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5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482271.0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速率高码率全数字并行基带通信编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基于时域并行调制结构,设计了高速并行可变速率调制架构,包含串并转换、符号映射、取反、数据重排、并串转换等过程。本发明旨在为无线测发控系统提供一种高速、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无线测发控数据的压缩、帧格式编排、编码、调制、功率放大等操作,实现弹上地面的高速可靠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405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7753.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施睿 , 任亮 , 张伯炜 , 刘箭言 , 张明振 , 苏汉生 , 贺梦尧 , 潘明健 , 薛志超 , 邱长泉 , 吴晓蕊 , 孔凡玲 , 张晋 , 李少伟 , 李瑾 , 杨亮 , 秦永强 , 叶威 , 刘宇航 , 杨志涛 , 刘玥良
IPC: H04L49/351 , H04L49/10 , H04L41/0668 , H04L43/0829 , H04L1/22 , H04L49/201 , H04L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天器的分布式网络化高可靠通信系统和方法,包括:数据交换装置,作为通信网络的中心节点,采用自检及双网口切换方法实现通信网络中各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测控组合,将遥测数据进行无线遥测下传并写入存储装置;控制组合,产生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发送给测控组合;感知器,将外部环境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控制组合和测控组合;采集装置,将内部环境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控制组合和测控组合;存储装置,将测控组合写入的遥测数据进行备份存储。本发明实现了电气系统由低速点对点信息传输、命令/响应式信息传输或动态仲裁向高速分布式网络高可靠信息交换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88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027687.8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7/3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式在线电子密度辨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系统包括:接收天线、耦合器和辨识接收机;其中,所述接收天线与既有发射天线错位布置在飞行器外壳的内侧,用于接收从发射天线辐射的透射信号;其中,所述耦合器将既有发射通路的信号耦合出来并发送给辨识接收机作为参考信号;其中,所述辨识接收机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计算电子密度信息。本发明的透射信号是既有发射机(如遥测发射机等)经发射天线发出的信号在经过等离子体鞘套后得到的,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中提取信号幅度、相位等信息变化,用于估计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区域的电子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8119.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武春飞 , 潘明健 , 薛志超 , 蒋海 , 王亨 , 刘箭言 , 张伯炜 , 兰敬辉 , 潘宇 , 车雯 , 赵良 , 王永海 , 孙精华 , 白金泽 , 谢放 , 许伟 , 苏立超 , 李元超 , 李萌萌 , 樊奇林 , 陈默 , 王建宏 , 张雪 , 方传波
IPC: H04L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普勒频偏及多普勒频偏加速度联合估计方法,属于数据链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平方去调制、二维搜索频偏及加速度、频偏及加速度补偿和解调判读。本发明集成了接收信号平方去除调制信息、本地chip信号与接收信号匹配、频域搜索频偏、DDS补偿、相位补偿等功能,实现了对突发信号的频偏、频偏加速度和相位的快速补偿,大大提升了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载波同步所需的时间,使具备良好抗截获性能的突发信号能够适用于数据链系统,同时提高了系统对大频偏和高频偏加速度的适应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突发信号的快速开环载波同步的问题,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8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73458.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舱内无线供电装置,包括原级电能变换模块、原边谐振网络模块、副边谐振网络模块以及次级电能变换模块;原级电能变换模块将输入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在原边谐振网络模块中激发出高频交变磁场;副边谐振网络模块接收高频交变磁场,从高频交变磁场中感应出同频电流,提供给次级电能变换模块;次级电能变换模块将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负载需要的直流电压,提供给后级负载。