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58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15263.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246 , G06N3/08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T7/13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目标追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的棒材端部目标追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差分算法混合自适应阈值策略,基于支持yolov3检测与hough圆检测算法获得棒材特征图与坐标信息;采用圆心提取和运动轨迹计算的方法跟踪目标;根据第一帧与最后一帧所有追踪目标坐标以及跟踪过程坐标编写逻辑算法,得到初始排序和最终排序,实现跟踪。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准确分析每根钢管的运动趋势,即使在发生翻钢和乱钢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追踪钢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38667.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G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倒带断带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输送机框架、带辊和输送带,在输送机框架上安装有磁电检测系统,在输送机框架上位于驱动轮处和位于尾轮处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方法包括:磁电检测系统检测输送带,图像采集单元采集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监控主机接受到电磁检测信号、通过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计算出驱动轮转速与尾轮转速并与设定阈值对比,监控主机判断是否倒带断带,发生倒带断带,监控主机向外发送倒带断带信号。检测设备及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工作;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设备及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长期使用检测精度不会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38667.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G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倒带断带检测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输送机框架、带辊和输送带,在输送机框架上安装有磁电检测系统,在输送机框架上位于驱动轮处和位于尾轮处分别安装有图像采集单元。方法包括:磁电检测系统检测输送带,图像采集单元采集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监控主机接受到电磁检测信号、通过驱动轮图像信息和尾轮图像信息计算出驱动轮转速与尾轮转速并与设定阈值对比,监控主机判断是否倒带断带,发生倒带断带,监控主机向外发送倒带断带信号。检测设备及方法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无磨损,使用寿命长,适合长期工作;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设备及方法的响应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长期使用检测精度不会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6136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310232618.X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有机液体粘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平面支撑板、倾斜角调节装置、激光定位计时装置和凹槽型倾斜板。该装置以激光和光敏接收器形成上下两个定位面,当待测有机液体达到激光光路位面时,即可使光敏接受装置产生电脉冲,将其与数字毫秒计相连,即可在挡光瞬间开始计时;待测有机液体到达第二个激光位面时,光线再次被遮挡,光敏接收装置监测到光的信号消失,计时器停止计时;有效提高了倾斜板法粘度测定实验中待测有机液体下落时间测定的精确度,减小了实验的系统误差,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本发明适用于有机液体粘度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21324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18148.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响应多级阻尼板带钢冷却器及冷却方法,涉及带钢控轧控冷技术领域,冷却器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在上箱体内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孔,上箱体与下箱体通过直管连通,在下箱体上安装有喷管;根据不同冷却宽度范围,进水孔按照不同间距、不同排数、不同孔径和不同角度布置,直管按照不同间距和不同排数布置,喷管按照不同间距、不同排数、不同孔径和不同单列角度布置。冷却器通过分级箱体和多级阻尼设计,实现了冷却水流量均匀分配,在冷却器横向及纵向范围内实现均匀的出水流量控制,从而实现对板带钢的均匀冷却大幅提高了冷却均匀性,极大的缩短了开关水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冷却器的实际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061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615031.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轧后加速冷却工艺节水方法,属于轧钢生产冷却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精轧完的6~120mm厚的钢板由传输辊道输送到预矫直机进行矫直,并进入在线加速冷却区域将温度700~950℃的钢板快速冷却至250~720℃,冷却均温后测量钢板温度并通过矫直机输送至冷床。本发明采用组合工艺方式实现节水,包括采用低温轧制及低温冷却制度、利用低水温冷却效率高特点针对高冷却强度品种优先夜间或采用非连续批量生产安排、增加高位水箱底面积储水及采用变频控制低频率运行等方法实现节水。采用本发明方法控冷生产的钢板组织、性能及板形均满足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6930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911252672.0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多工艺的中厚板中间冷却方法,属于轧钢生产控轧控冷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中厚板生产线上。具体工艺过程是:粗轧完后厚度范围60~180mm的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中间冷却区域将温度980~1080℃快速冷却至840~950℃,冷却完后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输送至精轧机;或精轧完后厚度范围6~100mm的钢板,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中间冷却区域将温度700~950℃的钢板快速冷却至250~750℃,冷却完后钢板通过精轧机输送至矫直。本发明通过合理中间冷却区长布置实现厚中间坯完全限制冷却区内摆动冷却代替通过式摆动冷却,同时又可以实现轧后冷却。本发明解决了受粗精轧间距离较短限制无法实现传统中间冷却工艺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粗精轧间产能匹配及精轧机故障情况下的生产组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96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057826.7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淬火机防水锤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冷却技术领域。该方法工艺过程如下:辊底式加热炉将厚度范围8~120mm的钢板加热到800~980℃,由传输辊道输送到炉后淬火机区域将钢板淬火至室温或常化冷却至≤680℃,冷却后的钢板通过传输辊道输送至冷床。本发明在供水总管与冷却器供水支管间新增缓冲水包、供水总管与缓冲水包之间采用多分支波纹管连接、供水总管两端分别设置持压泄压阀、冷却器气动开闭阀增加调速模块且错时开闭及超压报警等。采用本发明后保证淬火机高压水压力稳定在0.8MPa±0.02MPa,低压水压力稳定在0.4MPa±0.02MPa。解决了淬火机水锤及水压波动现象,采用本发明淬火和常化冷却后钢板的组织性能均较好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15319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420754.5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等规格棒材的控制轧制方法,属于材料加工工程技术。棒材中间坯的轧件在机组间辊道传送过程中,在轧线辊道上方区域加入一种多工位的旋转冷却机构,通过提起后旋转再将中间坯回置到轧线辊道的方式,使轧件在运动中旋转,均匀冷却至所需温度,进而在后续机组实现控制轧制。本发明旋转式冷却机构可与中间坯水冷配合使用,可单独使用;设备结构紧凑,无需增加额外场地,无需增加车间长度;棒材组织均匀,表面与中心组织晶粒度相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57826.7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厚板淬火机防水锤方法,属于金属热处理冷却技术领域。该方法工艺过程如下:辊底式加热炉将厚度范围8~120mm的钢板加热到800~980℃,由传输辊道输送到炉后淬火机区域将钢板淬火至室温或常化冷却至≤680℃,冷却后的钢板通过传输辊道输送至冷床。本发明在供水总管与冷却器供水支管间新增缓冲水包、供水总管与缓冲水包之间采用多分支波纹管连接、供水总管两端分别设置持压泄压阀、冷却器气动开闭阀增加调速模块且错时开闭及超压报警等。采用本发明后保证淬火机高压水压力稳定在0.8MPa±0.02MPa,低压水压力稳定在0.4MPa±0.02MPa。解决了淬火机水锤及水压波动现象,采用本发明淬火和常化冷却后钢板的组织性能均较好满足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