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透射超表面的多馈源动态多波束扫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64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1441.6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透射超表面的多馈源动态多波束扫描方法及装置,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于透射电磁波和实现波束赋形的透射超表面模块,用于辐射电磁波的天线激励模块,以及用于动态多波束生成调控的馈源数字调控模块;天线激励模块垂直于透射超表面模块阵面,天线激励模块与馈源数字调控块按照模式设置依次电连接。馈源数字调控模块结合天线激励模块共组成三种模式,分别为单馈源模式、多馈源模式和相控阵模式,在不同模式辐射中通过系统进行动态多波束调制,结合透射超表面模块实现波束数字调控,同时决定系统生成波束的动态赋形。本发明实现了超大规模MIMO技术的低成本替代方案,实现了灵活可控的动态多波束赋形。

    一种基于半监督的超表面多波束快速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6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32383.7

    申请日:2024-10-30

    Inventor: 张鸿涛 曾鹏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的超表面多波束快速生成方法,其运行过程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引入注意力机制,设计交叉熵损失函数;步骤二,利用口径场叠加得到的大量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参数迁移到新的模型中再基于传统算法优化后的样本进行训练;步骤三,引入半监督学习,利用初始训练得到的模型对无标签数据样本进行标注,将标注过后的样本数据加入到标签数据样本再重新训练网络模型,并不断重复该过程,迭代扩大样本数量;步骤四,输入需要的方向图数据,得到对应的编码矩阵。基于上述方法,将多波束编码问题转化为多标签分类问题,避免了传统算法在码本集中重复遍历的情况,降低了时间复杂度。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的散射干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83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86808.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的散射干扰控制方法,包括对地面用户所处链路特征进行估计,确定所处区域环境参数、基站密度等信息;根据智能反射面散射电磁特征,构建其散射功率模型;引入散射功率控制因子,量化智能反射面散射功率控制特性;根据散射功率控制范围量化智能反射面分布特征;量化智能反射面散射功率控制下,用户端接收有用及干扰信号功率分布,推导信干噪比;通过给出该模型下覆盖率表达式,确定散射功率控制下的智能反射面最优部署参数。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5G网络如何引入对智能反射面的散射功率控制,并配置其部署参数及功率控制强度及范围的问题。

    6G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CSI信息上报组合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7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68923.9

    申请日:2024-03-08

    Inventor: 张鸿涛 肖昌文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6G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CSI信息上报组合设计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设计适用于智能反射面网络上报CSI信息,明确CSI上报信息的含义以及用途。本申请通过引入新的CSI信息内容以及格式,应对RIS引入给用户与基站之间带来的新的传输路径的控制问题。在基站存在多条传输路径可供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时,有利于减少控制开销。因此,本发明有利于网络和用户对路径的传输参数进行维护,以此来避免突发情况,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占用,节省信令开销。

    一种基于双层Q学习的雷达抗干扰策略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66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782045.3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由于干扰样式之间可构成的复合干扰场景难以穷举、人工编排与设计的方法将变得繁琐且难以实现,导致抗干扰性能难以保证。本发明实例研究了一种基于双层Q学习的雷达抗干扰策略优化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构建雷达与干扰机博弈对抗交互流程与复杂电磁环境模型,设计雷达工作模式、信号参数、干扰机干扰类型与信号参数;然后对雷达接收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识别其中的干扰信号类型;接着构建双层Q学习雷达抗干扰策略优化模型,基于雷达与干扰机博弈对抗交互流程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建立雷达抗干扰评估体系与模型,判断对抗干扰策略的有效性,同时辅助双层Q学习雷达抗干扰策略优化模型训练与更新。

    6G空中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多小区干扰协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96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71268.1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6G空中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多小区干扰协调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网络规划、小区增强,其中空中智能反射面作为无源反射中继,在多小区边缘以某一特定高度飞行,通过反射地面基站的信号提升小区用户的服务质量,同时抑制相邻小区的干扰。主要内容如下:获取用户位置,基于莱斯信道模型,计算智能反射面理想信号和干扰信号增益;根据位置信息,计算基站到用户的平均接收功率,并计算用户在任意时隙的传输速率;求解问题获得智能反射面调度方案和用户最小传输速率最大值η;求解问题获得移动方案,迭代求解问题P1和P2直到η的增量小于设定精度ξ;按照所得结果控制不同时隙下的智能反射面移动、调度及相位调整情况。

    一种调控双面入射电磁波的全空间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69371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7178.5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调控双面入射电磁波的全空间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专门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设备、接入点设备。所述可重构全空间超表面由两层对称结构中间隔着空气腔组成,通过调整集成在超表面上的三组PIN二极管的状态可以在不同频段实现双面独立反射和双面透反切换两种工作模式,灵活调控双边入射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实现智能超表面对全空间电磁波的有效控制。本发明中提出的调控双面入射电磁波的全空间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具有多个方向自由度,可独立调控来自超表面两侧的电磁波,并且可以在反射和透射之间动态切换,在无线通信、雷达及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6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71307.8

    申请日:2023-07-14

    Inventor: 张鸿涛 张博广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多用户的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以下简称为RIS)辅助网络传输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工具。本申请考虑了RIS可以在不同的时频空码域上进行复用,从而实现对多个用户设备同时服务。为了提高RIS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本申请提出了四种触发RIS反射角度切换的方法,分别是时间触发、频率触发、编码方式触发和空间位置触发,并在每一种触发切换方法下对服务基站发向用户设备的控制信令以及控制基站发向RIS的控制信令进行设计,以实现RIS模式切换的协调和同步。基于时频空码域复用的RIS模式切换可以有效地利用RIS资源,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一种6G共形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的部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73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68986.3

    申请日:2023-07-14

    Inventor: 张鸿涛 陈昳琪

    Abstract: 共形智能反射面剖面薄、形状弹性可调,可以部署在建筑物等设施上。本发明实例研究了一种共形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的部署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网络规划、网络规划工具。首先将遮挡物等效为圆柱体,考虑遮挡物边界约束生成测量点,判断测量点到最近服务基站的遮挡/非遮挡状态;之后将圆柱体侧面依底面扇形等分为若干个子表面,并计算每个子表面的连通值,其中连通值定义为能够通过该子表面连接到最近服务基站的用户数量,在连通值达到给定阈值的子表面上预部署共形智能反射面;最后按照“服务用户数少、重叠用户数多”的原则对子表面上预部署的智能反射面进行删除,直至覆盖率达到给定阈值,从而得到最少数量的部署方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