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19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38636.2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金星大气漂浮的探测器,包括:大底模块和背罩模块、第一连接解锁装置、第二连接解锁装置和弹簧推杆;其中,探测器发射时,大底结构和背罩结构通过第一连接解锁装置固定连接,形成舱体;探测器进入金星大气一定高度后,第一连接解锁装置解锁,大底结构和背罩结构的固连解除,并通过弹簧推杆完成分离;充气装置安装在大底结构内形面的中部位置;载荷舱布置于充气装置的空隙部位,通过多个第二连接解锁装置安装在充气装置上;探测器进入金星大气,充气装置为气球充气后,第二连接解锁装置解锁,载荷舱与充气装置解除固连,并通过气球的升力将载荷舱与充气装置分离,载荷舱开始漂浮飞行进行科学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9787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189025.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弹道升力式火星进入的方法:S1、发射前偏置着陆巡视器的质心;S2、按照预设的飞行时序开始降轨;S3、降轨后,探测器沿进入轨道滑行;S4、着陆巡视器继续沿进入轨道滑行,机动至分离滑行三轴稳定姿态;S5、着陆巡视器调整到进入姿态,直到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之后,着陆巡视器进入攻角配平阶段;S6、着陆巡视器保持滑行三轴稳定姿态继续飞行,之后后,着陆巡视器进入升力控制阶段;S7、在升力控制阶段,控制着陆巡视器的倾侧角,调整升力的方向,使得着陆巡视器跟踪预设标称弹道飞行;S8、着陆巡视器弹出配平翼,着陆巡视器气动力逐渐使着陆巡视器攻角回到0°;S9、着陆巡视器弹出降落伞,将着陆巡视器速度降至亚音速。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14969.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后体增阻增稳的高减速地外天体进入器气动布局,所述进入器的气动外形为轴对称回转体结构,包括迎风前体、背风后体和调节翼板;迎风前体包括球头和迎风锥台,球头设置在迎风锥台小端,球头与迎风锥台平滑过渡;背风后体包括后体锥台和后体球台,后体球台的大端与后体锥台的小端平滑过渡;调节翼板嵌入式安装在所述后体锥台侧壁上;迎风锥台与后体锥台之间采用外周圆弧过渡,形成过渡肩部。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弹道式或半弹道式进入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7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014969.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后体增阻增稳的高减速地外天体进入器气动布局,所述进入器的气动外形为轴对称回转体结构,包括迎风前体、背风后体和调节翼板;迎风前体包括球头和迎风锥台,球头设置在迎风锥台小端,球头与迎风锥台平滑过渡;背风后体包括后体锥台和后体球台,后体球台的大端与后体锥台的小端平滑过渡;调节翼板嵌入式安装在所述后体锥台侧壁上;迎风锥台与后体锥台之间采用外周圆弧过渡,形成过渡肩部。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弹道式或半弹道式进入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978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89025.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器弹道升力式火星进入的方法:S1、发射前偏置着陆巡视器的质心;S2、按照预设的飞行时序开始降轨;S3、降轨后,探测器沿进入轨道滑行;S4、着陆巡视器继续沿进入轨道滑行,机动至分离滑行三轴稳定姿态;S5、着陆巡视器调整到进入姿态,直到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之后,着陆巡视器进入攻角配平阶段;S6、着陆巡视器保持滑行三轴稳定姿态继续飞行,之后后,着陆巡视器进入升力控制阶段;S7、在升力控制阶段,控制着陆巡视器的倾侧角,调整升力的方向,使得着陆巡视器跟踪预设标称弹道飞行;S8、着陆巡视器弹出配平翼,着陆巡视器气动力逐渐使着陆巡视器攻角回到0°;S9、着陆巡视器弹出降落伞,将着陆巡视器速度降至亚音速。
-
公开(公告)号:CN206437237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21334285.3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用同位素核电源的行星探测器,该行星探测器采用同位素电源为整星供电,包括磁强计伸展臂、RTG电源、科学仪器支撑杆、探测器主结构、磁强计、磁力计杆收缩筒、通信天线,通过合理的结构构型和布局,不仅可以满足深远空间的电能供给要求,而且能有效减轻传输电缆的重量,有效地实施科学探测任务。
-
-
公开(公告)号:CN304197205S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30597915.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同位素深空探测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携带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实现太阳极区探测,木星以及木星以远空间科学探测任务。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同位素深空探测器的整体外形。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