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929774.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19/423 , H04N19/70 , H04L6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飞行器测量视频的压缩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基于图像传感器所采集的飞行器测量视频输出视频源码;对所述视频源码进行预处理,并转化为可写入内存的AXI4‑MM格式的16‑bit紧凑型YUYV码流;基于16‑bit紧凑型YUYV码流进行视频压缩,并将压缩数据存储回存储器,并形成H265码流;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将H265码流在同步协议下输送至外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2725.1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飞行器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发射线圈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输出端通过地面馈线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电源输入,并将电能输送至弹上设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弹上装备的反馈信息,并执行对应操作;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入端与接收线圈通过弹上馈线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出端与弹上电池连接;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输送的电能,并通过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电池需要的直流电压,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本发明取消了弹/箭地充电电缆连接,通过磁场耦合方式完成弹上锂电池的非接触充电和通信,消除了由于口盖开合造成的多重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429818.X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箭言 , 潘明健 , 王亨 , 张伯炜 , 李少伟 , 郭心怡 , 潘宇 , 兰敬辉 , 王琳 , 张志龙 , 武春飞 , 吴晓蕊 , 薛志超 , 赵良 , 孙精华 , 李元超 , 李萌萌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订描述方法和基于装订参数链表的无线指令控制方法,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装订描述方法包括定义节点、编写节点描述符、生成描述符列表;定义节点为T型节点,每个节点包括时序指针和端口指针;根据每个指令需要的输出码流关系编写每个节点描述符;根据时序动作关系配置每个节点的时序指针和端口指针,生成描述符列表。无线指令控制方法包括:将指令关系分解为多个指令码流的组合;将所有指令码内容依次排列到成指令数据区;将码流时序关系逐个转换成描述符,最后将所有描述符生成列表;配置时序指针;配置端口指针;进行参数装订;解析并恢复链表关系。解决了现有无线测发控系统通用性差、指令实时性不高、保密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00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82880.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106 , H04W12/0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交会制导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哈希校验的弹地通信数据的校验方法及校验装置,包括:获取两通讯设备之间的弹地通信数据;在两所述通讯设备之间装订有二进制变换矩阵,并构建密钥;基于所述二进制变换矩阵对所述弹地通信数据进行转化,并输出第一参数;将所述第一参数基于哈希映射算法和所述密钥进行转化,并输出第二参数;将所述第二参数和预设密钥进行对比,若所述第二参数和所述预设密钥相等,则所述弹地通信数据为准确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9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719383.3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42B15/01
Abstract: 一种小型化高可靠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包括滤波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射频收发模块B、数据处理模块及接口模块,射频收发模块A和射频收发模块B互为备份,均包含两个通信频段,每个通信频段有八个通信点频,任一工作时刻,射频收发模块A有两个工作点频,且两个工作点频分别位于两个通信频段,射频收发模块B与射频收发模块A工作点频相同。每台弹载无线发射控制器设置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D字,装订在数据处理模块中。本发明解决了导弹/火箭载控制设备有线连接方式系统复杂的问题,为导弹快速进行发射流程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频率感知、频率分集和时间分集方式保证了弹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5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760665.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速率自适应无线数据分包传输方法和系统,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包含无线数据通信速率自适应方法、无线数据分包传输方法与无线数据传输方法,无线数据通信速率自适应方法能够根据当前信道的实时状态,在充分考虑冲突的情况下,改变收发双方的通信数率,保证系统吞吐量,提高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无线数据分包传输方法在不改变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满足突发的大数据传输需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为飞行器无线测试与发射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持,提高飞行器测试与发射的灵活性、适应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53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35825.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测发控的远程控制系统。该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地面集成天线、发控高频电缆、遥测高频电缆、发控网线、加固笔记本、遥测网线、远程控制设备、电源线、时统线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机。本发明通过可靠性策略及体制优化实现远程控制系统的小型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设计。本发明通过编辑测发控指令、配置通信频率和射频模块功率,可满足不同距离、各种应用场景的发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456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08912.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飞行器的分布式无线传感测量网络及方法,无线传感网络包括N个中心节点,多个子节点,多个传感单元;N个中心节点分为一个主节点和N‑1个备份节点;单个子节点连接位置相邻的传感单元,子节点之间互为中继接收主节点的同步数据包并回传测量数据。采用冗余中心节点的分层网络架构与分时中继的转发策略,实现了无线传感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相比星型网络架构下的单点传输模式,在满足严格时间同步的基础上,构建了双向数据传输的备份通道。基于分级休眠理念,设计了具备三档休眠切换与快速唤醒的低功耗传感机制,相比现有单一休眠模式设计,在保障传输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无线传感功耗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4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218119.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武春飞 , 潘明健 , 薛志超 , 蒋海 , 王亨 , 刘箭言 , 张伯炜 , 兰敬辉 , 潘宇 , 车雯 , 赵良 , 王永海 , 孙精华 , 白金泽 , 谢放 , 许伟 , 苏立超 , 李元超 , 李萌萌 , 樊奇林 , 陈默 , 王建宏 , 张雪 , 方传波
IPC: H04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普勒频偏及多普勒频偏加速度联合估计方法,属于数据链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平方去调制、二维搜索频偏及加速度、频偏及加速度补偿和解调判读。本发明集成了接收信号平方去除调制信息、本地chip信号与接收信号匹配、频域搜索频偏、DDS补偿、相位补偿等功能,实现了对突发信号的频偏、频偏加速度和相位的快速补偿,大大提升了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载波同步所需的时间,使具备良好抗截获性能的突发信号能够适用于数据链系统,同时提高了系统对大频偏和高频偏加速度的适应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突发信号的快速开环载波同步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010752725.1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耦合的飞行器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发射线圈和无线电能发射装置输出端通过地面馈线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电源输入,并将电能输送至弹上设备;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接收弹上装备的反馈信息,并执行对应操作;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入端与接收线圈通过弹上馈线连接,无线电能接收装置输出端与弹上电池连接;接收线圈接收发射线圈输送的电能,并通过无线电能接收装置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电池需要的直流电压,并将反馈信息发送至无线电能发射装置。本发明取消了弹/箭地充电电缆连接,通过磁场耦合方式完成弹上锂电池的非接触充电和通信,消除了由于口盖开合造成的多重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