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618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935900.8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面向扰动引力场应用的精细计算方法,首先由离散扰动引力观测数据恢复球面可积函数f(θ,λ),用公式计算扰动位系数将代入不同的扰动引力场元计算公式,即可得到所需引力场元。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面向扰动引力场应用的精细计算系统。本发明稳定性高,有效位数可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同时表达式可针对不同的次数m一次性计算出所有的值,便于GPU并行计算,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为超高阶扰动引力场建模应用提供计算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59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083663.8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多学科异构模型的仿真试验系统,包括异构模型建模子系统、异构模型封装子系统、仿真试验流程设计子系统、仿真试验资源配置子系统以及仿真试验控制子系统。异构模型建模子系统和异构模型交互子系统建立各个异构模型与仿真试验控制子系统的接口,实现各个异构模型接口的统一,仿真试验流程设计子系统能够根据仿真目的设置仿真流程与参数匹配关系,仿真试验资源配置子系统为每个模型配置计算节点,然后通过仿真试验控制子系统实现各个异构模型的集成仿真。本发明统一了各个异构模型的接口,能够根据仿真目的设置仿真流程,并能统一管理和配置仿真试验资源,实现了多专业交互耦合仿真,并提升了仿真试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24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610947470.8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大火箭起飞漂移离散仿真方法,(1)建立火箭、活动发射平台、活动发射平台上的地面设施的三维模型,并按照实际发射状态进行装配定位;(2)从火箭起飞开始到关注的时间段进行仿真,获取该时间段内火箭起飞高度、最大漂移量大小及滚转姿态数据;(3)对关注的时间段进行离散仿真,对离散后的每个时刻进行如下处理:(3.1)从步骤(2)的结果中查找该时刻对应的火箭起飞高度、最大漂移量大小及滚转姿态数据;(3.2)根据该时刻最大漂移量数据,以火箭发射轴心为圆心,最大漂移量为半径,结合此刻火箭的滚转姿态数据,制作沿发射轴心的圆周路径;(3.3)根据上述得到的圆周路径计算并记录火箭尾部与所有关注对象之间的最小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0695158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083655.3
申请日:2017-02-1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皮赞 , 李澍 , 周培 , 吴燕生 , 王哲 , 郭逸婧 , 刘敏 , 贾瑞林 , 顾黎 , 王腾 , 李莉 , 张启程 , 赵博 , 聂蓉梅 , 罗军 , 张立洲 , 熊焕 , 陈海东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3/28
Abstract: 一种基于成熟度的运载火箭数字样机设计方法,首先建立总成骨架模型,在总成骨架模型中创建并发布针对各个分系统的几何外形约束;然后建立主承力结构模型,实现主承力结构的结构设计、性能仿真、物资备料和工装设计的协调匹配;接着建立功能性结构细节模型,确保其具备可装配性和可维修性;最后完成运载火箭各子级和全箭数字样机数字模装,确保各子级和全箭数字样机的协调匹配;进行技术状态固化,完成受控发布。本发明实现了并行协同,有效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设计更改和反复,提高总装配一次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26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35900.8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面向扰动引力场应用的精细计算方法,首先由离散扰动引力观测数据 恢复球面可积函数f(θ,λ),用公式计算扰动位系数 将 代入不同的扰动引力场元计算公式,即可得到所需引力场元。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面向扰动引力场应用的精细计算系统。本发明稳定性高,有效位数可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同时 表达式可针对不同的次数m一次性计算出所有的 值,便于GPU并行计算,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为超高阶扰动引力场建模应用提供计算工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