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19242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80001205.5
申请日:2006-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92 , B60H2001/00214 , B60K1/04 , B60K200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冷却装置,其中位于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下游的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冷却效率不会降低。(1)在所述冷却装置中,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和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彼此部分地偏置,从而在从车辆前方观察的前视图中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的高温部不与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相重叠。(2)从与高温部相对的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的端部伸出的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一部分设置在风扇护罩的外侧,从而仅由车辆行驶风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1061006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680001205.5
申请日:2006-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92 , B60H2001/00214 , B60K1/04 , B60K200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冷却装置,其中位于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下游的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的冷却效率不会降低。(1)在所述冷却装置中,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和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彼此部分地偏置,从而在从车辆前方观察的前视图中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的高温部不与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相重叠。(2)从与高温部相对的空调器用室外热交换器的端部伸出的燃料电池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一部分设置在风扇护罩的外侧,从而仅由车辆行驶风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965434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519.1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星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B60K2001/003 , B60K2001/005 , F28D2021/0029 , F28D2021/0043 , F28F3/12 , F28F2275/085 , H01M8/04074 , H01M16/006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在连接在散热器(40)上的冷却水流路(41)上,形成有冷却水从散热器(40)经由燃料电池组(20)向散热器(40)循环的燃料电池用流路(41a),和与燃料电池用流路(41a)并联设置、冷却水从散热器(40)经由发热机器组(13)(PCU(30)的逆变器部(32)、空气供给器(26)、热交换器(27)以及驱动用电机(35))向散热器(40)循环的发热机器用流路(41b)。在该发热机器用流路(41b)上,从散热量较小的发热机器组(13)开始按顺序在冷却水的流通方向上串联配置。在逆变器部(32)上设有两面冷却机构,在热交换器(27)上设有空气冷却机构,在驱动用电机(35)上设有油冷机构,即使用温度比通常高的冷却水进行冷却,也可以确保稳定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90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80018519.1
申请日:2005-06-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星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29 , B60K2001/003 , B60K2001/005 , F28D2021/0029 , F28D2021/0043 , F28F3/12 , F28F2275/085 , H01M8/04074 , H01M16/006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在连接在散热器(40)上的冷却水流路(41)上,形成有冷却水从散热器(40)经由燃料电池组(20)向散热器(40)循环的燃料电池用流路(41a),和与燃料电池用流路(41a)并联设置、冷却水从散热器(40)经由发热机器组(13)(PCU(30)的逆变器部(32)、空气供给器(26)、热交换器(27)以及驱动用电机(35))向散热器(40)循环的发热机器用流路(41b)。在该发热机器用流路(41b)上,从散热量较小的发热机器组(13)开始按顺序在冷却水的流通方向上串联配置。在逆变器部(32)上设有两面冷却机构,在热交换器(27)上设有空气冷却机构,在驱动用电机(35)上设有油冷机构,即使用温度比通常高的冷却水进行冷却,也可以确保稳定的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