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844323.9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蒸发器包括:金属管壳、金属化层和氮化硅陶瓷毛细芯;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一端为密封段,另一端加工有沿其轴向的蒸汽槽道;金属管壳同轴套装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外部;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外径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关系,且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外径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化层,在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过盈装配过程中,金属化层发生屈服变形,填充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之间的加工缺陷或缝隙;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装配,并在装配面形成密封,提高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力,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

    一种适用于室外基站的重力热管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3072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612701.3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外基站的重力热管散热器,能够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的大功率散热,通过设置集热腔,实现对热源热量的充分收集,同时增大翅片与热管管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散热管的散热效率。具有包括:重力热管、集热腔和翅片;重力热管竖直连接在集热腔上,其中重力热管的蒸发段与集热腔相连,且重力热管内部与集热腔内部连通;重力热管和集热腔内部填充液体工质;集热腔上设置有用于和待散热部件相连的连接面,用于收集待散热部件的热量;在重力热管的外圆周沿其轴向连接两个以上翅片;翅片套装在重力热管上后,其翅片翻边与重力热管外圆周贴合。通过增加翅片的翻边高度,增大翅片与重力热管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翅片的散热效率。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航天器环路热管开关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18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54522.9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航天器环路热管开关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包括:舱板内预埋正交热管;一侧舱板上的环路热管固定在预埋正交热管上,另一侧舱板预埋冷凝器;环路热管包括环路热管本体、蒸发器辅助加热器和半导体致冷器及其附属部分;环路热管中设有鞍座监测点和储液器监测点,由数管分系统对鞍座温度和储液器温度进行采集;数管分系统,根据获取的太阳方位角和两舱板平均温度,按预设策略控制两侧舱板环路热管加电。本发明通过数管分系统对航天器姿态信息以及不同舱板温度数据的实时采集和高效融合处理,对多路环路热管制冷器和加热器开关进行自主调控,同时对控制指令预期符合性进行安全性监测和是否故障判断。

    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0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44323.9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氮化硅毛细芯的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蒸发器包括:金属管壳、金属化层和氮化硅陶瓷毛细芯;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一端为密封段,另一端加工有沿其轴向的蒸汽槽道;金属管壳同轴套装在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外部;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外径的尺寸公差为过盈配合关系,且金属管壳内径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外径之间设有一层金属化层,在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过盈装配过程中,金属化层发生屈服变形,填充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密封段之间的加工缺陷或缝隙;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管壳与氮化硅陶瓷毛细芯的装配,并在装配面形成密封,提高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力,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传热能力。

    一种适用于室外基站的重力热管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307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12701.3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室外基站的重力热管散热器,能够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的大功率散热,通过设置集热腔,实现对热源热量的充分收集,同时增大翅片与热管管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散热管的散热效率。具有包括:重力热管、集热腔和翅片;重力热管竖直连接在集热腔上,其中重力热管的蒸发段与集热腔相连,且重力热管内部与集热腔内部连通;重力热管和集热腔内部填充液体工质;集热腔上设置有用于和待散热部件相连的连接面,用于收集待散热部件的热量;在重力热管的外圆周沿其轴向连接两个以上翅片;翅片套装在重力热管上后,其翅片翻边与重力热管外圆周贴合。通过增加翅片的翻边高度,增大翅片与重力热管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翅片的散热效率。

    一种具备逆重力传热能力的平板热管

    公开(公告)号:CN1189992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30379.X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热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逆重力传热能力的平板热管。包括上盖板、陶瓷蒸发芯、金属纤维毡、复合烧结编织网以及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四周均设置有凸出的封边,上盖板和下盖板通过封边构成密封腔体,陶瓷蒸发芯、金属纤维毡、复合烧结编织网依次设置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所构成的密封腔体内,上盖板的一侧封边和所述下盖板的一侧封边分别设置有充液孔,充液孔是用于连通所述密封腔体以及充入液体工质。本发明通过采用孔径尺度特征为1微米左右的陶瓷多孔材料作为陶瓷蒸发芯,获得提升平板热管毛细驱动力,同时对结构优化设计实现异质材料间毛细密封和气液流场优化布局,提高平板热管的传热能力和热流密度适应能力。

    一种空间低温超导腔用低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200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838667.3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低温超导腔用低温系统,属于空间热控技术领域,其包括三维均温腔体、环路热管以及制冷机,其中,三维均温腔体的内部空腔用于容置超导设备,并低温环境;三维均温腔体的内壁面与外壁面之间设置有毛细结构,并充装有气液两相态的传热工质A,传热工质A在毛细力的作用下能够在毛细结构中循环流动;环路热管内部也充装有气液两相态的传热工质B,该传热工质B能够在环路热管中循环流动;环路热管中的蒸发器与三维均温腔体的金属壳体热耦合,低温环路热管中的冷凝器与制冷机热耦合。该低温系统缩小了冷源与超导设备之间的传热温差,降低了对制冷机温度和冷量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