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消音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5110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1266504.2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消音装置。设于车辆的排气路径中途且降低排气噪音的排气消音装置具备:副消音器(20),设于所述排气路径中途,且在内部形成有膨胀室;进气管(30),气密地插通于所述副消音器(20)的入口开口(24);及出气管(40),气密地插通于所述副消音器(20)的出口开口(26),关于所述进气管(30)及所述出气管(40),仅在上半侧部分的区域形成有开口部(小孔(32、42)、非接合部),下半侧部分则没有所述开口部而被封闭。

    排气消音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51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266504.2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消音装置。设于车辆的排气路径中途且降低排气噪音的排气消音装置具备:副消音器(20),设于所述排气路径中途,且在内部形成有膨胀室;进气管(30),气密地插通于所述副消音器(20)的入口开口(24);及出气管(40),气密地插通于所述副消音器(20)的出口开口(26),关于所述进气管(30)及所述出气管(40),仅在上半侧部分的区域形成有开口部(小孔(32、42)、非接合部),下半侧部分则没有所述开口部而被封闭。

    催化转化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915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480004574.4

    申请日:2014-01-10

    Inventor: 山本章 伊藤聪

    Abstract: 本发明的催化转化器具备:对来自内燃机的排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载体(12)和对所述催化剂载体(12)进行收容的催化剂收容管(11),并且,所述催化剂收容管(11)包括:入口侧锥形部(11c),设置有排气流入口(11a),其内径随着距该排气流入口(11a)的距离的变长而增大;筒形部(11d),内部配置有所述催化剂载体(12);以及出口侧锥形部(11e),设置有排气流出口(11b),其内径随着距该排气流出口(11b)的距离的变长而增大。在所述入口侧锥形部(11c)的内侧还设置有直径小于该入口侧锥形部(11c)的锥形内管(14),在所述催化剂载体(12)的上游侧,形成有通过所述入口侧锥形部(11c)和所述锥形内管(14)形成的双重构造。

    催化转化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915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80004574.4

    申请日:2014-01-10

    Inventor: 山本章 伊藤聪

    Abstract: 本发明的催化转化器具备:对来自内燃机的排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载体(12)和对所述催化剂载体(12)进行收容的催化剂收容管(11),并且,所述催化剂收容管(11)包括:入口侧锥形部(11c),设置有排气流入口(11a),其内径随着距该排气流入口(11a)的距离的变长而增大;筒形部(11d),内部配置有所述催化剂载体(12);以及出口侧锥形部(11e),设置有排气流出口(11b),其内径随着距该排气流出口(11b)的距离的变长而增大。在所述入口侧锥形部(11c)的内侧还设置有直径小于该入口侧锥形部(11c)的锥形内管(14),在所述催化剂载体(12)的上游侧,形成有通过所述入口侧锥形部(11c)和所述锥形内管(14)形成的双重构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