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0280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36506.0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C02F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3/02 , C02F3/108 , C02F3/301 , C02F3/32 , C02F3/341 , C02F2101/32 , C02F2101/34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冻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组合污水处理系统装置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带有保温增温措施的生物浮动池一体化装置和两级序批式高位生态湿地。能够适应季节性冰冻地区低温条件,适应高速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水质特征的污水处理及水,对COD、氨氮、总磷、SS、石油类、动植物油等污染物具有稳定高效的去除效果,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可以保证冬季处理稳定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990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10341340.0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多介质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是由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和多介质潮汐流生态湿地构成。所述系统处理方法的步骤如下: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在微动力通风的条件下,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将有机物和氨氮得到有效降解,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出水进入潮汐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总氮和总磷。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多介质固定生物床与潮汐流人工湿地有机组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达到同时高效率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的目的。该系统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基本不产生剩余污泥、低维护、无人值守,可实现公路附属设施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及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99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1340.0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多介质生物生态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是由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和多介质潮汐流生态湿地构成。所述系统处理方法的步骤如下: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在微动力通风的条件下,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将有机物和氨氮得到有效降解,多介质固定生物床出水进入潮汐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总氮和总磷。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多介质固定生物床与潮汐流人工湿地有机组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达到同时高效率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的目的。该系统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基本不产生剩余污泥、低维护、无人值守,可实现公路附属设施污水的深度脱氮除磷及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80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836506.0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冻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组合污水处理系统装置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带有保温增温措施的生物浮动池一体化装置和两级序批式高位生态湿地。能够适应季节性冰冻地区低温条件,适应高速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水质特征的污水处理及水,对COD、氨氮、总磷、SS、石油类、动植物油等污染物具有稳定高效的去除效果,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可以保证冬季处理稳定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2480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410338.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边沟碳中和及雨洪利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本发明的公路海绵型复合边沟碳中和系统包括水平依次连接的泥沙预沉渠、过滤吸油渠和生态净化渠三个单元,三个单元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径流收集、导排、净化、利用等低影响开发功能,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效果,可以实现从原材料生产、施工和运营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847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1068113.4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公路桥面径流雨洪净化利用和环境风险应急系统,特别是涉及具备浮动除油功能的公路桥面径流净化应急系统。本发明的公路桥面径流净化应急系统通过分区墙、第一除油隔墙和第二除油隔墙分为预沉区、除油区和深度净化区等三个区域,其中预沉区对雨水径流中泥沙等悬浮物起主要沉淀作用,除油区设有浮动除油器可针对桥面径流中的专有污染物石油类进行定向去除,深度净化区通过折流沉淀、自吸附过滤和微生物分解等综合过程实现对径流的全面净化,出水可以达到绿化浇灌等回用用途,实现雨洪资源集约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6225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93595.9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657 , G06K9/342 , G06Q10/0639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遥感和光学遥感技术的湿地信息提取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方法,克服现有基于光学遥感数据开展湿地信息提取存在的弊端,根据光学遥感、微波遥感数据特征,开展沼泽湿地、林下湿地、水域等不同湿地类型的信息提取,识别湿地分布、湿地土壤水分、湿地水系等信息,建立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开展公路路侧缓冲区湿地生态敏感性评价,提高了提取精度,提取方法更简易,更适于推广利用,非常适于湿地信息提取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18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371824.X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 交科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交通水污染防治的双循环生物波动床系统及方法,包括集成前处理床、兼氧生物波动床、中氧生物波动床、好氧生物波动床和斜管沉淀床,斜管沉淀床内部的上清液根据工艺条件变化需要,通过开启回流控制器,分别经外回流管回流至兼氧生物波动床、中氧生物波动床和好氧生物波动床中的任一个或多个组合,构成回流液外循环,同时在兼氧生物波动床、中氧生物波动床和好氧生物波动床的内部不同的多介质填料间及多介质填料的内部实现微生物内部微循环迁移。本发明采用上述装置的用于交通水污染防治的双循环生物波动床系统及方法,抗冲击能力强,水处理效果好,环境韧性高,运行成本低,养护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49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77283.X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施工活动的高速公路施工期二元能耗统计方法,采取矢量矩阵的形式,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土建、路面、房建、机电、绿化、交安等专业的不同施工活动所发生的能耗与物耗置于一个有机整体内统计分析,准确完整的获取高速公路施工全过程中施工活动、能耗、物耗、时间和空间的五维数据,其中能耗数据可采取通过设置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的获取方式,通过折算还可得到碳排放数据,研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闭合式链条内在联系关系及变化规律,弥补公路行业施工期能耗及碳排放真实数据获取技术的空白,具有科学合理、适应性强、准确度高、不增加统计变量等多重优点,为实施公路建设节能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517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342007.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仿海浪的船舶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回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通过管路水力折流联通形成回形结构的综合预处理池(1)、仿海浪预降解床(2)、仿海浪生物床(3)、浅层沉淀池(4)、仿自然过滤池(5)和清水消毒池(6),系统的横截面为矩形,优选为正方形,尤其符合舱体空间狭窄的船舶自身使用需求,高效集约利用有限空间,受船体晃动影响小,又能保证各池体之间将预沉、除油、降解、吸附、后沉、过滤、消毒等工艺彼此衔接、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显著提升污水处理效果。能够实现对船舶运行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避免各类污水分质处理一起系统复杂、投资高的困难,彻底解决船舶水污染问题,达到耐冲击、高效率、低成本、少养护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