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8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90999.3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磁技术无损检测铸钢大齿轮本体力学性能的方法,利用三轴运动机构搭载微磁传感器沿铸钢大齿轮齿厚方向进行扫查,获得齿廓面的4类微磁信号,共提取41项磁参量;各个磁参量数值沿齿厚方向的分布曲线,可对齿廓面的力学性能均匀性进行评价;将测得的41项磁参量输入预先标定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定量预测得到铸钢大齿轮齿廓面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利用微磁技术的无损特点,可以直接面向铸钢大齿轮进行本体力学性能的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09177.9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力学性能的多频增量涡流图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齿轮的随炉试样,制备一批次力学性能不同的平板试件,利用传感器提供相互空间正交的低频正弦波磁场(基础磁场)和阶梯式调频磁场(增量磁场)对平板试件进行磁化,测得所有平板试件的多频增量涡流图像;其次,从多频增量涡流图像中提取多项特征参数,建立它们和力学性能指标的关系方程;最后,利用传感器在齿轮本体中测得多频增量涡流图像的特征参数值,代入关系方程计算得到力学性能指标的值。基于本方法,可以实现齿轮力学性能的原位、在线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143281.9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窦琴 , 宋亚虎 , 张广威 , 郎庆斌 , 赵学谦 , 毛宽亮 , 庞庆海 , 王文焱 , 张连振 , 林乙丑 , 陈明 , 王博 , 郭亚森 , 郑三妹 , 胡寒婷 , 孙胜伟 , 王明飞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48 , C22C38/42 , C22C38/06 , C21D9/00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5Cr1Mo0.25V钢大壁厚加氢锻件的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包括:先将预备热处理后的锻件加热至300℃‑350℃保温2‑6h,再加热至710±10℃保温4‑8h,再升温至930℃‑960℃保温8‑12h,出炉水冷;再将出炉水冷后的锻件加热至300℃‑350℃保温2‑6h,再加热至690±10℃保温10‑14h,出炉空冷,即得到符合要求的大壁厚加氢锻件;其中,2.25Cr1Mo0.25V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3‑0.16%,Si≤0.1%,Mn 0.50‑0.60%,P≤0.008%,S≤0.005%,Cr 2.40‑2.60%,Mo 0.95‑1.04%,V 0.28‑0.35%,Ti≤0.03%,B 0.001‑0.002%,Nb 0.03‑0.05%,Ni 0.15‑0.20%,Al 0.02‑0.04%,As≤0.007%,Sn≤0.004%,Sb≤0.003%,Cu≤0.08%,Ca≤0.015%,[H]≤0.00015%,[O]≤0.0020%,[N]≤0.00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中锻件用2.25Cr1Mo0.25V钢的化学成分配合该制造工艺,使得到的大壁厚加氢锻件的综合性能优良,组织均匀细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652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97254.3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超高强度高合金结构钢综合性能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技术在于充分利用现有热处理条件,通过改变冷却方式,依靠控制冷却速度和时间,改变不同金相组织含量的配比,改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的目的,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该思路所采取的方法有助于解决在常规热处理工艺方案的条件下,超高强度材料的强度指标和塑韧性指标难以良好搭配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7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89811.5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蚀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上联接部和下联接部,下联接部的上端面设有腐蚀腔,在腐蚀腔的底端面中心处开设有轴向下螺纹盲孔,下螺纹盲孔的轴向中心线与下联接部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上联接部连接在下联接部的上端,且上、下联接部连接后使得所述腐蚀腔形成一密闭腔体,上、下联接部的轴向中心线重合,在上联接部的上端面中心处穿设有一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位于所述密闭腔体内,连接柱的下端面中心处上开设有轴向上螺纹盲孔,所述下螺纹盲孔与上螺纹盲孔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所述下联接部的腐蚀腔侧壁上设有进口阀门和出口阀门。
-
公开(公告)号:CN10533398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59078.6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1/25
