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00453.2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1 , E21B4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油煤原位热解及焦油提质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富油煤层,富油煤层中开设有第一注入井、第二注入井和生产井,且第一注入井与生产井之间通过裂隙连通;该系统包括:高温高压载热气供应系统和热解产物处理收集系统。本发明将高温高压的载热气输送至富油煤层进行对流换热;同时向第二注入井注入O2,引发部分富油煤层的自燃放热,缩短热解周期;通过气固分离装置进行气固分离;利用气液分离装置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分离出的焦油和氢气,依次送入焦油提质系统进行加氢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轻油收率,解决了富油煤的现有热解技术存在的热解周期相对较长、焦油品质提升不明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9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32275.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E21B43/241 , E21B43/295 , E21B43/26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原位热解宽深度范围富油煤的系统及方法,分别在浅层富油煤和深层富油煤中开设注入井、第一水平井、第二水平井和生产井,并辅以温度监测器,通过注入超临界CO2来实现富油煤的原位热解,对热解产物进行分级处理,同时联合运行不同地块,将上一地块余热用于下一地块的热解反应,CO2是载热介质,再将部分CO2封存于上一地块中。整个过程实现了不同埋藏深度和厚度范围内富油煤层的原位热解,对热解过程的热量进行了充分利用,避免了热量浪费,超临界CO2对传热传质的促进作用则提高了富油煤的开采利用率;同时实现了CO2减排,有助于促进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274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1348640.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分宜发电厂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褐煤与生物质协同利用耦合碳减排的系统,包括燃烧锅炉、气化炉、残炭导料组件、生物料导料组件、封闭式粉碎机和旋风分离器,所述燃烧锅炉的炉内底部由燃烧床分隔为生物质燃烧区和残炭燃烧区。本发明利用燃烧锅炉排出的尾气导入至生物料导料组件的生物料导料绞龙中,高温尾气通过生物料导料绞龙时,能够对生物料导料筒座内部导送的秸秆类原料进行加热烘干,保持秸秆类燃烧前的干燥度,同时导入的尾气重新进入燃烧锅炉内部进行循环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4712.2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反应器联合大规模连续铝‑水制氢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铝‑水反应器,发电系统和回热加热系统等。该系统针对铝‑水反应在产生氢气的同时还释放大量热量的特性,通过高温高压环境活化反应,提出将反应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氢气和水蒸气直接用于发电,提高了系统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在清洁制氢和绿色发电的同时,采用回热加热系统对未反应的和氢气燃烧产生的水进行重新加热,充分利用系统余热并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反应生成的固相产物被收集后通过电解可重新制成铝燃料被继续利用,并通过设置反应器组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能够稳定可控的输出氢气用于后续利用,系统实现了低碳排放,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665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428008.2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排放的铝基能源转化系统,包括风光互补发电制铝系统、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燃烧室、研磨装置、冷凝器、气固分离装置、燃气轮机、一级蒸汽轮机、二级蒸汽轮机、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一级发电机和二级发电机。针对电解铝能耗高的问题,采取新能源进行直接制铝与过余能量存储;针对铝表面氧化膜降低反应活性,采取多种活化方式组合以提高反应效率;针对如何利用系统余热的问题,利用水进行换热,将系统各阶段余热充分利用,减少了热量损失。整个能源转化体系不消耗化石燃料,输入能源是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的新能源,实现了零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329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41745.X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煤耦合生物质及污泥的负碳排放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质预燃室、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装置、省煤装置和空气预热装置;所述装置系统还包括第一级干化装置、第二级干化装置、第一级预热装置、第二级预热装置、除尘装置、深冷空分装置和二氧化碳压缩捕集装置。本发明采用煤粉耦合生物质可燃气和污泥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进行富氧燃烧,而且通过合理设置煤粉、生物质可燃气和污泥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位置,实现分层掺烧,大幅度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设置了二氧化碳压缩捕集装置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实现了碳的负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576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57344.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耦合煤地下气化工艺的高碱煤富氧燃烧系统,包括空分装置、地下气化炉、合成气净化装置、锅炉及内部的空预器、烟气净化装置和碳捕集与储存装置;本发明将煤地下气化工艺与高碱煤富氧燃烧耦合,空分装置同时为富氧燃烧锅炉和地下气化炉提供氧气,氧气与锅炉排出的烟气混合后作为锅炉内富氧燃烧的助燃气体和地下气化炉内气化反应的气化剂,锅炉排出的剩余烟气送入碳捕集与储存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储存,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高碱煤在地下气化炉内发生气化反应生成合成气,然后输送至地表进行利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开采方式;合成气在除去携带的煤灰颗粒后送入锅炉作为燃料,减少了锅炉内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数量,从而缓解了积灰结渣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09112.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0L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灰分煤制备超纯煤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在将煤粉送入熔融碱沥滤罐前对煤粉进行了微波预处理,微波预处理使得煤中部分结构发生断裂形成裂缝,增加了反应物与煤的接触区域,使得后续的酸洗以及沥滤的速度得以加快。本发明对沥滤后的煤进行处理时并没有直接使用酸洗,而是先进行水洗然后进行酸洗,这样做的目的简化了酸和碱回收的步骤,提高了系统经济性。本发明系统的主要能源来源于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中的能量经过梯级利用为系统供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烟气最后经过碱洗液,烟气中的CO2被用于碱再生,减少了CO2的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1452662.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2B1/22 , F22D1/50 , F22D11/06 , F22G7/00 , F23C5/08 , F23J15/02 , F23K1/00 , F23K1/04 , F23K3/02 , F24D18/00 , F26B21/00 , H02S10/10 , C25B1/04 , F01D15/10 , F01K17/02 , F24D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富氧燃烧耦合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光伏组件背板余热利用单元和富氧燃烧发电单元;该方法利用富氧燃烧技术将半焦和褐煤在锅炉内分层掺烧发电,利用成本较低的光伏发电给空气分离器供电以降低能耗,利用光伏发电组件的背板余热干燥褐煤,节省了外部热源,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在尾部烟道除尘器前增设供暖器,利用烟气余热的同时省去了减温装置的投入。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分布广泛的太阳能资源和价格低廉的煤热解副产品半焦,相比传统的燃煤电站,具有热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能耗低、经济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09756.3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铝燃料储能的能源转化系统及方法,包括铝‑水反应器、蒸汽发生器、冷凝式锅炉、换热器和太阳能供热发电系统等。采用高温高压和粒径较小的铝粉促进铝‑水反应的开始和进行,同时提高混合气体进入蒸汽‑氢气透平的初始温度和压力。将反应产生的液态水重新泵入蒸汽发生器再次进行反应,减少系统热量损失的同时完成了产物的循环。混合气体经过冷凝后可能有一部分无法被冷凝,其同氢气进入氢气干燥器被吸收,同时从蒸汽透平出来的水蒸汽也存在损失,因此仍需每隔一段时间对液态水进行补充。本发明通过反应将太阳能供热发电转化为铝燃料中的化学能,间接减弱了太阳能发电的储运问题,整个过程贯彻环保理念,有利于碳减排的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