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2555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258924.4
申请日:2019-03-22
IPC: H01M10/04 , H01M10/613 , H01M10/6551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散热膜的电池组结构,电池组散热结构包含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A散热结构和电池组外壳A散热结构,单体电池A散热结构是在单体电池外壳增加一层散热层,电池组外壳A散热结构是在电池组外壳增加一层散热层,不论是单体电池还是电池组的散热层,散热层均具有热量--远红外线转换功能,散热层吸收热量以后,将会迅速将吸收的热量转换为远红外线辐射到空气中,只要散热层持续辐射远红外线,散热层就必定消耗热量,从而使单体电池或者电池组外壳表面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给散热层,使单体电池内部或者电池组内部的温度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246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71396.0
申请日:2018-09-26
IPC: H05B3/34
Abstract: 一种辐射散热片主要由金属层与辐射散热层构成,金属层与需要散热的基体紧密接触,基体的热量就可以迅速传导给金属层,金属层可以将基体传导的热量迅速分布在金属层整个表面,金属层将自身的热量传导给辐射散热层,辐射散热层具有热能一远红外线转换功能,辐射散热层就可以将自身吸收的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辐射到空气当中,辐射散热层辐射远红外线必然要消耗热量,就会不断的消耗辐射散热层的热量,这样就可以加快金属层热量向辐射散热层的传导,由于基体热量会迅速传导给金属层,基体的热量就会不断的被消耗,从而达到降低基体温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30732.X
申请日:2018-08-30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7 , H01M10/6571 , H01M10/65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5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37 , H01M10/6554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发热膜加热电池的装置,本装置加热源采用直流发热膜,直流发热膜与电池外壳紧密接合,使发热膜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给电池盒体;发热膜由电池自身的供电驱动,发热膜与金属发热丝比较具有发热面积大,电池受热均匀,从而达到均匀加热电池内电解质的目的,使电池正负极板能够在比较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充放电;本装置在电池内腔或者电池外壳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当电池内腔或者外壳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发热膜停止加热;当电池内腔或者外壳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发热膜再次加热;在发热膜控制线路中,安装有时间控制器,通过时间控制器可以对发热膜的工作时间进行提前设定,当时间控制器到达设定时间后发热膜开始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89666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83572.5
申请日:2018-09-12
IPC: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39
Abstract: 一种辐射散热片主要由金属层与辐射散热层构成,金属层与需要散热的基体紧密接触,基体的热量就可以迅速传导给金属层,金属层可以将基体传导的热量迅速分布在金属层整个表面,金属层将自身的热量传导给辐射散热层,辐射散热层具有热能‑远红外线转换功能,辐射散热层就可以将自身吸收的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辐射到空气当中,辐射散热层辐射远红外线必然要消耗热量,就会不断的消耗辐射散热层的热量,这样就可以加快金属层热量向辐射散热层的传导,由于基体热量会迅速传导给金属层,基体的热量就会不断的被消耗,从而达到降低基体温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0057162U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20441320.9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辐射远红外线膜的太空舱加热源采用由安全电压(≤36v)驱动的远红外线发热体,远红外线发热体最高工作温度≤85℃,在一种具有纳米辐射远红外线膜的太空舱内部安装的加热体分为二个部分,上舱加热体、下躺板加热体;上舱加热体、下躺板加热体都是独立的部件,在结构上可以与上壳体、下壳体直接分离,以便于上舱加热体与下躺板加热体的维修和更换,上舱加热体通过固定卡与上壳体连接,下躺板加热体直接放在固定卡上;上舱加热体、下躺板加热体在产生热量的同时还向太空舱内部辐射5-20微米的远红外线。
-
公开(公告)号:CN209419891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526337.6
申请日:2018-09-12
IPC: H05B3/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发热片,一种柔性发热片核心部件主要由发热层、辐射远红外线层构成,发热层与辐射远红外线层紧密接合在一起,发热层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和厚度,辐射远红外线层很薄,发热层由交流或者直流电直接驱动,发热层完成电能热能的转换,发热层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给辐射远红外线层,辐射远红外线层具有双重功能:第一,具有传递出发热层热量的功能,第二,完成热量-远红外线转换的功能,将远红外线辐射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0494909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441319.6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一种纳米自发热远红外线贴主要由外包装袋、自发热层、中间胶层、远红外线辐射层、辐射层基底、压敏胶层、温度调节片组成,各部件的装配顺序为:最外层是温度调节片,其次是压敏胶层--自发热层--中间胶层--辐射层基底--远红外线辐射层;远红外线辐射层直接与人体接触,压敏胶层起到固定自发热层与人体连接的作用;一种纳米自发热远红外线贴在储存的时候在外包装袋内与空气隔绝,自发热层在密封状态下不产生热量,当拆开一种纳米自发热远红外线贴外包装袋以后,自发热层与空气接触就开始产生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209420183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526336.1
申请日:2018-09-12
IPC: H05K7/20
Abstract: 一种辐射散热片主要由金属层与辐射散热层构成,金属层与需要散热的基体紧密接触,基体的热量就可以迅速传导给金属层,金属层可以将基体传导的热量迅速分布在金属层整个表面,金属层将自身的热量传导给辐射散热层,辐射散热层具有热能-远红外线转换功能,辐射散热层就可以将自身吸收的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辐射到空气当中,辐射散热层辐射远红外线必然要消耗热量,就会不断的消耗辐射散热层的热量,这样就可以加快金属层热量向辐射散热层的传导,由于基体热量会迅速传导给金属层,基体的热量就会不断的被消耗,从而达到降低基体温度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03955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0904949.9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张建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是急救用气管穿刺器。包括引流管,与引流管一端连接的主针,引流管上还设置有副针,引流管与主针和副针之间分别采用插拔式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引流管的两端分别采用插拔式结构,利于实际操作,引流管连接的副针,能够分散损伤,利于预后恢复而又能同时保证换气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