Abstract: 一种精确检测超大超重铸钢齿轮残余应力的方法,使用打表法确定并选取待检超大超重铸钢齿轮的最合适检测部位;对检测位置进行分步预磨,预磨由粗磨、细磨、精磨三步构成,打磨后被测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μm;对被检超大超重铸钢齿轮进行电解抛光;精确调整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仪的水平度和距离;调整检测设备主机参数对检测部位进行检测,得到准确的、有代表性的检测结果,并记录检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按照一套专门编制的过程严密、操作精确的检测方案,将每一步检测过程中的误差降至最低,从而得到准确的、能够真实代表超大超重型铸钢齿轮实际应力分布状态和应力值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52329.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洛阳中重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韧耐蚀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不锈钢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高强韧耐蚀不锈钢,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元素组成:C≤0.06%,Cr:13~13.9%,Ni:5.6~6%,Mo:1.5~2.5%,Cu:2.1~2.4%,Si:0.4~1.1%,Mn:0.5~1.1%,Nb:0.15~0.35%,P≤0.015%,S≤0.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其他杂质元素。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高强韧耐蚀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新型高强韧耐蚀不锈钢具有高强韧、耐蚀性并且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沿海环境工况下的高强度、高韧性及耐蚀的综合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17822.8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6/00 , C21D1/18 , C21D9/00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0 ,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碳合金钢大型筒体锻件低温冲击吸收能量的热处理方法,大型筒体锻件依次经过完全淬火、第一次亚温淬火、第二次亚温淬火和高温回火工艺。第一次亚温淬火为:将大型筒体锻件从室温升高至630~670℃,保温3.5~4.5h,接着升温至810~830℃,保温7.5~8.5h,在水中冷却。第二次亚温淬火为:将大型筒体锻件从室温升高至630~670℃,保温5.5~6.5h,接着升温至850~865℃,保温10~11h,在水中冷却。本发明热处理方法使钢中碳尽可能扩散到贝氏体中以提高贝氏体的强度,获得晶粒细小的铁素体加粒状贝氏体混合组织,保证锻件在拥有较高强度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112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43281.9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窦琴 , 宋亚虎 , 张广威 , 郎庆斌 , 赵学谦 , 毛宽亮 , 庞庆海 , 王文焱 , 张连振 , 林乙丑 , 陈明 , 王博 , 郭亚森 , 郑三妹 , 胡寒婷 , 孙胜伟 , 王明飞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48 , C22C38/42 , C22C38/06 , C21D9/00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5Cr1Mo0.25V钢大壁厚加氢锻件的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包括:先将预备热处理后的锻件加热至300℃-350℃保温2-6h,再加热至710±10℃保温4-8h,再升温至930℃-960℃保温8-12h,出炉水冷;再将出炉水冷后的锻件加热至300℃-350℃保温2-6h,再加热至690±10℃保温10-14h,出炉空冷,即得到符合要求的大壁厚加氢锻件;其中,2.25Cr1Mo0.25V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13-0.16%,Si≤0.1%,Mn 0.50-0.60%,P≤0.008%,S≤0.005%,Cr 2.40-2.60%,Mo 0.95-1.04%,V 0.28-0.35%,Ti≤0.03%,B 0.001-0.002%,Nb 0.03-0.05%,Ni 0.15-0.20%,Al 0.02-0.04%,As≤0.007%,Sn≤0.004%,Sb≤0.003%,Cu≤0.08%,Ca≤0.015%,[H]≤0.00015%,[O]≤0.0020%,[N]≤0.00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中锻件用2.25Cr1Mo0.25V钢的化学成分配合该制造工艺,使得到的大壁厚加氢锻件的综合性能优良,组织均匀细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33398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759078.6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L1/25
Abstract: 一种精确检测超大超重铸钢齿轮残余应力的方法,使用打表法确定并选取待检超大超重铸钢齿轮的最合适检测部位;对检测位置进行分步预磨,预磨由粗磨、细磨、精磨三步构成,打磨后被测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μm;对被检超大超重铸钢齿轮进行进行电解抛光;精确调整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仪的水平度和距离;调整检测设备主机参数对检测部位进行检测,得到准确的、有代表性的检测结果,并记录检测结果。本发明方法按照一套专门编制的过程严密、操作精确的检测方案,将每一步检测过程中的误差降至最低,从而得到准确的、能够真实代表超大超重型铸钢齿轮实际应力分布状态和应力值的检测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