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似材料渗透系数测定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30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4082.1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似材料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包括试验箱、储水箱、收集器和压力输出装置,压力输出装置通过连接管分别与所述试验箱和储水箱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围压调节装置,所述试验箱内设有置物盒,所述置物盒包括筒体和封闭筒体两端开口的顶板和底板,所述筒体为柔性材料制成,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与筒体内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储水箱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穿入所述试验箱内并连接在所述进水口处,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远离所述置物盒的一端穿出所述试验箱并与所述收集器连通。本发明通过将压力输出装置与试验箱内部连通,并将用于承载相似材料的筒体设为柔性材料制成,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测量不同围压下相似材料的渗透系数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壳体模型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4834.2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壳体模型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隧道截面拟合隧道松动椭球和隧道放出椭球;在松动椭球截面内根据土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微分方程,获得土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应力,并基于平均应力结合隧道截面顶部在水平方向一位置处的土体深度,获得对应位置处的上覆土压力;基于隧道衬砌构建正交曲面坐标系,并基于正交曲面坐标系获得隧道衬砌的壳体模型,并基于壳体模型获取隧道衬砌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并通过位移控制微分方程结合壳体模型的边界条件,获得隧道衬砌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本发明能够实现隧道衬砌位移的精准计算。

    基于多源风险因子的隧道运营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22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4939.5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运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风险因子的隧道运营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对隧道运营期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多源信息数据,基于多种方法对多源信息数据的指标重要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类信息的重要性程度,对重要性程度进行消除差异分析,得到对应风险因素的多源综合评价权重,对多源综合评价权重进行排序并结合现场需要的复杂度确定隧道的核心风险因子,根据核心风险因子类型搭建对应量化评估模型,基于量化评估模型输出各核心风险因子的指标健康分数,将每一指标健康分数以及对应的综合评价权重输入至打分模型,以得到隧道运营安全健康状态评估结果,实现了隧道运营期健康状态的多源融合评估。

    一种基于壳体模型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930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04834.2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壳体模型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隧道衬砌位移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隧道截面拟合隧道松动椭球和隧道放出椭球;在松动椭球截面内根据土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平衡微分方程,获得土层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应力,并基于平均应力结合隧道截面顶部在水平方向一位置处的土体深度,获得对应位置处的上覆土压力;基于隧道衬砌构建正交曲面坐标系,并基于正交曲面坐标系获得隧道衬砌的壳体模型,并基于壳体模型获取隧道衬砌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并通过位移控制微分方程结合壳体模型的边界条件,获得隧道衬砌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本发明能够实现隧道衬砌位移的精准计算。

    一种盖挖逆作法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13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4120.0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挖逆作法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时,需要较多的立柱桩基才能满足支承能力,立柱桩基之间的差异沉降会变得明显。本发明的一种盖挖逆作法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基座、拔出机构、拆段机构、夹持机构和锚具,基座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活动座上设有立柱孔和套管孔,活动座可在固定座内平移调整位置,从而调整立柱孔及立柱的轴线偏移,拔出机构、拆段机构和夹持机构可相互配合对立柱桩内的辅助用套管组回收周转,回收后,套管孔安装锚具,由锚具对立柱桩的锚索进行张拉,形成拉力。通过基座和锚具的配合,可对多个立柱桩基之间的差异沉降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升工程质量。

    一种隧道断面管棚钻进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3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5092.9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断面管棚钻进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辅助伸缩杆、主伸缩杆、移动平台、角度调节组件、管棚和角度定位组件,所述辅助伸缩杆和主伸缩杆的底端均连接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辅助伸缩杆的顶端通过球铰连接有用于支撑管棚的辅助支撑件,主伸缩杆的顶端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上设有用于支撑管棚的主支撑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管棚转动钻入隧道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管棚分别穿过所述辅助支撑件和主支撑件;所述角度定位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辅助支撑件和主支撑件上。本发明通过角度调节组件配合角度定位组件,调节钻进角度和高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一种移动式路基填料筛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88051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055758.6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路基填料筛分装置,涉及到路基施工领域,包括底座和固定设置于底座上端的筛分车厢,所述筛分车厢的内部第一筛料板和第二筛料板,所述第一筛料板和第二筛料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振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调节机构上,所述筛分车厢内部位于第一筛料板和第二筛料板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通过支撑杆支撑;本实用新型将筛分车厢与底座和移动轮匹配设置,方便设备的移动,防止因设备笨重造成路基填料筛分效率较低,微型电动伸缩杆能够带动升降支撑环带动移动轮升降,在填料筛分过程中能够使得移动轮不接触地面,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稳定。

    一种多功能可拆卸的相似材料制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006986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712233.1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可拆卸的相似材料制样装置,包括制样养护盒、试样双开模具和试样压平片;所述制样养护盒内部中空且顶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制样养护盒内底面设有凹槽;所述试样双开模具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制样养护盒内,且其底端卡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试样双开模具的顶部具有入料口,所述试样压平片可拆卸卡接在所述入料口处,所述试样压平片的形状与所述凹槽匹配且能收纳在所述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制样与养护用的装置一体设置,且将试样双开模具与制样养护盒可拆卸连接,样件脱模后可直接放入制样养护盒内进行水养,实现了相似材料制样装置的多功能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效率。

    高铁路基试验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62999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895557.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铁路基试验装置,涉及高铁领域,包括有模型箱、底座、钢化玻璃、伸缩支撑管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型箱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模型箱上位于凹槽开口的两侧中心处开设有T型滑槽,模型箱上位于T型凹槽中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T型滑块的顶部上位于模型箱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活动架,活动架内部远离T型滑块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簧,弹簧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当不同高度的挡板进入凹槽后,调节T型滑块的位置,松下T型握把使得弹簧复位带动支撑板上的支撑杆顶出孔洞中,利用支撑杆的顶端对挡板进行支撑固定,利用弹簧弹力对挡板在凹槽中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性能强。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密封卡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228266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943272.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密封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管端部外周面上的环形的卡槽,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管端部内壁上的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环形的密封件,密封件包括沿第二连接管轴向布置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靠近第二连接管的端部,当第一连接管的端部穿过第二连接管端部内和第一密封圈并对第二密封圈产生压力时,第一密封圈卡入第一连接管的卡槽内,使得第一连接管外壁与第二连接管内壁密封卡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密封圈结构,使得第一连接管插入第二连接管后两根连接管能够自动密封卡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管道插接连接时无法同时实现密封卡接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