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口节流升温和热变形同步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7500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21926.3

    申请日:2019-04-22

    IPC分类号: G01M13/003 G01D21/02

    摘要: 一种阀口节流升温和热变形同步测量装置,由定位支架(1)、可视化平台(2)、阀口温度分布测量组件(3)、阀口热变形观测组件(4)、无纸记录仪(5)、显微镜(6)组成,定位支架(1)放置于实验台面上,其上安装可视化平台(2),可视化平台(2)内部嵌入阀口热变形观测组件(3),以及阀口温度分布测量组件(4),无纸记录仪(5)连通阀口温度分布测量组件(3),显微镜(6)的光源置于可视化平台(2)下方,其镜头位于可视化平台(2)上方并对准阀口热变形观测组件(4)。

    一种高效吸油的外啮合齿轮泵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2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0206.5

    申请日:2024-05-06

    IPC分类号: F04C2/18 F04C15/00

    摘要: 一种高效吸油的外啮合齿轮泵,前端盖(1)与泵体(3)之间通过定位销(2)实现定位,通过螺栓(13)进行连接,并通过密封圈(11)实现端面密封;轴套内和泵体(3)浮动轴套安装孔内设有滑动轴承(8),共同支撑主动齿轮轴(9)、从动齿轮轴(10);浮动侧板(7)的密封面(7‑5)与齿轮端面贴合,上扇形槽(4‑1)与下扇形槽(12‑2)相互连通且与浮动侧板(7)的轴向配流槽(7‑2)对齐;浮动侧板(7)中的轴向吸油阻板(7‑1)与泵体(3)中的径向吸油阻板(3‑2)组成径向配油槽(16),径向配油槽(16)与齿轮脱离啮合区对齐;主动轴轴套(4)、从动轴轴套(12)与泵体(3)的导油平面(3‑3)形成导油腔(17),将泵体(3)内的吸油腔(3‑1)与前端盖(1)的右圆弧槽(1‑3)连通。

    滑阀污染摩擦力实时精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041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321919.3

    申请日:2019-04-22

    IPC分类号: G01L5/00 G01M13/003 G01N19/02

    摘要: 滑阀污染摩擦力实时精密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中滑阀阀芯(13)装配在滑阀阀体(4)中,金属粉末悬浮油样(15)阻滞滑阀阀芯(13)运动,并在圆环形间隙内产生污染摩擦力;透明油杯(6)和相机(7)记录金属粉末悬浮(15)液流经圆环形间隙的情况;编码器(1)记录滑阀阀芯(13)的实时位移,拉力传感器(3)测量滑阀阀芯(13)的实时拉力,压力传感器(5)测量圆环形间隙两端油液的实时压差,数据采集终端(14)控制步进电机(12)和相机(7)并记录相关位移数据、压力数据和拉力数据;侵入圆环形配合间隙内的金属粉末对滑阀阀芯(13)造成的实时污染摩擦力可对所测实时拉力值和实时压差值进行数值运算得出。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

    公开(公告)号:CN117989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069105.6

    申请日:2024-01-17

    摘要: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其目的是给液压电机泵提供一种联合辅助吸油增压装置,进一步提高电机泵吸油能力,螺旋式增压泵(5)的轴(5b)和叶轮(5e)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螺旋式增压泵的轴(5b)与增压泵电机转子(6b)相互配合安装,通过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安装在增压泵电机(6)壳体上,增压泵电机(6)带动螺旋式增压泵(5)工作,后端盖(4)上的8个斜孔(4d)为螺旋式增压泵的进口,后端盖(4)开设的渐缩型流道(4f)形成螺旋式增压泵的增压工作腔出口,构成电机泵第一级增压,中心轴孔板离心泵(2)构成电机泵第二级增压,两级增压联合给主泵(1)供油。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

    公开(公告)号:CN117989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69105.6

    申请日:2024-01-17

    摘要: 一种非正排量泵联合增压的电机泵,其目的是给液压电机泵提供一种联合辅助吸油增压装置,进一步提高电机泵吸油能力,螺旋式增压泵(5)的轴(5b)和叶轮(5e)为一体式结构设计,螺旋式增压泵的轴(5b)与增压泵电机转子(6b)相互配合安装,通过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安装在增压泵电机(6)壳体上,增压泵电机(6)带动螺旋式增压泵(5)工作,后端盖(4)上的8个斜孔(4d)为螺旋式增压泵的进口,后端盖(4)开设的渐缩型流道(4f)形成螺旋式增压泵的增压工作腔出口,构成电机泵第一级增压,中心轴孔板离心泵(2)构成电机泵第二级增压,两级增压联合给主泵(1)供油。

