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线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177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392655.2

    申请日:2022-04-15

    IPC分类号: H02G1/04 G01L5/04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紧线系统,涉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其中,紧线系统包括两个张紧装置,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张紧装置包括:张紧部和第一固定部,张紧部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中,第一固定部用于拉动张紧部并与地面进行固定;至少一个承托装置,沿第一方向设置于两个张紧装置之间,承托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固定部和两个承托部,两个承托部沿第二方向依次安装于两个第二固定部之间,且两个承托部分别承托第一段缆线和第二段缆线。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缆线在张力确定的工况下的长度精确测量,能够解决现有的测量方法精度不达标,不能满足装配式架线的精确计量需求的技术问题。

    紧线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17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392655.2

    申请日:2022-04-15

    IPC分类号: H02G1/04 G01L5/04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紧线系统,涉及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领域。其中,紧线系统包括两个张紧装置,沿第一方向对称设置;张紧装置包括:张紧部和第一固定部,张紧部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中,第一固定部用于拉动张紧部并与地面进行固定;至少一个承托装置,沿第一方向设置于两个张紧装置之间,承托装置包括:两个第二固定部和两个承托部,两个承托部沿第二方向依次安装于两个第二固定部之间,且两个承托部分别承托第一段缆线和第二段缆线。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缆线在张力确定的工况下的长度精确测量,能够解决现有的测量方法精度不达标,不能满足装配式架线的精确计量需求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耐张绝缘子串更换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856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07372.7

    申请日:2023-06-14

    IPC分类号: H02G1/0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耐张绝缘子串更换装置,涉及输电检修技术领域。其中,一种用于耐张绝缘子串更换装置包括:第一卡具,其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连接线端联板,第二连接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伸缩装置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位连接,另一端与横担连接;第二卡具中部具有卡接空间,卡接空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位,卡接空间卡在耐张绝缘子串上;两个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位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位连接;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耐张绝缘子串的整串更换,能够解决单片更换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耐张绝缘子串耗时长、效率低和经济效益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导线安装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489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02476.1

    申请日:2022-10-24

    IPC分类号: H02G1/04 G01B21/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安装长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装配式架线工艺中,所述方法包括:分别获取待安装导线在相邻耐张塔上的外肢挂点位置;基于所述相邻耐张塔上的外肢挂点位置的差异,确定所述待安装导线的档距;利用所述待安装导线的档距,确定待安装导线对应的高差角和水平张力;基于导线长度确定模型,利用所述高差角和所述水平张力,确定所述待安装导线的安装长度。本发明通过根据待安装导线在相邻耐张塔上的外肢挂点位置,准确得到待安装导线的档距,并基于导线长度确定模型,根据利用档距得到的高差角和水平张力,准确的得到了待安装导线的长度,从而提高了确定导线安装长度的准确率,同时提高了装配式架线的效率。

    保护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67129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2512116.6

    申请日:2022-09-22

    IPC分类号: B62M27/02 B62J27/0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护装置,设置于摩托车本体,所述摩托车本体包括骑乘部和分设于所述骑乘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防护部,架设在所述摩托车本体的所述骑乘部上;所述防护部包括: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具有弯折部分,以使所述第一防护杆形成环设于所述骑乘部顶侧的保护空间。通过第一防护杆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以避免侧翻的摩托车本体使驾驶员与地面直接进行接触,降低了驾驶员在摩托车本体发生侧翻时所受到的伤害,提高了驾驶员在驾驶摩托车本体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