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438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98221.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高桩码头桩基内力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桩基承载应力:获取桩基承载应力参数;S2,构建历史区间与检测区间:建立宽度为预设检测时长的检测区间;S3,确定检测应力组合:确定检测应力组合;S4,构建对比区间并确定对比应力组合:确定对比应力组合;S5,确定组合相似值:确定组合相似值;S6,确定有效区间:确定组合相似值最大的组合;S7,判断桩基承载应力是否大于阈值:判断桩基承载应力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应力。本发明,避免由于突发超载或应力集中导致的结构损坏,提升了桩基结构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45303.4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淤积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透空式码头岸坡淤积状态超前预报方法及系统,取原始序列中的3个数值输入灰色预测白化响应式进行预测得到第一预测值序列;对第一预测值序列中残差最大的模拟值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模拟值归入所述第一预测值序列;取第一预测值序列中的3个值作为新的原始序列输入灰色预测白化响应式进行预测,得到第二预测值序列,并进行修正;重复选取新的原始序列进行预测,直至模拟值累计数量达到15个;修正后的GM(1,1)模型所需的原始序列少,预测有效性长,精度高,可实施性强;本发明的系统采集数据方便,可快速实现淤积深度的采集以及预测,有利于透空式码头岸坡淤积状态的监管,从而提高透空式码头岸坡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3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8221.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高桩码头桩基内力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桩基承载应力:获取桩基承载应力参数;S2,构建历史区间与检测区间:建立宽度为预设检测时长的检测区间;S3,确定检测应力组合:确定检测应力组合;S4,构建对比区间并确定对比应力组合:确定对比应力组合;S5,确定组合相似值:确定组合相似值;S6,确定有效区间:确定组合相似值最大的组合;S7,判断桩基承载应力是否大于阈值:判断桩基承载应力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应力。本发明,避免由于突发超载或应力集中导致的结构损坏,提升了桩基结构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80009.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港口码头的多参数同步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多参数监测组件,多参数监测组件包括钢管桩、电位监测组件、深度监测组件、混凝土测温仪和控制组件;电位监测组件包括设置在钢管桩外表面的参比电极电压检测装置,参比电极电压检测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信号发射器,钢管桩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电极,连接电极与参比电极电压检测装置导线连接,钢管桩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口。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电位监测组件能够实时对钢管桩保护电位进行检测,从而实时评估保护电位等级且及时预警,从而很好地掌握钢桩的腐蚀状态并及时开展处理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9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6996.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码头钢结构阴极保护电位自动化监测系统及预测方法,属于港口码头钢结构监测领域,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钢管桩阴极保护电位数据;无线采集器,与所述监测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钢管桩阴极保护电位数据传输至PC端;PC端,与所述无线采集器连接,用于展示所述钢管桩阴极保护电位数据并生成电位数据曲线图,并当所述钢管桩阴极保护电位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时报警;移动端,与所述PC端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电位数据曲线图,当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处理报警时移动端联系备班人员。本发明通过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将钢结构状态通知维护人员,避免错过最佳维护时间,而且本发明解决了需要人工去现场检测耗费人力资源的缺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