    消泡过滤装置及液压油箱

    公开(公告)号:CN113565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841467.9

    申请日:2021-07-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箱,为解决现有液压油箱消泡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消泡过滤装置及液压油箱,其中消泡过滤装置包括回油滤筒和固定安装于其内部的回油滤芯,回油滤筒的滤筒底座上设置有回油入口,在回油滤筒内固定安装有气泡吸附筒,气泡吸附筒位于回油滤芯外侧且与回油滤芯和回油滤筒的滤筒侧壁之间均具有竖向过油腔室;气泡吸附筒上端与回油滤筒的上端法兰固定连接,下端与回油滤筒的滤筒底座连接;在气泡吸附筒上设置有连通其两侧的过油孔群且气泡吸附筒的内壁面和外壁面为吸附气泡的粗糙面结构。本发明消泡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粗糙面结构的气泡吸附筒,增强过滤装置的消泡能力。

    消泡滤油器和液压油箱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565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841458.X

    申请日:2021-07-2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箱,为解决现有液压油箱消泡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消泡滤油器和液压油箱,其中消泡滤油器由板片状的滤油器、分别布置在滤油器滤油流动方向上上游和下游的上游多孔滤板和下游多孔滤板;所述滤油器包括四方形的框架、固定安装在框架内的四方形板状的滤芯;所述上游多孔滤板和下游多孔滤板与滤油器之间均具有竖向过油腔室;所述上游多孔滤板和下游多孔滤板上均设置有过油孔群,所述上游多孔滤板的中上部过油阻力小于其中下部过油阻力,所述下游多孔滤板的中上部过油阻力大于其中下部过油阻力。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多孔滤板,改变油液流动方向,增加流动的行程,给气泡上浮提供足够的时间,提高消泡效率。

    一种插装式液压电机泵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8590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05701.3

    申请日:2019-10-22

    IPC分类号: F04C11/00 F04C15/00

    摘要: 一种插装式液压电机泵,改变液压泵壳体和吸油口结构,将其主轴(5)与一种油冷电机中心轴(10)通过花键插装式连接,并由螺钉固定在壳体(1)上,油冷电机出油口正对液压泵吸油口(3e),由此省去液压泵动密封,消除外泄漏途径,液压泵吸油路从进油口(I)分为主油路和辅油路并联,其中主油路由孔板离心泵辅助增压后进入液压泵吸油口(3e),兼作电机泵冷却油路,辅油路沟通液压泵吸油口(3e)和放气孔(3a),解决了电机泵注油时,主泵内部排气困难的问题,也可确保第一轴承(8)充分润滑。本发明简化了液压泵与驱动电机的连接方式,结构更为紧凑,降低了一体化中心轴的加工难度,拆装更加方便,可实现性较强。

    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

    公开(公告)号:CN1105002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76511.2

    申请日:2019-09-17

    IPC分类号: F04B17/03 F04B53/00 F04B23/10

    摘要: 一种气隙非浸油式轴向柱塞电机泵,是电动机、轴向柱塞泵和孔板式离心泵的一体化集成,复合轴(6)融合了电机中心轴、柱塞泵主轴以及孔板离心泵,不仅具有传递动力,还有油液流通、强化对流散热以及辅助增压的功能,与电机转子(15)热装为一体,由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0)支撑在壳体(17)和内端盖(12)的内部,两端由第一密封件(20)和第二密封件(9)密封,防止液压油进入电机定子(14)和转子(15)之间的气隙中,该方案采用的非接触式迷宫密封结构,避免了密封圈与轴接触而产生的额外摩擦损失,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泵的效率,柱塞泵泵芯(5)通过花键与复合轴(6)连接,由第三轴承(4)支撑在泵芯座(3)中。

    一种主动调节式机械密封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12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56234.5

    申请日:2023-10-19

    摘要: 一种主动调节式机械密封,其目的是实现宽介质压力范围的可靠密封和降低封闭腔内的温度,简化结构;动环(2)上设有螺旋槽(2‑1)和平面螺旋槽(2‑3),并通过轴肩与弹性挡圈(13)进行轴向定位,利用平键(15)传递力矩,第二O形密封圈(14)密封动环(2)与轴之间的间隙;在静环(5)与密封介质接触一侧镶装压电陶瓷(3),并用密封垫(4)密封陶瓷与静环(5)之间的间隙;静环(5)远离密封介质一侧镶装耐高温磁铁(12),并在外侧安装第一O形密封圈(8)防止轴向泄漏;电磁铁通过端盖(6)进行安装,且电磁铁(11)、磁铁(12)、动环密封凸台(2‑2)和静环密封凸台(5‑5)任一截面几何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