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8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51755.6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B01F23/43 , B01F27/72 , B01F35/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轴液体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混料仓、横轴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混料仓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混料仓的底部呈半圆形状,所述横轴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机架两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横轴的一端联动连用于驱动横轴转动,所述横轴外周设有呈螺旋延伸的搅拌叶片,且所述搅拌叶片的外缘与所述混料仓的内底面相贴合,所述混料仓侧部对应搅拌叶片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多个进料斗,所述混料仓远离驱动装置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本发明可以实现两种及以上多种液体预混及进料速度的控制,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均匀度,进而提高生成物的纯度,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265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30601.X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ISSA‑PNN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方法,首先,将变压器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作为PNN的输入特征。其次,构建一种ISSA对PNN的平滑因子进行选取。利用融合反向学习思维的Tent混沌映射生成ISSA的初始位置信息,在麻雀个体位置更新方式中引入非线性惯性权重,克服了SSA迭代后期过早收敛,寻优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将PNN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错误率设置为ISSA的适应度函数,利用ISSA的搜索机制选取基于变压器绕组变形样本实际分布的最优平滑因子,得到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最优PNN。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86795.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宁夏太阳山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宁夏宁东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漏损综合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构件,多个连接构件依次铰接形成链式结构,连接构件上设置有设置有传感器固定孔和探头孔,其中探头孔设置在连接构件的中心,在探头孔的周围设置传感器固定孔,通过传感器固定孔在连接构件上固定监测装置,铰接成链式结构的连接构件缠绕在管道上,监测装置的探头通过探头孔贴合在管道外壁上,在地面上设置有基站,基站上设置有太阳能装置,基站与监测装置之间数据连接。其主要适用于管道的易破损点位监测,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结合红外测温和声波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使监测结果更加精确,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质制作,能够耐腐蚀与承受低温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11032.5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定西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布式调相机的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通过优化励磁参数提高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效果。分析新能源系统分布式调相机无功电流变化量与并网点机端电压变化量、励磁电压变化量的传递函数,确定励磁参数对动态无功特性的影响。基于Prony算法对振荡的产生波形进行识别,确定反映次同步振荡发生风险的评价指标—阻尼比,进一步得到新能源系统稳定的条件为阻尼比大于零。基于阻尼比和励磁参数建立粒子群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该方法可更好地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粒子群算法的分布式调相机抑制新能源系统次同步振荡优化方法,旨在让部署在场站的分布式调相机对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效果达到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923499.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2J3/38 , G06Q10/04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发电系统中光热电站储热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光伏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采用场景分析法获取出现概率最大的光伏出力预测值和负荷预测值;建立光热电站储热容量两阶段优化配置模型;在第一阶段中,以光热电站综合投资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求解得到最优光热电站镜场面积和储热系统最大储热容量;在第二阶段中,以联合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最大和电能供需差波动最小作为优化目标,结合获得的光伏出力预测值和负荷预测值及最优镜场面积与最大储热容量、计算得到每个时段最优的储热量;通过本方法可以最大化地平抑电能供需差的波动,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109945.0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文本日志的双摄像头视频监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深度学习框架;利用所述深度学习框架识别第一物体的类别信息;根据所述类别信息在视频监控区内的时间以及第一物体的视点距离形成文本日志;所述第一物体的视点距离表示所述第一物体到左摄像头和右摄像头中心点的距离;将所述文本日志保存在所述控制器内。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在所生成的文本日志内搜索关键词跳转到相应的视频图像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40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893519.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光伏‑风电联合出力概率建模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风电出力、光伏出力和光热出力的实测数据;对该实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去量纲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实测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划分聚类区域,并得到聚类区域的聚类中心和聚类初始值;根据聚类初始值,以及获取到的风电出力和光伏出力的实测数据,建立风电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光伏出力和光热出力的实测数据,建立光热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根据风电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和光热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建立光热‑光伏‑风电联合出力概率模型。该方法基于光热、光伏和风电之间出力相关性和互补性分析,准确建立等效的出力概率模型,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3499.8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发电系统中光热电站储热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光伏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采用场景分析法获取出现概率最大的光伏出力预测值和负荷预测值;建立光热电站储热容量两阶段优化配置模型;在第一阶段中,以光热电站综合投资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求解得到最优光热电站镜场面积和储热系统最大储热容量;在第二阶段中,以联合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最大和电能供需差波动最小作为优化目标,结合获得的光伏出力预测值和负荷预测值及最优镜场面积与最大储热容量、计算得到每个时段最优的储热量;通过本方法可以最大化地平抑电能供需差的波动,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3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09750.0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C08L63/10 , C08K9/10 , C08K3/22 , C08F283/10 , C08F212/08
Abstract: 纳米Sb2O3@Br-VERs核-壳型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以纳米三氧化二锑和溴化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为原料,以甲苯或者苯乙烯或者乙酸乙酯或者正丁醇为溴化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稀释剂,上述稀释剂可单一使用也可任意比例复配使用;(2)将溴化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与稀释剂混合,形成混合液;(3)将混合液进行电磁搅拌,并加入纳米三氧化二锑,形成悬浊液;悬浊液温度为10~60℃,电磁搅拌机转速为1~2600r/min,搅拌时间大于2小时;(4)电磁搅拌结束后,捞出悬浊液中的沉淀物,对其进行离心、过滤、干燥后获得纳米三氧化二锑@溴化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核-壳型复合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4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93519.1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光伏‑风电联合出力概率建模方法,包括:分别获取风电出力、光伏出力和光热出力的实测数据;对该实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去量纲处理;对归一化处理后的实测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划分聚类区域,并得到聚类区域的聚类中心和聚类初始值;根据聚类初始值,以及获取到的风电出力和光伏出力的实测数据,建立风电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光伏出力和光热出力的实测数据,建立光热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根据风电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和光热光伏联合出力概率模型,建立光热‑光伏‑风电联合出力概率模型。该方法基于光热、光伏和风电之间出力相关性和互补性分析,准确建立等效的出力概率模型,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