以下端比上端位于车辆后方侧的方式倾斜的凸片沿车辆前后方向分离地设置多个。通过适当确定这多个凸片的长度尺寸(L)、倾斜角度(α)、间隔(d)等,能够将从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的放出空气沿着多个凸片适当地向外部排出,并能够保护冷却器主体免受后轮产生的溅泥等。

    车辆用冷却器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370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910091968.2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在外气取入通道以比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出的方式配置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中,抑制在车辆后部碰撞时碰撞载荷从外气取入通道直接作用于冷却器主体而使冷却器主体损伤。吸气通道(外气取入通道)以能够相对于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冷却器主体的上侧。冷却器主体经由冷却器安装托架安装于地板,而吸气通道安装于冷却器主体,且吸气通道的安装强度比冷却器主体的安装强度低。因此,在向吸气通道施加了碰撞载荷(Fr)的情况下,吸气通道从冷却器主体脱离而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由此降低作用于冷却器主体的碰撞载荷,能够抑制冷却器主体损伤而使冷却介质漏出。

    车辆的管道结构体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61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783844.0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管道结构体,其具备:进气管道,其被构成为,对冷却对象物供给空气;排气管道,其被构成为,向所述车辆的外部排出被供给至所述冷却对象物的空气。所述排气管道具有朝向下方而开口的排气口。所述进气管道具有朝向后方而开口的进气口。后保险杠具有凹陷部和上侧壁部。所述凹陷部具有面板开口部,所述面板开口部容许被供给至所述进气口的空气的通过,所述凹陷部从所述上侧壁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而凹陷。

    车辆
    4.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369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91099.3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冷却器主体的下侧配置底罩的情况下,抑制来自下方的冲击从底罩向冷却器主体传递。保护冷却器主体免受溅泥等异物的底罩在与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s),因此能抑制向底罩施加了冲击载荷(Fu)时的冷却器主体的损伤。在底罩设有将冷却器主体的放出空气通过负压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但是配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构件而堵塞间隙,因此尽管存在间隙但是能适当得到将冷却器主体的放出空气通过负压向外部排出并将新的外气向冷却器主体内导入的差压导风式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的冷却性能,另一方面,通过使密封构件弹性变形而能适当得到由间隙形成的冷却器主体的损伤的抑制效果。

    车辆
    5.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37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10092826.8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将从配置于比后轮靠车辆后方侧的车辆下部的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的放出空气向下方排出的车辆中,能够尽可能不阻碍放出空气的流通地保护冷却器主体免受后轮产生的溅泥等。在配置于冷却器主体的下侧的底罩设有使从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的放出空气向下方流通而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并且在该排气口,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以下端比上端位于车辆后方侧的方式倾斜的凸片沿车辆前后方向分离地设置多个。通过适当确定这多个凸片的长度尺寸(L)、倾斜角度(α)、间隔(d)等,能够将从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放出的放出空气沿着多个凸片适当地向外部排出,并能够保护冷却器主体免受后轮产生的溅泥等。

    车辆的管道结构体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6148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0783810.1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管道结构体,其具备:具有朝向后方而开口的进气口的进气管道、具有朝向下方而开口的排气口的排气管道、以及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与所述排气口相比靠前方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排气口重叠的位置起突出至与所述排气口相比靠下方处为止。所述突出部具有突出顶端面。从所述突出顶端面的后端起至所述排气口的后端为止的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为L,且从所述冷却对象物的下端起至所述突出顶端面的后端为止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H,并且所述距离L除以所述距离H而得到的值小于3.5。

    车辆用冷却器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370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91968.2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冷却器装置,在外气取入通道以比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后方侧延伸出的方式配置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中,抑制在车辆后部碰撞时碰撞载荷从外气取入通道直接作用于冷却器主体而使冷却器主体损伤。吸气通道(外气取入通道)以能够相对于冷却器主体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冷却器主体的上侧。冷却器主体经由冷却器安装托架安装于地板,而吸气通道安装于冷却器主体,且吸气通道的安装强度比冷却器主体的安装强度低。因此,在向吸气通道施加了碰撞载荷(Fr)的情况下,吸气通道从冷却器主体脱离而向车辆前侧相对移动,由此降低作用于冷却器主体的碰撞载荷,能够抑制冷却器主体损伤而使冷却介质漏出。

    车辆的管道结构体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6148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783844.0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管道结构体,其具备:进气管道,其被构成为,对冷却对象物供给空气;排气管道,其被构成为,向所述车辆的外部排出被供给至所述冷却对象物的空气。所述排气管道具有朝向下方而开口的排气口。所述进气管道具有朝向后方而开口的进气口。后保险杠具有凹陷部和上侧壁部。所述凹陷部具有面板开口部,所述面板开口部容许被供给至所述进气口的空气的通过,所述凹陷部从所述上侧壁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前方而凹陷。

    车辆
    10.
    发明授权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369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091099.3

    申请日:2019-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在冷却器主体的下侧配置底罩的情况下,抑制来自下方的冲击从底罩向冷却器主体传递。保护冷却器主体免受溅泥等异物的底罩在与冷却器主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s),因此能抑制向底罩施加了冲击载荷(Fu)时的冷却器主体的损伤。在底罩设有将冷却器主体的放出空气通过负压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但是配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构件而堵塞间隙,因此尽管存在间隙但是能适当得到将冷却器主体的放出空气通过负压向外部排出并将新的外气向冷却器主体内导入的差压导风式的车辆用冷却器装置的冷却性能,另一方面,通过使密封构件弹性变形而能适当得到由间隙形成的冷却器主体的损伤的抑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