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81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0423417.7
申请日:2018-05-06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12 , G06F30/20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计算方法,属于隧道围岩技术领域。本方法基于已有小净距隧道深浅埋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根据围岩压力在临界深度处连续,通过对已有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分析简化,得到了考虑围岩等级以及隧道断面尺寸的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及分析流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双向八车道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的求解中。本方法根据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和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基于围岩压力连续性,得到了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简化参数λ2′,将需要借助数学软件求解的方程组简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III、IV、V级围岩下的断面进行了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31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741128.9
申请日:2020-07-29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穿越富水断层防突水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首先搭建断层薄层单元模型,将断层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断层邻近隧道处的侧向地应力,再搭建隔水岩体力学模型,令断层邻近隧道处的侧向地应力、水压力及断层自重应力的水平分量与隔水岩体的水平切应力相等,得到隔水岩体最短边距离,最后将隔水岩体最短边距离加上受断层倾角走向变化的岩体长度,最终得到隔水岩体的防突水最小安全厚度,完成计算过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断层倾角及走向的影响,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隧道穿越富水断层时的防突水最小安全厚度,求解过程均基于极限平衡法,较为简便,应用于实际工程也更为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910177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156768.2
申请日:2018-09-30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开挖面局部破坏的浅埋盾构隧道地层隆起极限分析方法,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理论模型研究主要都基于开挖面整体失稳假设,然而支护力过大引起的隧道开挖面被动破坏存在一个由局部破坏到整体失稳的渐进演化过程。已有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了开挖面局部被动失稳破坏现象。目前,整体被动失稳假设对分析局部被动破坏模式具有局限性,而对局部被动破坏的发展与失稳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方法假定土体破坏模式,提出理论模型。根据理论模型,推导理论公式。建立数值3D模型,计算局部失稳比η和极限支护力σT的值,并与理论模型结果进行对照。本发明提出的局部失稳模型获得的极限支撑压力更小,更接近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910224817.X
申请日:2019-03-24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土拱效应的砂土地层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假定土体破坏模式,提出理论模型;根据理论计算模型,推导理论公式;建立数值3D模型,计算数值模拟中的极限支护力。本发明采用同样计算参数,将模型计算得到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均不断增大,呈线性关系,两条直线的斜率相近,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要大于数值模拟结果,这与很多理论模型结果是一致的,表明模型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在地层内摩擦角增大时,解析解和数值模拟解均随着隧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近似呈对数关系,且两条曲线随地层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9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01595.8
申请日:2022-06-20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领域,提供一种钽铌提取与分离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将含金属钽铌的物料依次经氧化焙烧、碱性焙烧和浸出,得到含六钽酸钾和六铌酸钾的浸出液;将所述浸出液采用二甲苯与甲基三辛基氯化铵进行萃取后,再利用草酸和硝酸对有机相进行反萃。该方法钽铌的浸出与分离效果较好,所得到的钽铌浸出液纯度较高,较优条件下浸出率均达到99%以上,反萃后钽铌分离比达到41.74,在钽铌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实现了无氟化过程,对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68152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23417.7
申请日:2018-05-06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CPC分类号: G06F17/12 , G06F17/50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计算方法,属于隧道围岩技术领域。本方法基于已有小净距隧道深浅埋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根据围岩压力在临界深度处连续,通过对已有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分析简化,得到了考虑围岩等级以及隧道断面尺寸的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的近似计算方法以及分析流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双向八车道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的求解中。本方法根据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和深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基于围岩压力连续性,得到了小净距隧道深浅埋临界深度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简化参数λ2′,将需要借助数学软件求解的方程组简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结合III、IV、V级围岩下的断面进行了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370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409505.8
申请日:2015-07-13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1L5/00
摘要: 一种深埋非对称连拱隧道土压力荷载确定方法,非对称连拱隧道具有几何与结构形式不对称、开挖跨度大、施工工序繁多、结构受力复杂等力学特性,在进行支护结构设计中通常需要进行荷载‑结构模型验算,而其荷载确定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在此背景下,考虑了左右两洞室几何与结构形式不对称条件,基于连拱隧道双塌落拱的基本假定,根据普氏理论推导了深埋非对称连拱隧道土压力荷载计算公式。将推导公式取对称条件,则可以退化为常规连拱隧道的计算公式,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正确性。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为深埋非对称连拱隧道的设计荷载确定提供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13876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18979.6
申请日:2015-08-23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一种深埋非对称小间距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本方法考虑了小间距隧道左右两侧洞的几何与结构非对称条件,以及两洞的开挖顺序,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提出了深埋非对称小间距隧道土压力荷载的计算方法,以期为此类工程的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论,在考虑了左、右洞结构不对称和不同时施工的条件下,推导了深埋非对称小间距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了隧道中夹岩柱厚度、开挖跨度与高度、中夹岩柱抗压强度以及加固系数等因素对隧道竖向与侧向压力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工程监测实例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4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53337.2
申请日:2023-12-29
申请人: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黄昌富 , 李少华 , 杜修力 , 王帆 , 李鹏飞 , 崔小普 , 苏栋 , 李文兵 , 姚铁军 , 赵中华 , 李安杰 , 沈翔 , 孔凡超 , 谢剑楠 , 栾焕强 , 童彦劼 , 谭毅俊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卵石地层隧道施工随机结构模型生成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尺度选取砂卵石地层隧道施工随机结构模型的最大块石粒径和最小块石粒径,将块石粒径分布分成若干个区间,并确定各块石粒径区间的体积含石量和块石数目;利用Python代码,基于蒙特卡罗模拟随机生成块石位置信息,当块石位置信息同时满足“块石在模型内部”和“任意两个块石无重叠”这两个条件时,将该块石位置信息存储在json文件中,否则,继续随机生成下一组块石位置信息;批量提取和导入块石位置信息,生成单个非流形闭合曲面并划分网格,得到砂卵石地层隧道施工随机结构模型。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保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8834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68099.5
申请日:2022-04-08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EMS激光雷达用VCSEL光源和MEMS微执行器的集成结构。MEMS微执行器采用电磁驱动的单轴对称结构,即MEMS微执行器的承载面和外框的中心重合,且通过两个悬臂梁与外框连接;驱动线圈和VCSEL光源的键合锚点、引线焊接点均设置在承载面上;驱动线圈在通电状态下,受到固定磁场的磁力作用使得承载面绕悬臂梁扭转,进而相对于外框运动;VCSEL光源位于承载面的正中心位置,即悬臂梁的中心线和承载面纵向中心线相交的点;要求VCSEL光源和承载面的中心重合误差应在0~5μm。本申请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MEMS激光雷达的扫描角度;不涉及金属镜面的制备,进而规避金属镜面引入的组件稳定性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