本发明的装置基于电磁耦合原理实现,可实现飞行器内部电能无线供给,大幅度降低飞行器内部电线电缆的复杂程度,提升飞行器组装效率,有效降低飞行器非载荷设备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331236.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苏汉生 , 任亮 , 阎君 , 朱广生 , 肖振 , 李彬 , 徐玮 , 艾炜 , 陈勇 , 张伯炜 , 杨亮 , 张晋 , 杨志涛 , 张明振 , 潘宇 , 秦永强 , 张发聪 , 薛志超 , 姚承照 , 李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飞行的码率自适应调整通信方法,变更共有三种方式:指令变更、地理位置变更和时间备保变更,其中指令变更速率为主方式,地理位置变更和时间备保变更为辅助方式。指令变更方式通过天基链路或地基链路执行,变更指令中包含变更时间、覆盖时长等参数,飞行器测控系统根据变更指令自动计算并实施码率变更。在指令变更失效时,飞行器测控系统按照事先装订的变帧门限实施地理位置变更或时间备保变更。本发明针对飞行器飞行过程中不同区域测控保障能力的局限性和难点,实现了飞行器遥测传输码速率实时动态变更,解决了不同飞行状态下飞行器可靠测控通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429818.X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箭言 , 潘明健 , 王亨 , 张伯炜 , 李少伟 , 郭心怡 , 潘宇 , 兰敬辉 , 王琳 , 张志龙 , 武春飞 , 吴晓蕊 , 薛志超 , 赵良 , 孙精华 , 李元超 , 李萌萌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装订描述方法和基于装订参数链表的无线指令控制方法,属于测控通信技术领域,装订描述方法包括定义节点、编写节点描述符、生成描述符列表;定义节点为T型节点,每个节点包括时序指针和端口指针;根据每个指令需要的输出码流关系编写每个节点描述符;根据时序动作关系配置每个节点的时序指针和端口指针,生成描述符列表。无线指令控制方法包括:将指令关系分解为多个指令码流的组合;将所有指令码内容依次排列到成指令数据区;将码流时序关系逐个转换成描述符,最后将所有描述符生成列表;配置时序指针;配置端口指针;进行参数装订;解析并恢复链表关系。解决了现有无线测发控系统通用性差、指令实时性不高、保密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53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35825.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测发控的远程控制系统。该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地面集成天线、发控高频电缆、遥测高频电缆、发控网线、加固笔记本、遥测网线、远程控制设备、电源线、时统线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机。本发明通过可靠性策略及体制优化实现远程控制系统的小型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设计。本发明通过编辑测发控指令、配置通信频率和射频模块功率,可满足不同距离、各种应用场景的发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7687.8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7/3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式在线电子密度辨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系统包括:接收天线、耦合器和辨识接收机;其中,所述接收天线与既有发射天线错位布置在飞行器外壳的内侧,用于接收从发射天线辐射的透射信号;其中,所述耦合器将既有发射通路的信号耦合出来并发送给辨识接收机作为参考信号;其中,所述辨识接收机用于接收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计算电子密度信息。本发明的透射信号是既有发射机(如遥测发射机等)经发射天线发出的信号在经过等离子体鞘套后得到的,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和透射信号中提取信号幅度、相位等信息变化,用于估计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区域的电子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13462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042196.4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谭浩 , 郑晨 , 占续军 , 张凡 , 刘秀祥 , 王捷冰 , 潘勇 , 杨亮 , 陈燕扬 , 张家华 , 黄俊 , 李瑾 , 苏汉生 , 崔品 , 董耀军 , 薛志超 , 冯树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电气一体化波导网络设计方法和结构,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已安装固定的Ka频段设备和Ka天线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选择与第一相对位置相匹配的第一金属波导;根据Ka频段设备的安装位置,确定第一金属波导的安装位置并安装;根据安装后的第一金属波导与Ka天线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选择与第二相对位置相匹配的第一柔性波导;根据选择的第一金属波导和第一柔性波导,通过结构数字模装,模拟设备间的插接,得到多个备选波导网络;分别计算多个备选波导网络对应的通信链路的第一信号衰减,将第一信号衰减小于等于总衰减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备选波导网络作为设计波导网络。本发明实现了波导网络的结构电气一体化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