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7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03333.9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F02M31/125 , F02M37/00 , F02N19/10 , F01N5/02 , F01P3/20 , F01P5/10 , F01P7/16 , B60K15/00 , B60K15/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管防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燃油系统的低温防冻与减排一体化装置及防冻方法,包括冷却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通过冷却液管依次与发动机连接的低温节温器、高温节温器、单向阀以及水泵,所述水泵与发动机连接,所述低温节温器与水泵之间通过一路冷却液管连接,位于所述发动机与低温节温器之间的冷却液管上套装有尾气余热回收装置;所述加热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在发动机和油箱之间的三通阀、热电装置、蓄电池、控制器以及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连续缠绕在供油管路及回油管路上,所述三通阀还与尾气余热回收装置连接,所述三通阀与热电装置连接在所述排气管上。本发明具有整体防冻、节能减排、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80703.5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层冰体制备方法及装置,采用分层冰体制备装置完成,分层冰体制备装置包括冷冻室和制冷单元,分层冰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需冰体的含气量确定冰体制备的分层高度h,并确定每层冰体的用水量,设定冰体的总高度H;开启制冷单元,恒定制冷功率,待制冷单元的制冷面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T0;将第一层冰所需水量均匀喷洒或直接注入冷冻室内;喷水后制冷面温度上升,待制冷面温度降低至T0时,该层冰完全冻结;再将第二层冰所需水量均匀喷洒入冷冻室;循环S4和S5,直至冰体高度达到H。通过调控每层冰体的厚度实现对冰体含气量的调控,实现对冰体局部含气量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7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3276.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劈裂环的微波探冰装置及系统,涉及结冰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劈裂环和第二劈裂环,以及在第一劈裂环和第二劈裂环侧部的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使用时,在第一劈裂环、第二劈裂环、第一微带线及第二微带线上加载频率变化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均匀散射与探测表面上的水、冰及空气混合物发生反射、透射以及吸收现象,并对经反射、透射及吸收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来判断结冰信息,此方法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探测结果的准确度大幅提升,并整体是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微波信息来判断冰层信息,相较于光学、电磁学、力学及热学测量的方法,测量稳定性高,能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576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322162.6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结冰的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储氢装置包括外壳组件、氢气入口组件、出/入水口组件、制冷组件以及氢气出口组件;制冷组件安装于上端盖,并在制冷组件、内层套筒与下端盖之前围绕形成储气室;氢气入口组件贯穿下端盖设置,用于向储气室内输入氢气;出/入水口组件位于外壳组件的底侧,并贯穿外层套筒、绝热材料以及内层套筒设置,用于储气室的出/入水;氢气出口组件贯穿上端盖设置,用于储气室内的氢气的排出。上述储氢装置利用水结冰将氢气封冻于冰块中,实现了储氢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37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69288.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泡控制的透明介质显像系统,通过改变液态透明介质凝固速率,控制凝固后的透明介质内受陷气泡的分布并显像,实现通讯;本发明是受陷气泡一种全新的应用方向,将寒冷气候地区的极端低温条件变弊为利,实现利用低温显像,克服了极端低温对电子显像带来的困难,且精度高,反应灵敏,装置简单可靠,方便携带;此外,本发明属于自然光下的显像技术,克服了自然强光对电子显像效果的影响,同时能够避免电子显像造成的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69357.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冰内受陷气泡编码的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待传递信息,并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将待传递信息转化为控制信号,之后按照控制信号控制冻结过程,从将待传递的信息转化为冰中受陷气泡分布信息;当需要输出待传递信息时,首先采集气泡分布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气泡特征信息,然后再将气泡特征信息解码为待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本发明以水冻结过程中出现在冰中的受陷气泡为载体,通过控制气泡在冰中的分布来对信息进行编码,从而实现在极端低温环境中进行信息传递和通信,具有编码单元和解码单元的运行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效率高、误差低、操作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20001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54065.2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体含气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冻融法的含气量调控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基于冻融法的含气量调控方法及装置,利用液体冻融排气的物理现象实现对液体含气量的调控,只需借助控温设备营造特定的冻融环境,与现有离心法、真空法等脱气方法相比,利用液体的冻融来调控含气量操作简便,适用于多种溶解气体,并精准且稳定地调控含气量,利用液体反复冻融排气实现对液体含气量的调控。可建立液体含气量与冻融次数的关联式,获得达到目标含气量时所需冻融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7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9357.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冰内受陷气泡编码的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待传递信息,并通过一定的编码规则将待传递信息转化为控制信号,之后按照控制信号控制冻结过程,从将待传递的信息转化为冰中受陷气泡分布信息;当需要输出待传递信息时,首先采集气泡分布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气泡特征信息,然后再将气泡特征信息解码为待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本发明以水冻结过程中出现在冰中的受陷气泡为载体,通过控制气泡在冰中的分布来对信息进行编码,从而实现在极端低温环境中进行信息传递和通信,具有编码单元和解码单元的运行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简单可靠、成本低廉、效率高、误差低、操作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69288.1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泡控制的透明介质显像系统,通过改变液态透明介质凝固速率,控制凝固后的透明介质内受陷气泡的分布并显像,实现通讯;本发明是受陷气泡一种全新的应用方向,将寒冷气候地区的极端低温条件变弊为利,实现利用低温显像,克服了极端低温对电子显像带来的困难,且精度高,反应灵敏,装置简单可靠,方便携带;此外,本发明属于自然光下的显像技术,克服了自然强光对电子显像效果的影响,同时能够避免电子显像造成的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33276.9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劈裂环的微波探冰装置及系统,涉及结冰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劈裂环和第二劈裂环,以及在第一劈裂环和第二劈裂环侧部的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使用时,在第一劈裂环、第二劈裂环、第一微带线及第二微带线上加载频率变化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均匀散射与探测表面上的水、冰及空气混合物发生反射、透射以及吸收现象,并对经反射、透射及吸收的微波信号进行分析来判断结冰信息,此方法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探测结果的准确度大幅提升,并整体是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微波信息来判断冰层信息,相较于光学、电磁学、力学及热学测量的方法,测量稳定性高,能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