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64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46969.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天飞行器的导轨式无线供能系统,包括导轨式耦合机构,导轨式耦合机构包括导轨式发射机构和接收机构;导轨式发射机构包括U形槽状磁芯,以及沿U形槽状磁芯的长度方向布置在U形槽状磁芯中的发射线圈;接收机构包括I形磁芯以及缠绕在I形磁芯上的接收线圈;无线传能时,接收机构位于所述U形槽状磁芯的上方。本发明设计了针对航天飞行器内壁为金属的环境下的导轨式耦合机构,U形槽状磁芯的设计可屏蔽金属对磁耦合的影响,实现了以无线的方式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该技术接口简单、供电灵活,具有通用性,安全和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73458.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舱内无线供电装置,包括原级电能变换模块、原边谐振网络模块、副边谐振网络模块以及次级电能变换模块;原级电能变换模块将输入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在原边谐振网络模块中激发出高频交变磁场;副边谐振网络模块接收高频交变磁场,从高频交变磁场中感应出同频电流,提供给次级电能变换模块;次级电能变换模块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负载需要的直流电压,提供给后级负载。本发明的装置基于电磁耦合原理实现,可实现飞行器内部电能无线供给,大幅度降低飞行器内部电线电缆的复杂程度,提升飞行器组装效率,有效降低飞行器非载荷设备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6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1425338.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浙江悦和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射频通信方法及装置、射频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射频通信方法包括:在当前扫描周期内初始化状态表;在状态表中选取状态,并利用选取的状态进行扫描;记录在选取的状态下响应成功的标签的标识,以作为选取的状态的当前状态结果,并利用当前状态结果更新状态表中选取的状态的状态结果;将状态表中每一状态的状态结果中剔除与当前状态结果相重合的标签的标识,并作为残差表,残差表包括多个状态及其剔除后的状态结果;在残差表中选取下一状态,以用于下一次扫描;根据所有标签是否被访问或者下一状态的剔除后的状态结果是否为空确定是否继续在当前扫描周期内进行扫描。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RFID系统中标签数据的快速完整的读取。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48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446969.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天飞行器的导轨式无线供能系统,包括导轨式耦合机构,导轨式耦合机构包括导轨式发射机构和接收机构;导轨式发射机构包括U形槽状磁芯,以及沿U形槽状磁芯的长度方向布置在U形槽状磁芯中的发射线圈;接收机构包括I形磁芯以及缠绕在I形磁芯上的接收线圈;无线传能时,接收机构位于所述U形槽状磁芯的上方。本发明设计了针对航天飞行器内壁为金属的环境下的导轨式耦合机构,U形槽状磁芯的设计可屏蔽金属对磁耦合的影响,实现了以无线的方式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该技术接口简单、供电灵活,具有通用性,安全和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有利于工程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40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560720.3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面向限域空间的高度集成复合式振动能量转化模块,属于微能源系统的振动能量转化领域;包括封装外壳、封装底座、压电芯片发电单元、驻极体静电发电单元、电感线圈电磁发电单元和能量管理电路;所述封装外壳和封装底座构成封闭的盒体结构,压电芯片发电单元、驻极体静电发电单元和电感线圈电磁发电单元依次从上到下设置于盒体结构内;所述能量管理电路设置于封装外壳内,与三种发电单元连接,对三种发电单元的输出进行集成并输出直流电压。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限域空间的高度集成复合式振动能量转化模块,具有安装方便,尺寸较小,内部发电结构弹性较好,发电效率高等特点。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收集各频段振动频率,可用作传感器及传感网络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25338.3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浙江悦和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射频通信方法及装置、射频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射频通信方法包括:在当前扫描周期内初始化状态表;在状态表中选取状态,并利用选取的状态进行扫描;记录在选取的状态下响应成功的标签的标识,以作为选取的状态的当前状态结果,并利用当前状态结果更新状态表中选取的状态的状态结果;将状态表中每一状态的状态结果中剔除与当前状态结果相重合的标签的标识,并作为残差表,残差表包括多个状态及其剔除后的状态结果;在残差表中选取下一状态,以用于下一次扫描;根据所有标签是否被访问或者下一状态的剔除后的状态结果是否为空确定是否继续在当前扫描周期内进行扫描。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RFID系统中标签数据的快速完整的读取。
-
公开(公告)号:CN1133929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36214.0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重射频识别标签标记的丢失标签快速检测方法,属于标签检测领域。本发明采用多个RFID射频识别标签标记物品,有效地提高物品信息的存储空间,提高仓库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挑选有效哈希函数输出值,实现每个物品仅有一个RFID射频识别标签参与检测,避免同一物品由于多个标签参与检测而被重复检测,有效地提高检测的时间效率;采用多轮多次哈希映射,实现每个标签单独占用一个响应时隙,避免了标签间的干扰,有效地提高单轮检测的正确率;不需要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通过广播RFID射频识别标签标识号的方式控制RFID射频识别标签进行响应,显著提高系统的保密性。本发明适用于仓储和物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40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60720.3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面向限域空间的高度集成复合式振动能量转化模块,属于微能源系统的振动能量转化领域;包括封装外壳、封装底座、压电芯片发电单元、驻极体静电发电单元、电感线圈电磁发电单元和能量管理电路;所述封装外壳和封装底座构成封闭的盒体结构,压电芯片发电单元、驻极体静电发电单元和电感线圈电磁发电单元依次从上到下设置于盒体结构内;所述能量管理电路设置于封装外壳内,与三种发电单元连接,对三种发电单元的输出进行集成并输出直流电压。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限域空间的高度集成复合式振动能量转化模块,具有安装方便,尺寸较小,内部发电结构弹性较好,发电效率高等特点。本发明可广泛用于收集各频段振动频率,可用作传感器及传感网络供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