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辅助吸油增压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2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46390.4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辅助吸油增压装置,磁力耦合器(1)的铜转子(1b)位于3D打印一体式封装增压管路(3)的封装箱体(3a)外侧,通过键槽(1a)与电机连接,永磁转子(1c)位于封装箱体(3)内侧,通过键槽(1d)与离心增压转子系统(4)的平键(4b)连接,主轴(4a)安装在离心后端盖(2)预留轴孔(2f),双列角接触球轴承(4e)安装在轴承座(2e)中,增压离心叶轮(4f)固定在主轴(4a)上,位于增压离心蜗壳(3i)中,主轴(4a)右端安装盖形螺母(4i)固定离心扭曲叶轮(4f),通过电机驱动磁力耦合器(1)带动离心增压转子系统(4)旋转工作,通过法兰与3D打印一体式封装增压管路(3)的增压离心蜗壳后端盖法兰(3b)连接,使用O型密封圈(2c)进行密封,3D打印一体式封装增压管路(3)通过增压主管路出口法兰(3d)以及增压主管路进口法兰(3k)直连液压系统。

    一种主动调节式机械密封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12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56234.5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一种主动调节式机械密封,其目的是实现宽介质压力范围的可靠密封和降低封闭腔内的温度,简化结构;动环(2)上设有螺旋槽(2‑1)和平面螺旋槽(2‑3),并通过轴肩与弹性挡圈(13)进行轴向定位,利用平键(15)传递力矩,第二O形密封圈(14)密封动环(2)与轴之间的间隙;在静环(5)与密封介质接触一侧镶装压电陶瓷(3),并用密封垫(4)密封陶瓷与静环(5)之间的间隙;静环(5)远离密封介质一侧镶装耐高温磁铁(12),并在外侧安装第一O形密封圈(8)防止轴向泄漏;电磁铁通过端盖(6)进行安装,且电磁铁(11)、磁铁(12)、动环密封凸台(2‑2)和静环密封凸台(5‑5)任一截面几何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一种无轴向力的大排量圆弧螺旋齿轮泵

    公开(公告)号:CN11348291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00432.8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一种无轴向力的大排量圆弧螺旋齿轮泵,包括前端盖(1)、泵体(3)、后端盖(8)、主动齿轮轴(4)、浮动轴套(5)、从动齿轮轴(12)、副主动齿轮轴(7)、副从动齿轮轴(10),前端盖(1)和后端盖(8)通过定位销(2)和螺栓(9)与泵体(3)连接,且端盖与泵体(3)间设O型密封圈(13)密封;在泵体(3)内,主动齿轮轴(4)通过内花键(4b)与副主动齿轮轴(7)的外花键(7a)连接,从动齿轮轴(12)通过内花键(12b)与副从动齿轮轴(10)的外花键(10a)连接,两对连接轴的轴线互相平行;各齿轮轴两侧均设浮动轴套(5);浮动轴套(5)与轴之间设滑动轴承(6)径向支撑。

    进口带叶轮增压供液的液压电机齿轮泵

    公开(公告)号:CN110685903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134321.X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进口带叶轮增压供液的液压电机齿轮泵,是电机、离心泵叶轮和齿轮泵的一体化集成体,进油口设置叶轮,油液经增压后到达齿轮泵吸油口,很好的改善了齿轮泵的吸油不足问题,特别在较高转速时,齿轮泵吸油效率的提升更为明显,同时也避免了因吸油不足产生的气穴噪声;电机转子(10)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主轴(7)上,以第一轴承(8)和第二轴承(19)支撑在壳体(1)上,齿轮组(4)安装在前端盖(3)上,通过第一平键(5)与主轴(7)相连,叶轮(16)设置在后端盖(15)和内端盖(14)之间,并用第二平键(17)与主轴(7)连接,主轴(7)两端由第一密封件(9)和第二密封件(20)密封。

    一种阀口节流升温和热变形同步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750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321926.3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一种阀口节流升温和热变形同步测量装置,由定位支架(1)、可视化平台(2)、阀口温度分布测量组件(3)、阀口热变形观测组件(4)、无纸记录仪(5)、显微镜(6)组成,定位支架(1)放置于实验台面上,其上安装可视化平台(2),可视化平台(2)内部嵌入阀口热变形观测组件(3),以及阀口温度分布测量组件(4),无纸记录仪(5)连通阀口温度分布测量组件(3),显微镜(6)的光源置于可视化平台(2)下方,其镜头位于可视化平台(2)上方并对准阀口热变形观测组件(4)。

