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19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05375.7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煤矿案例文本信息的事理图谱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模版抽取算法,对预先获取的事故报告样本进行情景事件抽取,构建矿井突出事故的初始事理图谱K1;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对初始事理图谱K1中的事故逻辑关系进行优化,得到矿井突出事故的应用事理图谱;基于预设布局算法,对应用事理图谱的图谱数据进行布局展示,生成矿井突出事故的事故主图解。籍此,通过事故报告样本自动生成事故图解,利用自动生成的事故图解,能够帮助专业人员快速理解事故发生原因,提高事故报告的阅读速度,降低非专业人员的分析门槛,提升事故指引分析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570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06198.4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瓦斯爆炸事故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Apriori算法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同事故特征进行关联分析,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关联规则;以及,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根据预先获取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样本,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案例库;基于预设规则,根据采集到的事故易发区域的多个数据来源的数据,对事故易发区域的工况进行预警,并确定预警工况的预警级别;响应于预警级别达到预设报警阈值,对多个数据来源的全部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数据;根据已经处理、归类的归一化数据,基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关联规则和案例库,实现数据多角度配合的对事故易发区域进行瓦斯爆炸事故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7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644485.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20/5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N5/022 , G06N5/02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40 , G06F16/5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抽取的煤矿不安全站位的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站位进行分析,构建不安全站位的本体模型;对获取的煤矿井下数据进行知识抽取,得到不安全站位的三元组结构;将构建的本体模型和知识抽取得到的三元组结构导入以图数据库Neo4j为存储和查询基础的知识图谱中,构建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站位库;基于预先构建的融合目标检测模型,根据实时获取的井下监控视频流和不安全站位库,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站位进行智能识别。籍以,通过自动识别图像视频中的不安全站位行为,对煤矿作业区域内人员的站位安全进行实时监测,有效预防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60288.6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火灾探测技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火焰识别和检测方法。为了优化借助于深度学习中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来对火焰进行识别和检测问题。本发明通过增加数据多样性和数据增强的方式,构建火焰图像样本库;通过增加卷积核数量、卷积‑卷积‑池化的结构和使用多个小尺寸卷积核替代大尺寸卷积核优化卷积神经网络性能并设计火焰识别模型FlameNet;基于Faster‑RCNN算法,设计火焰检测模型FRCNN‑ZF模型;最后设计火焰检测系统GUI。形成的模型和系统、直观、清晰实现对火焰的准确识别和检测,同时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简单易用,也利于非专业人员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0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89530.6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预制层理型煤及其制作方法,适用于科学试验所需各种形状的预制层理型煤,以及软硬分层厚度对于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型煤制备。其将型煤分为若干部分制作,通过控制型煤成型粒度、粉煤用量、成型压力,使得型煤层间厚度不一、不同部分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尽相同,形成层理面。本发明能够模拟原煤层理以及软分层厚度对于煤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99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89907.8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阻大变形锚杆,包括:套管,杆体,增阻结构,牛腿,托板,螺母,垫片。其中:套管内部经过磨砂处理,外部为螺纹结构;套管内的杆体部分经过磨砂处理,套管外的杆体部分增粗并有螺纹;套管与杆体间施加一定预应力,使其有一定初始摩擦力;增阻结构为类圆锥体,与杆一体,并匀布有通孔;增阻结构的通孔上附有的一层强度较低的塑料薄膜;空腔内充满兼有弹性和破碎性的填充物。本发明能在围岩有较大变形时自动拉伸,并提供逐步增加的约束力,因此有良好的支护效果,可用于巷道、边坡和软岩等工程的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1609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90319.6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9B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瓦斯灾害风流监测模拟演示系统,最适用于煤矿瓦斯灾害风流演示与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高浓度瓦斯瓦斯气体由甲烷气体压力瓶1中流经瓦斯压力腔2后进入模拟巷道,在模拟巷道中分布着能够反映瓦斯气流的灯线3和测量风流特征的传感器盒4,打开风机5,新鲜风流进入模拟进风巷道6,通过调节模拟风门(挡板)7的开闭情况,观测瓦斯在模拟掘进工作面8,模拟采煤工作面9,中的瓦斯运移情况,灾害气体最后通过模拟回风巷10排除。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3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84622.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16/33 , G06F16/31 , G06F16/36 , G06F40/20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信息抽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案例报告集合,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信息的抽取规则库;其中,事故案例报告集合包含多个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案例报告,抽取规则库中包含多个不同的事故信息抽取规则,多个不同的事故信息抽取规则分别与多个不同的事故信息相对应;基于抽取规则库中的事故信息抽取规则,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事件的事故文本,抽取目标事件的所述事故信息。本申请是借助于规则模式的信息抽取技术,为解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效率提供了全新方案,也为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最准确的切入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1447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075935.5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F7/00 , E21B43/2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7/00 , E21B43/263
Abstract: 一种交叉钻孔约束爆破网络增透瓦斯抽放方法,属于煤岩瓦斯抽放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透气性低厚煤层布置交叉钻孔,上排钻孔为瓦斯抽放钻孔,下排钻孔间隔布置瓦斯抽放钻孔与爆破孔,在下排爆破孔与上排瓦斯抽放钻孔交叉点位置约束固定药包,实施增透爆破产生网络裂隙。两药包之间采用水袋间隔,隔爆降尘的同时能够割裂煤岩体,形成有效抽采裂缝。使用本发明能够达到增大煤层透气性、增加交叉钻孔抽放孔瓦斯流量和延长瓦斯抽放流量有效持续时间而又不会过度破坏煤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381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84622.5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16/33 , G06F16/31 , G06F16/36 , G06F40/20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信息抽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案例报告集合,构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信息的抽取规则库;其中,事故案例报告集合包含多个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案例报告,抽取规则库中包含多个不同的事故信息抽取规则,多个不同的事故信息抽取规则分别与多个不同的事故信息相对应;基于抽取规则库中的事故信息抽取规则,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事件的事故文本,抽取目标事件的所述事故信息。本申请是借助于规则模式的信息抽取技术,为解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效率提供了全新方案,也为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最准确的切入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