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3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06938.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及装置,包括:搭建偏振计量双目内窥镜系统;接收不同场景下的原始内窥图像,解耦得到相应的RGB图像和不同偏振角度的偏振图像,计算对应的偏振信息编码;构建一个端到端的RGB+偏振的融合网络,利用偏振模态携带的稠密的表面法线信息来增强双目立体视觉的深度信息,并将计算得到的偏振信息编码与RGB图像组作为输入,实时获取相应的深度图;利用图像当前的位姿参数以及深度图进行图像重建,得到三维可视化点云。本发明能够高效地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中的RGB模态信息与偏振模态信息,对复杂的内窥场景执行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重建任务,从而显著提升医生在进行医疗诊断时的操作速度与判断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2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62617.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T5/50 , G06T5/77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图像的景深扩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不同聚焦平面对应的原始图像;设计编码‑解码网络模型用于获取内窥图像的底层特征;利用高维空间频率对底层特征进行焦点度量分析得到初始决策图以及初始融合图像;同时确定边界区域范围并据此设计边界度量指标修复焦面边界过渡,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该装置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融合模块,图像修复模块,图像显示模块。本发明降低了图像融合方法在实际内窥镜系统应用中对不同相机采集的图像之间的高配准要求,并且可有效地实现内窥镜系统的景深扩展,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在景深扩展性能、处理速度和性价比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景深扩展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2617.7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G06T5/50 , G06T5/77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图像的景深扩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不同聚焦平面对应的原始图像;设计编码‑解码网络模型用于获取内窥图像的底层特征;利用高维空间频率对底层特征进行焦点度量分析得到初始决策图以及初始融合图像;同时确定边界区域范围并据此设计边界度量指标修复焦面边界过渡,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该装置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融合模块,图像修复模块,图像显示模块。本发明降低了图像融合方法在实际内窥镜系统应用中对不同相机采集的图像之间的高配准要求,并且可有效地实现内窥镜系统的景深扩展,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在景深扩展性能、处理速度和性价比等方面均优于现有景深扩展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8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06938.2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及装置,包括:搭建偏振计量双目内窥镜系统;接收不同场景下的原始内窥图像,解耦得到相应的RGB图像和不同偏振角度的偏振图像,计算对应的偏振信息编码;构建一个端到端的RGB+偏振的融合网络,利用偏振模态携带的稠密的表面法线信息来增强双目立体视觉的深度信息,并将计算得到的偏振信息编码与RGB图像组作为输入,实时获取相应的深度图;利用图像当前的位姿参数以及深度图进行图像重建,得到三维可视化点云。本发明能够高效地融合内窥镜成像系统中的RGB模态信息与偏振模态信息,对复杂的内窥场景执行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重建任务,从而显著提升医生在进行医疗诊断时的操作速度与判断准确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