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42762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11076224.6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组模块、超级电容组模块和可重构式牵引变流器模块,可重构式牵引变流器模块包括牵引变流器;该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是在传统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上增加接触器S1、S2、S3、S4、S5和滤波电感L。在列车运行时,超级电容组模块通过牵引变流器为列车提供动力;在列车进站停车时,牵引变流器通过闭合、断开不同的接触器重构为直流‑直流变换器,并通过该变流器将能量从锂离子电池组模块传导至超级电容组模块,为下一站车辆运行所需的能量进行充电。所述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直流‑直流变换器,降低了整体系统的造价、空间成本和复杂度等。

    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80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1078237.7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衰退模型参数的似然函数;基于贝叶斯理论计算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推算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预测分布;最后计算得到待预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及其置信度。该方法优点在于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不存在路径依赖,可以用于估计任意衰退路径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预测置信度。该方法预测精度高,运算速度快,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快速估计,保障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48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1078237.7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选取合适的锂离子电池衰退模型参数的似然函数;基于贝叶斯理论计算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退模型参数的后验分布;推算锂离子电池容量的预测分布;最后计算得到待预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及其置信度。该方法优点在于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不存在路径依赖,可以用于估计任意衰退路径下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以及预测置信度。该方法预测精度高,运算速度快,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快速估计,保障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42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076224.6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锂离子电池组模块、超级电容组模块和可重构式牵引变流器模块,可重构式牵引变流器模块包括牵引变流器;该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是在传统牵引变流器的主电路上增加接触器S1、S2、S3、S4、S5和滤波电感L。在列车运行时,超级电容组模块通过牵引变流器为列车提供动力;在列车进站停车时,牵引变流器通过闭合、断开不同的接触器重构为直流‑直流变换器,并通过该变流器将能量从锂离子电池组模块传导至超级电容组模块,为下一站车辆运行所需的能量进行充电。所述轨道车辆的车载混合储能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直流‑直流变换器,降低了整体系统的造价、空间成本和复杂度等。

    无损保留特征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354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3277.4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保留特征的电池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基于深度学习的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技术领域,获取待预测电池的参数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充电数据、放电数据、温度数据和内阻数据;利用预先训练好的预测模型对获取的待预测电池的参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池寿命预测结果。本发明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类数据中蕴含的老化信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大量数据特征的筛选和降维处理,在保留关键特征信息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了特征维度,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和运行时间,并且提高了寿命预测的精度,确保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效率。

    一种锂离子电池界面阻抗无损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630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489917.7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界面阻抗无损分离方法,该方法基于总阻抗和高频感抗和低频扩散模型重构了反映界面动力学的真实阻抗,使用弛豫时间反卷积技术和等效电路对界面的模型参数进行辨识,通过50%与5%SOC的阻抗数据来实现电极界面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无损分离,并在三电极阻抗中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同时,根据电荷转移内阻的变换系数将可分离的SOC的电荷转移内阻转移到对比的SOC,实现了在同一SOC点的特征参数演变规律分析。该方法步骤简单,易于操作,且可靠性高,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极界面动力学无损诊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