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362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065947.0
申请日:2021-01-18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轨道耦合空间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施加不平顺激励;根据选取的优化目标和现场实测结果建立模型修正的多目标函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取模型的多个材料参数,将其输入到前述的动力学模型中,计算多目标函数,挑选出对多目标函数影响较大的材料参数;根据挑选出的材料参数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对车辆‑轨道耦合系统进行动力仿真研究。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基于现场测试结果,选取动态响应作为修正目标,采用灵敏度分析和模型修正技术对仿真模型进行修正,可明显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度,实现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态响应的精准化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1339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019655.2
申请日:2019-10-24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的高速铁路轮轨区域振动及噪声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高速铁路的车轮、钢轨、轮轨的振动导纳和联合粗糙度计算出轮轨相互作用力,基于流固耦合构建车轮—轨道振动噪声联合预测模型,利用车轮—轨道振动噪声联合预测模型预测得到车轮、钢轨、轨道板的振动噪声;利用轮轨区域流场的流体域模型得到流场内的空气动压力,根据空气动压力仿真得到轮轨区域的空气气动噪声;根据车轮、钢轨、轨道板的振动噪声和轮轨区域的空气气动噪声,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轮轨区域的近场噪声和远场噪声进行分析。本发明使用谐响应分析方法对无砟轨道振动频域内的垂、纵向传递特性进行分析,实现了高速铁路轮轨区域振动及噪声分析的联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379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431205.7
申请日:2020-12-09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病害识别的移动加载装置,包括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动力驱动装置和底盘。加载机构具有加载电动机和加载力锤,向轨道加载激励。加载力锤端部具有力感应头,用于向控制器反馈力锤加载数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获取被激励的轨道反馈的响应信息。底盘用于承载加载机构、传感器、控制器、电源和动力驱动装置。底盘具有与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的行走轮。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加载装置,能克服以往检测凭人工经验和受个人操作习惯影响的不稳定性,且外界光照条件、待检测结构表面的脏污不会对检测结果判断造成影响,同时能检测出一些目视检测法无法发现的隐蔽病害,实现尽早的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现有的结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4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1087687.6
申请日:2019-11-08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9B25/0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列车动力弹射试验平台的牵引与制动系统,包括:缩尺列车模型1、缩尺轨道模型2、试验台承台3、牵引台架4、制动围廊5、牵引滑槽9、动力系统和继电器控制系统;试验台承台3按功能分为牵引段6、试验段7及制动段8;缩尺列车模型1安放于缩尺轨道模型2上方,并在牵引段6和牵引台架4相连接;缩尺轨道模型2与牵引滑槽9安装于试验台承台3之上;牵引台架4放置于牵引滑槽9之上,与动力系统相连接;制动围廊5安装于试验台承台3的制动段8;牵引台架4及制动围廊5分别与继电器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室内缩尺列车动力弹射平台上列车模型加速到所需速度,并保障列车模型在高速行驶条件下快速、安全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611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294856.X
申请日:2020-04-15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应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模型,其中包括试验箱库体模型、试验箱底座模型、工作空间流体模型和无砟轨道模型,试验箱库体模型固定设置在试验箱底座模型的上面,无砟轨道模型固定设置在所述试验箱库体模型中;根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模型的保温效果、稳定性和适用性性能指标调整所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模型中的部件结构,实现对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的设计与优化。本发明方法的可视化程度高、建模配置灵活、设计因素考虑全面,可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高低温试验平台的建立提供系统、完整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1443621.9
申请日:2020-12-11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1M17/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距离实现高速列车车轮滚动运行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缩尺列车模型安装于缩尺轨道模型的上方;缩尺轨道模型安装于试验台承台之上,为列车运行提供支撑;电磁支撑台架安装于试验台承台之上,电磁铁安装在电磁支撑台架内侧,通过电磁继电器控制系统保证缩尺列车模型平稳抬升、降落及稳定加速;控制液压动力发生装置输出列车车轮转动所需的能量输入值大小;列车弹射动力系统在列车车轮下落接触钢轨的瞬间,启动列车弹射设备,使缩尺列车模型瞬间以高速弹出。本发明能够确保室内缩尺列车动力弹射平台上列车模型在极短距离内实现模型车轮高速滚动运行,在有限的试验距离范围内完成高速列车轮轨接触关系模拟的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6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811013015.6
申请日:2018-08-31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1M1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尺轮轨滚动试验台,包括缩尺钢轨模拟盘、驱动电机、轨道位置调节盘、缩尺轮盘、基础承台、悬挂模拟层、加载层及承台导向柱、轴承架装置、限位锚杆组件;缩尺钢轨模拟盘通过轴承架装置安装于轨道位置调节盘之上;缩尺轮盘通过轴承架装置安装于悬挂模拟层底部承台的底部处;悬挂模拟层包括悬挂模拟层底部承台和弹簧;加载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加载层下部承力承台、千斤顶加载装置、上部固定反力承台;本发明提供的缩尺轮轨滚动试验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设备模块化程度高,可根据不同研究需求换装匹配各模块,并能够在实验室内模拟出多种工况下的高速轮轨关系行为,为研究轮轨关系提供了一个方便理想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0076379.4
申请日:2021-01-20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高速铁路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高速铁路钢轨的接触位置得到钢轨廓形优化区域,确定钢轨廓形优化目标函数和钢轨廓形优化区域的约束条件,根据钢轨廓形优化区域中的待优化点和约束条件生成备选钢轨廓形,计算待优化点的钢轨磨耗得到钢轨磨耗目标函数;根据备选钢轨廓形的坐标和钢轨磨耗目标函数生成输入及输出数据集,使用输入与输出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基于遗传算法搭建钢轨廓形优化模型,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计算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值,输出各个待优化点的坐标值,形成优化后的钢轨廓形。本发明通过全局寻优得到的优化后的钢轨型面,能够明显减小轮轨磨耗,使轮轨磨耗区域分布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7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88749.1
申请日:2021-08-26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结构的脉冲激励加载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通过支撑骨架将动力驱动系统、数据采集装置和装配式加载车轮固定连接,对装配式加载车轮进行切面处理,旋转电机驱动整个装置沿着测试轨道前进,实现加载脉冲激励;数据采集装置通过传感器采集撞击力信号、振动加速度和声压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轨道病害识别结果。本发明可以在保证加载力幅值及脉冲特性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加载机构的重量和行进速度,调整加载力的大小,使得施加的激励力更加稳定,从而对测试轨道进行有效的病害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238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38109.6
申请日:2018-09-28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H1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通道噪声远程无线监测装置,包括: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电源模块、处理器、传感器接口、外壳。所述噪声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自动触发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有线传输模块均与处理器连接,数据存储模块还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监测装置供电,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外壳将各个模块组装于内部,一端设置多通道传感器接口。噪声采集模块与传感器接口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少了设备数量、降低了线缆布置的难度,信号干扰少,测量结果可靠度高,外观小巧,方便安装,多个装置之间可实现同步触发、同步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