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76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98020.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结构长期服役状态评估的多源异构数据反馈映射的数字孪生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在轨道结构和衬砌中埋设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应力应变传感器等获取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和多体动力学软件进行基础变形作用下的无砟轨道损伤情况仿真和车辆动力学响应分析,形成仿真计算结果库,建立现场长区段无砟轨道及衬砌等结构三维虚拟模型,采用反馈耦合映射修正方法将仿真结果库和三维模型分别进行结果对应和结果修正,将不同仿真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之间进行耦合反馈映射验证,以实现对基础大变形影响下轨道结构受力特征的准确反映和实时可视化呈现,同时对轨道结构受力状态的变化进行实时预测和合理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93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1443621.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距离实现高速列车车轮滚动运行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缩尺列车模型安装于缩尺轨道模型的上方;缩尺轨道模型安装于试验台承台之上,为列车运行提供支撑;电磁支撑台架安装于试验台承台之上,电磁铁安装在电磁支撑台架内侧,通过电磁继电器控制系统保证缩尺列车模型平稳抬升、降落及稳定加速;控制液压动力发生装置输出列车车轮转动所需的能量输入值大小;列车弹射动力系统在列车车轮下落接触钢轨的瞬间,启动列车弹射设备,使缩尺列车模型瞬间以高速弹出。本发明能够确保室内缩尺列车动力弹射平台上列车模型在极短距离内实现模型车轮高速滚动运行,在有限的试验距离范围内完成高速列车轮轨接触关系模拟的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647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810452140.0
申请日:2018-05-12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分析的方法及系统,用于无砟轨道的伤损分析研究。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确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主体结构特点、材料形式;基于规范、文献和试验获得无砟轨道各组成材料塑性损伤本构关系;计算建立耦合模型所需的塑性损伤参数;结合有限元软件建立试块仿真模型反向验证参数的准确性;将参数赋予耦合模型;基于耦合模型进行后续仿真计算和伤损分析。本方法及系统充分考虑客货共线线路的特点,结合有限元法,成功将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应用到铁路无砟轨道非线性分析中,填补了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伤损分析理论模型的空白,具有通用、易实现、精确度高、伤损分析指标直观易懂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33381.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9 , B61K9/0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型与数据混合驱动的钢轨波磨车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分析模型,将轨道不平顺空间域样本输入到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中,生成模拟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采集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以及对应的真实钢轨波磨数据;构建基于改进卷积注意力模块的一维深度卷积残差网络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使用模拟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时域数据训练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将待识别的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得到对应的钢轨波磨识别结果。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利用少量真实车体垂向加速度样本实现对钢轨波磨的波长和波深信息进行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2075.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4 , G01M17/10 , G01H1/00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88 , G06N3/0895 , G06N3/09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半监督生成对抗模型的列车车轮健康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钢轨振动数据;对钢轨振动数据进行变换获得时频图样本,并根据标签信息将时频图样本分为有标签样本与无标签样本;构建一种半监督深度生成对抗网络多标签分类模型,并在所述时频图样本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到训练好的车轮健康检测模型;输入待检测钢轨振动数据到训练好的车轮健康检测模型中得到车轮缺陷类型。本发明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在大量的无标签样本上进行训练,使判别器充分学习时频图的潜在特征,再利用少量有标签样本进行监督学习,使得后续的车轮健康检测具有高效、准确、节省运营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95046.3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10L21/0224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F18/23213 , G10L25/30 , G10L25/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铁路设施进行故障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噪声实测信号,根据轮轨噪声信号获取轮轨噪声的时域信息;将获取的轮轨噪声时域信息按预设比例分为有标签轮轨噪声数据集和无标签轮轨噪声数据集;构建铁路设施故障检测模型,利用有标签轮轨噪声数据集和无标签轮轨噪声数据集对铁路设施故障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铁路设施故障检测模型;将待检测的轮轨噪声信号输入到训练好的铁路设施故障检测模型中进行检测,获取所述待检测的轮轨噪声信号对应的故障类型与位置。本发明可以实现利用一个声学模型同时对多种铁路设施故障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保障铁路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24304.8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E01B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高速铁路冰雪飞溅的混凝土轨枕。包括轨枕本体和哑铃型承轨台,哑铃型承轨台设置在混凝土轨枕本体上,轨枕本体沿线路运行方向进行喇叭状开孔设计。哑铃型承轨台的底部短轴与轨枕宽度相同,顶部上方布置钢轨及扣件系统,哑铃型承轨台设计为中部窄、两端宽的流线形状。本发明的混凝土轨枕可以在保持道床横向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升了列车底板与道床顶面之间的距离,通过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增大了风场的整体空间,降低了冰雪击打引起的道砟飞溅击打列车底板的列车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7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1136.1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捣固稳定作业后有砟轨道质量状态的智能稳定车。包括:稳定车本体、前稳定装置本体、后稳定装置本体和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感知系统包括轨枕位移测量系统、垂横向力记录仪、夜间照明系统、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在稳定车本体上设置摄像机、悬挂装置及防抖动装置;在稳定装置上设置垂直下压力和水平激振力记录仪;在稳定车车厢底板上设置平行光源、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数据处理及轨道结构状态显示系统。该感知系统利用数字图像识别功能获取轨枕垂向和横向位移,通过垂横向力记录仪获得稳定装置施加给轨排的垂向力和水平力,实现了稳定车养护维修加智能化自检测的一体化工作模式,为有砟轨道高质量维修作业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052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5975.4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A61B5/11 , A61B5/0205 , A61B5/021 , A61B5/024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脱轨事故人体舒适度监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列车动力学计算模块、列车运动状态虚拟仿真模块、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列车座椅、头戴显示器、人体监测传感器系统以及监测数据存储终端。该系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坐在列车座椅上的试验人员提供真实的脱轨场景,测试存储脱轨事故中试验人员各部位的舒适度参数,用以后续分析。该系统建立了列车脱轨情况下对不同年龄段乘客造成伤害程度的数据库;试验费低、安全系数高,并且试验条件可重复性好,可重复获得相同脱轨诱因下乘客舒适度试验数据;消除了实际测试中的安全风险,确保试验结果真实性,且试验成本低可重复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3249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14808.8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砟颗粒随机不规则轮廓生成方法,包括:S1、获取道砟颗粒轮廓样本,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得到道砟轮廓坐标集;S2、获取所述道砟轮廓坐标集中每个道砟形态学关键特征参数;S3、对所述道砟形态学关键特征参数概率分布拟合,得到每类关键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及概率分布的具体参数;S4、基于每类关键特征参数的概率分布及概率分布的具体参数,生成道砟颗粒不规则轮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砟颗粒随机不规则轮廓生成方法,能够采用较少的道砟轮廓插值点构建随机不规则的道砟颗粒轮廓,并且能够反映道砟颗粒不规则轮廓的形态学统计规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