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82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96003.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205 , G16H50/30 , G16H50/20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55 , A61B5/02 , A61B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用于诊断目的的测量技术领域,预测方法包括:基于非接触式的脉搏与呼吸协同监测方法获取当前用于对用户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脉搏与呼吸协同监测结果数据;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于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脉搏与呼吸协同监测结果数据输入预设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中,以根据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输出获取当前针对所述用户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结果数据。本申请能够在以非接触方式协同监测用户的脉搏与呼吸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考虑呼吸与血压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联合利用脉搏和呼吸信息,实现更全面且准确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78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6003.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205 , G16H50/30 , G16H50/20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55 , A61B5/02 , A61B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用于诊断目的的测量技术领域,预测方法包括:基于非接触式的脉搏与呼吸协同监测方法获取当前用于对用户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脉搏与呼吸协同监测结果数据;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于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脉搏与呼吸协同监测结果数据输入预设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中,以根据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输出获取当前针对所述用户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结果数据。本申请能够在以非接触方式协同监测用户的脉搏与呼吸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考虑呼吸与血压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够联合利用脉搏和呼吸信息,实现更全面且准确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78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25264.2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nventor: 汪京嘉 , 唐熠达 , 周安福 , 程凯 , 李凯伟 , 邢国刚 , 杨金生 , 高小峰 , 王春勇 , 闫桂英 , 邵春丽 , 尹焕檏 , 孟祥彬 , 梁雨萌 , 赵朗程 , 吕锐
IPC: A61B5/0507 , A61B5/0205 , A61H39/00 , A61N5/02 , A61B5/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交感神经功能监测与调控一体化装置,属于交感神经功能监测技术领域,针对不同患者的耳道大小形状不一致,使得电极块难以充分与耳道内壁接触,造成监测和调控过程时易出现断接的现象,影响心率变异性HRV的监测效果的问题,包括头带和腕部主机,头带两端分别固定有耳板,两个耳板相互靠近一侧面分别固定有套柱,两个耳板相互靠近一侧面分别固定有耳架;本发明硅胶套能够稳定的套在推动杆上,通过设置的硅胶套,使得硅胶套的宽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耳道的大小调节硅胶套宽度,使得电极块能够始终与耳道内壁接触,避免了交感神经监测和调控过程时出现断接的现象,进而影响心率变异性HRV的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78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25264.2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nventor: 汪京嘉 , 唐熠达 , 周安福 , 程凯 , 李凯伟 , 邢国刚 , 杨金生 , 高小峰 , 王春勇 , 闫桂英 , 邵春丽 , 尹焕檏 , 孟祥彬 , 梁雨萌 , 赵朗程 , 吕锐
IPC: A61B5/0507 , A61B5/0205 , A61H39/00 , A61N5/02 , A61B5/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毫米波的交感神经功能监测与调控一体化装置,属于交感神经功能监测技术领域,针对不同患者的耳道大小形状不一致,使得电极块难以充分与耳道内壁接触,造成监测和调控过程时易出现断接的现象,影响心率变异性HRV的监测效果的问题,包括头带和腕部主机,头带两端分别固定有耳板,两个耳板相互靠近一侧面分别固定有套柱,两个耳板相互靠近一侧面分别固定有耳架;本发明硅胶套能够稳定的套在推动杆上,通过设置的硅胶套,使得硅胶套的宽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耳道的大小调节硅胶套宽度,使得电极块能够始终与耳道内壁接触,避免了交感神经监测和调控过程时出现断接的现象,进而影响心率变异性HRV的监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79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918630.6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液体成分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在识别过程中利用毫米波雷达向设定距离范围内的液体发送频率由低到高的扫频信号,对获得的中频信号划分多个不同起始频率和结束频率的频段并分别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设定范围内液体目标对多种频段毫米波信号的反射特征。通过定制的神经网络处理多频段反射特征,从中提取与待检测液体相关的反射特征,并进行液体成分的分类与识别,能够提高液体成分的识别精度,实现更细粒度的液体识别。其中,神经网络关注到反射特征中待识别液体所处距离单元所呈现的反射特性,能够实现待识别液体在设定距离范围内随机位置随机角度摆放时的精确识别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44429.4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马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置的配置信息确定运行模式,并基于运行模式采集雷达信号,当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对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多个时刻的第一点云信息,并根据第一点云信息确定用户在多个时刻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状态,判断是否进行冲水或是否切换到第二模式,当运行模式为第二模式时,对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用户的距离信息,并根据距离信息判断是否切换到第一模式。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基于雷达信号就可以进行冲水判断或模式切换,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高了自动冲水控制识别的准确率,而且当切换到第二模式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智能马桶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243536.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3581 , G08C17/02 , G06F18/241 , G06F18/2131 , G06F18/2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赫兹无线感知的掺杂食用油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待检测食用油,使用太赫兹设备向待检测食用油发射太赫兹信号,并记录反射信号;将待检测食用油的反射信号输入预训练得到的掺杂食用油检测模型中,先由类别识别模块中的食用油类别特征提取器提取反射信号的全局特征,通过类别检测器对全局特征进行分析,得到食用油类型;再由比例量化模块中的比例特征选择器提取反射信号的比例特征,通过比例量化器对比例特征分析,得到食用油掺假比例。本发明能够实现高灵敏度的掺杂食用油类型识别和比例量化,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5232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1667215.4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胸腹异步性实时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基于安装在监测者胸部和腹部的弹性拉伸应变传感器,分别获取测量得到的胸部呼吸信号和腹部呼吸信号;对获取到的原始的胸部呼吸信号和腹部呼吸信号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步骤包括信号插值和信号平滑处理;从预处理后的胸部呼吸信号和腹部呼吸信号中获取多个时间点的信号值,基于多个时间点的信号值计算胸腹异步性值;基于所述胸腹异步性值判定是否出现胸腹异步性异常。本方案首先相对于基于加速度计的呼吸感应体积描技术节约了成本;进一步的,本方案只需监测者实时佩戴弹性拉伸应变传感器即可,不需要考虑光学的环境,相对基于光学的光电体积描技术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69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3510.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感知的非接触式心电监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毫米波感知方式自被测目标的胸腔区域非接触式采集该被测目标当前的原始信号;基于波束成形的方式对原始信号进行频域滤波以提取被测目标的心脏区域对应的复数信号;将复数信号输入预设的心电跨模态映射模型,以使该心电跨模态映射模型输出被测目标的心电监测结果数据。本申请能够避免丢失心脏电活动可能导致的电磁波频率偏移、幅值变化等心脏活动关键信息,能够有效提高对心脏活动的聚焦的全面性及可靠性,并能够有效提高心脏活动信息的提取精度,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非接触式心电监测的可靠性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69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2474.5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A61B5/024 , G01S13/88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房颤检测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装置包括:特征提取模块,用于采用特征编码网络提取被测目标的胸腔区域的原始毫米波胸腔微动信号对应的毫米波心脏搏动特征,其中,原始毫米波胸腔微动信号预先基于以毫米波雷达自被测目标的胸腔区域非接触式采集到的该被测目标的中频信号获取的;信号重构模块,用于采用特征解码网络将毫米波心脏搏动特征重构为目标毫米波胸腔微动信号;评估检测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毫米波胸腔微动信号和原始毫米波胸腔微动信号之间的损失分数生成针对被测目标的房颤检测结果。本申请能够实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心脏房颤检测,且能够有效提高房颤检测的精度,并能够有效提高房颤检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