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68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697632.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曲面内腔表面图像采集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腔表面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线阵相机,转动连接机构,舵机,基座和伺服电机,舵机通过转动连接机构控制线阵相机镜头的转动,伺服电机设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外部,驱动舵机沿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腔轴线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转动连接机构带动线阵相机移动;本发明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腔表面图像采集方法,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内腔表面进行全区域、无遗漏性图像采集,简化了图像采集装置的运动逻辑,提高了图像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5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699614.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所需标签数据集的制作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衬层缺陷图像数据集自制方法,对原始衬层图像以特定步长,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逐次取出子集图像,将子集图像与缺陷发生器生成的缺陷图形等概率随机组合,完成所述组合后需要保存组合结果和对应的标签,完成一张所述原始衬层图像后,再取出一张进行所述组合和保存,如此反复,直到对所有的所述衬层图像完成组合和保存,最后,将所述组合的全部结果进行一次数据增强,所述数据增强可以使图像数量增加一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得到大量的已标注的衬层缺陷图像,可以用于训练神经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699614.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IPC: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训练神经网络所需标签数据集的制作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衬层缺陷图像数据集自制方法,对原始衬层图像以特定步长,从左上角到右下角逐次取出子集图像,将子集图像与缺陷发生器生成的缺陷图形等概率随机组合,完成所述组合后需要保存组合结果和对应的标签,完成一张所述原始衬层图像后,再取出一张进行所述组合和保存,如此反复,直到对所有的所述衬层图像完成组合和保存,最后,将所述组合的全部结果进行一次数据增强,所述数据增强可以使图像数量增加一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得到大量的已标注的衬层缺陷图像,可以用于训练神经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35868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697632.8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曲面内腔表面图像采集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腔表面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线阵相机,转动连接机构,舵机,基座和伺服电机,舵机通过转动连接机构控制线阵相机镜头的转动,伺服电机设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外部,驱动舵机沿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腔轴线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转动连接机构带动线阵相机移动;本发明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腔表面图像采集方法,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内腔表面进行全区域、无遗漏性图像采集,简化了图像采集装置的运动逻辑,提高了图像采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78295.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烧蚀边界推移仿真分析方法,以陶瓷基复合材料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作为研究对象,在对烧蚀材料进行热力学性能测试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烧蚀模型,通过壁面反应模型模拟流体中化学成分与壁面物质的反应,通过离散项模型模拟颗粒对壁面造成的侵蚀,通过动网格技术实现烧蚀边界的推移,并综合考虑了近壁面函数、湍流强度、燃面退移速度、离散项颗粒侵蚀以及初始边界条件对烧蚀边界推移率的影响,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在工作过程中的烧蚀边界推移特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热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5036.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叶轮故障失效过程建模与仿真评估办法,适用于叶轮在工作时出现故障的情况,建立“评估‑建模‑对比‑分析”体系化解决流程。主要包括:根据叶轮机组故障现象初步分析故障原因,包括毂盖脱落撞击叶片、偏心负载引起叶轮轴剧烈振动和叶轮掉落与机壳内壁碰撞等,建立显式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分别为外界异物颗粒撞击、毂盖脱落撞击和与机壳内壁碰撞,导入LS‑DYNA软件中对撞击体进行SPH粒子化处理,设置叶轮的材料模型和参数,仿真模型的撞击参数,将仿真文件提交至运行程序,对撞击过程分析处理,将故障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到故障原因。在此过程中,将有关参数反馈到仿真模型中,对模型不断优化改进,以得到更精确的仿真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61414.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7 , G06N3/04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全局代理优化的加速退化试验设计方法和装置。属于可靠性工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产品性能退化历史数据建立产品的加速性能退化模型;确定试验设计变量,结合产品的加速性能退化建模及可靠性分析,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从而建立优化模型;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构建代理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中的试验设计变量进行全局寻优得到优化设计结果。以此方式,可以快速得到航空飞行器产品的加速退化试验最优的试验方案,基于此试验方案开展试验可以获取最丰富的产品寿命信息,从而在一定的试验资源约束下实现产品寿命评估精度的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0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300258.9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波治疗仪冲击强度测试系统,涉及冲击波力学参数测量领域,包括:软组织弹性成像体模、均匀分布在软组织弹性成像体模内部的散射子、设置在软组织弹性成像体模表面上的超声探头、与超声探头连接的超声成像模块、与超声成像模块连接的超声图像处理模块以及与超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的冲击波力学参数计算模块;其中,超声探头设置在软组织弹性成像体模表面上的方向与目标冲击波的入射方向垂直设置;目标冲击波为冲击波治疗仪发射的冲击波;本发明利用超声成像技术,通过测算散射子的位移特征,实现了冲击波在软组织弹性成像体模内部传播过程中冲击波力学参数的计算,实现了冲击波在软组织弹性成像体模内部传播过程的定量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0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48102.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22F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工件残余应力均化与强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直驱式高速旋转的环件残余应力均化与强化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面固定有高速旋转设备,所述的高速旋转设备包括:电主轴、主轴座、支座、联轴器、夹具、环件等,所述电主轴将扭矩直接通过所述联轴器传递夹具,进而传递给所述环件;所述高速旋转设备周围设置有所述护罩、所述护罩箱盖、所述后盖板用于保障操作者的安全,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传感器支架用于调整温度传感器的角度,所述基座外部配备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高速旋转设备的正常运行,本发明的特点主要在于电主轴直接驱动环件进行高速旋转,利用高速旋转离心的方式,已达到均化环件内部残余应力、强化环件力学性能的效果,同时,利用保护罩将高速旋转设备全部包裹,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1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31491.5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仿真的航天器机械产品可靠性测试方法。其中,测试方法包括:获取航天器机械产品的任务与功能需求,进而构建数字化仿真模型并确定标称工况;基于数字化仿真模型进行标称工况物理实验与标称工况仿真分析,进而根据得到的性能数据和仿真分析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定量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基于航天器机械产品真实工作时可能工况得到全工况;进行全工况仿真分析并得到仿真分析结果,从而对航天器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该测试方法,可以实现通过有限次数、工作环境易于模拟的标称工况物理实验,结合通过数字仿真得到的大样本数据,对数字化仿真模型进行定量评判,从而得到航天器机械产品的全工况可靠性评估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