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4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80091.4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49 , G01S7/41 , G01S7/40 , G05D101/1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入飞行器最小化远场区雷达散射截面的姿态角寻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再入飞行器与雷达的位置,获得雷达照射入射角;获取远场区雷达散射截面;基于内点法获得再入飞行器最优姿态角;再入飞行器根据获得的最优姿态角调整自身姿态,从而降低远场区雷达散射截面。本发明公开的再入飞行器最小化远场区雷达散射截面的姿态角寻优方法,调整姿态角后能够显著降低该飞行器的远场区雷达散射截面,增强再入飞行器的隐身突防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39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1233171.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46 , G05D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校正的时间角度多约束制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角度预测器和角度校正器对飞行器进行角度约束,获得落脚偏置项;设置剩余飞行时间预测器和剩余飞行时间校正器对飞行器进行剩余飞行时间约束,获得时间偏置项;在比例导引律的基础上扩展落脚偏置项和时间偏置项,形成优化制导律,飞行器在优化制导律的控制下进行飞行,本发明公开的基于预测校正的时间角度多约束制导方法,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的飞行时间约束与终端角度约束,显著提高了飞行任务的能源效率,优化了飞行器在满足轨迹精度的前提下的能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20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50114.1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无人机编队协同避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无人机运动模型,用于预测单无人机控制状态;结合无人机运动模型、达到目标状态和保持编队的控制目标,建立代价函数;设置约束,使代价函数最小的条件下在预测时域内进行控制状态更新,获得每一个无人机后续一段时间的控制状态;各无人机按照控制状态进行后续一段时间的飞行,实现协同避障。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无人机编队协同避障方法,具有稳定性高、运算量低、延迟低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05604.5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燃气内的粉尘自燃性参数测试系统,属于热解反应建立动力学模型技术领域;包括充配气系统、粉尘热解系统、参数分析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可视化密闭加热装置上设有光纤和气口,可视化密闭加热装置通过光纤与参数分析系统连接,可视化密闭加热装置通过气口与充配气系统连接,可视化密闭加热装置与数据采集系统电性连接;充配气系统为可视化密闭加热装置提供真空环境、可燃气空气混合环境或可燃气环境;本发明能探究可燃气氛下不同可燃粉尘的热解过程,能支持传统能源加氢燃烧减碳转型,能根据热解过程特征参数建立微观动力学模型。
-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036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574564.8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L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温(600℃)压力测量的无源无线传感器。本发明的无源无线高温压力传感器包括:压电衬底材料、叉指换能器、反射栅、小型天线、高温引线。高温传感器的核心为单端声表面波谐振器,衬底采用硅酸镓镧,在衬底上沉积制作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利用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进行声表面波的激发和接收。叉指换能器通过天线接收来自无线查询单元的电磁波信号,在衬底表面激发出声表面波向两边传播,并被反射栅反射。反射回的表面波通过叉指换能器重新转换成电磁波信号,由天线传回无线查询单元,并通过信号处理方法,来实现高温时压力的测量。本压力传感器具有一个压力接收膜片用于感应压力,声表面波谐振器采用胶粘剂粘贴在压力膜片上来接收膜片形变。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无源无线,适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工业等高温环境压力的无线遥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6535.7
申请日:2025-03-28
IPC: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运行调度系统、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分布式储能装置运行调度领域,该系统包括:电网侧、储能模块、负载和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用于:获取历史设定时段内电网侧的历史碳排放因子、各负载的历史用电需求、各储能模块的当前储能量、当前运行状态和储能特性以及上一次运算调度得到的预测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处理后的历史碳排放因子和处理后的历史用电需求,利用未来数据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每小时的预测数据;根据未来每小时的预测数据、上一次运算调度得到的预测数据以及储能模块数据,利用蚁群算法,确定未来各储能模块的运行调度方案。本申请提高了分布式储能运行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35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010574578.X
申请日:2010-12-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L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层应力传递模型的表面波应力传感器。本发明的声表面波应力传感器包括:压电衬底材料、叉指换能器、反向栅、小型天线、粘贴传感器用的胶粘剂。其中胶粘剂将声表面波谐振器粘贴在被测对象上。不同于传统的声表面波应力传感器,本发明建立了声表面应力传感器的被测结构基体-胶粘层-SAW谐振层的三层力学模型,推导了SAW传感器的应变传递公式和应变传递系数,得到影响SAW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因素。影响传感器应变传递的主要因素是传感器的长度、胶粘层的厚度、弹性模量、SAW石英基体厚度等,胶层的厚度越薄、SAW谐振器的长度越长、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应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越好。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适合于恶劣环境下应力无线遥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