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间交织并行采样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55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830087.5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交织并行采样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属于信号检测处理领域,系统包括:功率分配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多路信号;多个采样模块,对功率分配器输出的各路信号进行采样;处理模块,采样前处理子模块拟合计算各路采样信号的失配误差,根据各失配误差校正相应的采样信号,若校正后采样信号的信噪比不低于信噪比阈值时,输出校正后采样信号,否则,采样后处理子模块根据当前的校正信号校正相应的采样信号,直至校正后采样信号的失配误差与参考信号的失配误差相等,输出最后一次校正得到的多路第二校正信号;重构模块,对处理模块输出的多路信号进行重构,得到与模拟信号对应的重构信号。

    一种脉冲涡流探头及检测装置以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6531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20868.7

    申请日:2015-05-04

    Abstract: 一种脉冲涡流探头及检测装置以及其检测方法,属于脉冲涡流无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脉冲涡流探头激励线圈产生热量,影响实际检测精度的问题。所述脉冲涡流探头包括外壳、接线端头、温度传感组件、霍尔传感器、线圈骨架、激励线圈和端盖;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信号调理电路、脉冲涡流探头、数据采集卡、主控制器和稳压电源;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传感器标定步骤、建立三维曲面步骤和测量计算步骤。主控制器实时采集温度传感组件的温度模拟信号及霍尔传感器的电压模拟信号,对脉冲涡流探头输出信号进行二次修正,从而大幅消除温度漂移因素对探头的影响,提升检测效果。

    一种表面缺陷电磁超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69155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03638.5

    申请日:2015-01-04

    Abstract: 一种表面缺陷电磁超声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技术,解决现有电磁超声检测方法中提离距离的变化影响检测准确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改变电磁超声传感器检测探头的提离距离,测量不同提离距离下标准试样的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得到提离斜率,利用不同缺陷深度下提离斜率与缺陷深度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拟合函数;将检测待测缺陷所得到的提离斜率代入所述拟合函数,达到定量检测缺陷的目的。本发明简单易行,与现有的采用峰峰值强度和透射系数定量检测缺陷的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检测探头提离距离的影响,而且不用在检测过程中测量相同提离距离下的无缺陷的检测信号。

    一种复合式矿石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76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15873.7

    申请日:2016-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37/00 B65G15/24 B65G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矿石输送装置,其包括料斗传送机构及传送带传送机构。所述料斗传送机构包括滑道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滑道支撑件上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连接于所述滑块的料斗底板、连接于所述料斗底板的轴承座组、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组的拉斗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斗轴的料斗及设置在所述滑道支撑件内的链传动组件;所述链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料斗底板及所述料斗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料斗底板上,其用于收容矿石;所述拉斗轴通过转动使所述料斗发生倾覆。所述传送带传送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道支撑件,所述料斗传送机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安装角大于所述传送带传送机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安装角。

    一种TI-ADC带宽不匹配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729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340549.1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ADC带宽不匹配的校准方法和系统,属于信号检测处理领域。本发明利用复数的运算对带宽不匹配校正滤波器频率响应中的二阶微分环节进行优化,消去了校正算法中的级联滤波器,由于不采用级联微分滤波器,理论上输入信号的带宽与第一奈奎斯特带宽相同,因此对比现有的带宽不匹配时域后校准技术,采用的估计校准方法有着输入带宽大与使用滤波器少的优点。本发明利用复数运算对带宽不匹配校正滤波器频率响应进行处理,得到只含微分环节的响应结果,与泰勒级数展开相比,没有约束条件与高阶近似误差。

    一种基于多通道采集的接收数据对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95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822815.8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采集的接收数据对齐方法及系统,属于信号处理领域,方法包括:接收测试模式下多通道ADC发送的测试数据和随路时钟并依次进行串并转换和重组,得到相应的重组数据;对各重组数据中与相应测试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数据位进行移位以使二者一致,记录各通道对应的第一移位值和移位数据位;对各通道的随路时钟进行延迟或推前处理,使得各通道的随路时钟同频同相,对各移位后的重组数据进行二次重组;对二次重组后的数据与多通道测试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数据点进行移位,以使得二次重组后的数据与多通道测试数据一致,记录不一致的数据点所处通道和第二移位值。可以实现多通道采样数据的对齐及正确重组。

    一种基于时间交织并行采样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55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0087.5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交织并行采样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属于信号检测处理领域,系统包括:功率分配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多路信号;多个采样模块,对功率分配器输出的各路信号进行采样;处理模块,采样前处理子模块拟合计算各路采样信号的失配误差,根据各失配误差校正相应的采样信号,若校正后采样信号的信噪比不低于信噪比阈值时,输出校正后采样信号,否则,采样后处理子模块根据当前的校正信号校正相应的采样信号,直至校正后采样信号的失配误差与参考信号的失配误差相等,输出最后一次校正得到的多路第二校正信号;重构模块,对处理模块输出的多路信号进行重构,得到与模拟信号对应的重构信号。

    一种复合式矿石输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76118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815873.7

    申请日:2016-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矿石输送装置,其包括料斗传送机构及传送带传送机构。所述料斗传送机构包括滑道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滑道支撑件上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连接于所述滑块的料斗底板、连接于所述料斗底板的轴承座组、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组的拉斗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斗轴的料斗及设置在所述滑道支撑件内的链传动组件;所述链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料斗底板及所述料斗沿所述滑轨移动;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料斗底板上,其用于收容矿石;所述拉斗轴通过转动使所述料斗发生倾覆。所述传送带传送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滑道支撑件,所述料斗传送机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安装角大于所述传送带传送机构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安装角。

    一种双驱动平行布置蓄电池电机车

    公开(公告)号:CN1063793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13842.8

    申请日:2016-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驱动平行布置蓄电池电机车,其包括车体及连接于所述车体的驱动机构。所述车体基本呈矩形,所述车体相对的两侧板上分别形成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滑道,四个所述滑道两两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间隔设置的两个滑道之间的连接板、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的所述滑道内的轴承箱、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轴承箱的车轴、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车轴上的轮对、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电机及连接所述电机及所述车轴的减速器,所述电机及所述减速器沿所述车轴的径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的车轴的轴向相互平行,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的电机及减速器均位于两个所述车轴之间。

    一种多通道并行采样系统数据同步存储的自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5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66521.8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并行采样系统数据同步存储的自校正方法,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相较于现有存储同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同步接收的采样数据前加入顺序递增的状态监测位,实现多通道采样数据的同步存储,不需要依赖ADC产生的测试数据。ADC可工作在采样模式下,通过将各路校正FIFO首个读出数据的状态监测位与参考通道对比,来确定通道间写控制指令到达时刻的差异,再结合延时校正模块实时校正,最终实现数据同步存储的效果。通过自定义定时器的时间间隔,控制并行采样系统的工作模式在校正模式和存储模式之间来回切换,从而根据温湿度、板卡老化变形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自动调整延时模块,最终实现自动校正写使能同步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