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30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70923.8

    申请日:2021-10-08

    IPC分类号: C04B28/06 C04B11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包括:修复增强材料,其主要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配制而成:快硬硫铝酸盐水泥30~40份,硅酸盐水泥20~30份,填充用砂30~40份,渗透结晶母料5份,氧化钙5~1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的应用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海水水位变动区混凝土结构快速修复用梯度材料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强化原混凝土结构,增强结构耐久性能,增强结构抗氯盐侵蚀的能力,并在海水水位涨高时不受海水的直接冲刷、软化影响。

    钢筋混凝土梁桥累积损伤简化标准等效车模型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7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887672.1

    申请日:2019-09-19

    IPC分类号: G06F30/20 G01M5/00 G06F119/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梁桥累积损伤寿命计算的简化标准等效车模型制定方法,建立由实际交通流—车辆荷载谱—等效车模型的模型制定方法,此方法通过累积损伤度等效原则,将实际的往来车辆转化为一个与之等效的单车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损伤还原一致性无法直接量化、所建荷载模型可靠性低的问题,并可填补现有国内规范在这方面的空白;解决了其他方法的模型损伤不能保证一致性的问题,此方法计算出的等效车模型可以减少累计损伤度等效误差,精度更为优良;以此为基础,可以计算出梁桥的累计损伤寿命,更为准确的估算梁桥的寿命。

    一种混凝土节段预制拼装中的波纹管定位和密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674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29295.7

    申请日:2015-03-24

    发明人: 赵尚传

    IPC分类号: E01D21/00 E01D2/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节段预制拼装中的波纹管定位和密封方法,在节段预制阶段,设置前一个节段的波纹管时,将环芯连接至该波纹管的后端,将定位环套设于筒形部并与筒形部紧密配合,将筒形部穿过后端模板的限位孔并使定位环与限位孔紧密配合;设置后一个节段的波纹管时,将扣帽连接至该波纹管的前端,将扣帽扣合于前一个节段的筒形部,扣帽与前一个节段的定位环紧密配合;在节段拼装阶段,将顶推环和密封环套设于前一个节段的筒形部,将后一个节段的扣帽扣合于筒形部,以使密封环在顶推环的推动下沿所述圆锥段和第二圆筒段滑动并膨胀变形,进而封闭扣帽和第二圆筒段之间的空间。本发明实现了波纹管的精确定位,且密封效果好。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锈蚀开裂后钢筋锈蚀度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3022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2836.X

    申请日:2015-03-27

    发明人: 赵尚传 曹健

    IPC分类号: G01N3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锈蚀开裂后钢筋锈蚀度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基于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得到公式(4-49)测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若箍筋位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角部,则根据公式(4-51)或(4-53)和(4-49)计算锈蚀产物质量,若箍筋位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中部,则根据公式(4-52)或(4-54)和式(4-49)进行计算。结合公式(4-47),可计算不同龄期、不同裂缝宽度的下锈蚀产物质量。则,根据锈蚀产物质量,计算钢筋锈蚀度,判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能。本发明基于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推导出钢筋锈蚀度无损检测的公式,本发明的半经验半理论模型有理论作为依据,适用范围更广泛。

    一种高耐久性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481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045274.9

    申请日:2021-09-07

    IPC分类号: G16C20/60 G16C60/00 C04B28/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久性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高耐久性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根据富勒曲线最大密实度理论,将机制砂和粗集料作为堆积体系,通过考虑机制砂石粉含量、粗集料空隙率、砂浆厚度等因素,从设计方面解决了现有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因忽略集料级配比例而出现的密实度,以及耐久性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为高耐久性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