    一种气隙非浸油式内啮合齿轮电机泵

    公开(公告)号:CN1104695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36040.2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一种气隙非浸油式内啮合齿轮电机泵,包括壳体(13)、定子(24)、转子(23)、复合转子轴(9)、泵芯座(2)、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4)、内端盖(22)、外端盖(20)、出油口压盖(1),复合转子轴(9)与转子(23)热装为一体,通过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16)支撑在壳体(13)和内端盖(22)上,主动齿轮(5)与复合转子轴(9)通过平键(7)连接,与从动齿轮(4)一起插装在泵芯座(2)中,可观测排气装置(27)安装在壳体(13)开设的放气孔(I2)上,智能转速数显仪(19)和被测体(21)分别安装在外端盖(20)和复合转子轴(9)上。

    接触表面液压油中空气分离压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35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9250.0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接触表面液压油中空气分离压的测量装置及方法,透明油箱盖(9)上安装有温度计(4)、压力表(5)和抽气软管(6),抽气软管(6)上串联三通阀(7)和截流阀(8),并连接真空泵(23);透明油箱盖(9)与圆柱导轨(3)连接,实验材料安装架(12)通过连接杆(11)固定在透明油箱盖(9)的下面;激光片光源(19)与高速摄相机(15)成90°角放置,高速摄像机(15)通过导线与电脑(17)连接。真空泵逐渐抽出透明油箱内的空气,使油箱内的压力逐渐降低。在不同的接触表面的情况下,油液中溶解的空气以气泡的形式分离出来,通过高速摄相机的记录,寻找接触表面中气核,测量内部压力和温度,测量出空气在油液中分离压值。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

    公开(公告)号:CN117989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069105.6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其目的是给液压电机泵提供一种联合辅助吸油增压装置,进一步提高电机泵吸油能力,螺旋式增压泵(5)的轴(5b)和叶轮(5e)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螺旋式增压泵的轴(5b)与增压泵电机转子(6b)相互配合安装,通过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安装在增压泵电机(6)壳体上,增压泵电机(6)带动螺旋式增压泵(5)工作,后端盖(4)上的8个斜孔(4d)为螺旋式增压泵的进口,后端盖(4)开设的渐缩型流道(4f)形成螺旋式增压泵的增压工作腔出口,构成电机泵第一级增压,中心轴孔板离心泵(2)构成电机泵第二级增压,两级增压联合给主泵(1)供油。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

    公开(公告)号:CN117989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9105.6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其目的是给液压电机泵提供一种联合辅助吸油增压装置,进一步提高电机泵吸油能力,螺旋式增压泵(5)的轴(5b)和叶轮(5e)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螺旋式增压泵的轴(5b)与增压泵电机转子(6b)相互配合安装,通过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安装在增压泵电机(6)壳体上,增压泵电机(6)带动螺旋式增压泵(5)工作,后端盖(4)上的8个斜孔(4d)为螺旋式增压泵的进口,后端盖(4)开设的渐缩型流道(4f)形成螺旋式增压泵的增压工作腔出口,构成电机泵第一级增压,中心轴孔板离心泵(2)构成电机泵第二级增压,两级增压联合给主泵(1)供油。

    消泡过滤装置及液压油箱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65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841467.9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箱,为解决现有液压油箱消泡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消泡过滤装置及液压油箱,其中消泡过滤装置包括回油滤筒和固定安装于其内部的回油滤芯,回油滤筒的滤筒底座上设置有回油入口,在回油滤筒内固定安装有气泡吸附筒,气泡吸附筒位于回油滤芯外侧且与回油滤芯和回油滤筒的滤筒侧壁之间均具有竖向过油腔室;气泡吸附筒上端与回油滤筒的上端法兰固定连接,下端与回油滤筒的滤筒底座连接;在气泡吸附筒上设置有连通其两侧的过油孔群且气泡吸附筒的内壁面和外壁面为吸附气泡的粗糙面结构。本发明消泡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粗糙面结构的气泡吸附筒,增强过滤装置的消泡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