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芥菜熏蒸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0832.4

    申请日:202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芥菜熏蒸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方法,采收盛花期芥菜品种“地1号”的整株芥菜或芥菜茎叶,在不超过50℃的温度下烘干后粉碎制成芥菜保鲜物质;待使用时,将芥菜保鲜物质添加水湿润,置于水果箱中熏蒸处理,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研究表明,“地1号”芥菜熏蒸处理能显著抑制苹果等水果在贮藏条件下的自然发病率,对常温条件下水果采后软腐病和灰霉病等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及其在制备水果保鲜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81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57736.1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及其在制备水果保鲜剂中的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汉逊德巴利酵母‘NDB‑001’Debaryomyces hansenii‘NDB‑001’,于2020年5月7日送交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106。研究发现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NDB‑001’悬浮液可有效抑制葡萄孢菌的生长;可有效延长苹果、水蜜桃、樱桃、草莓、葡萄、柑橘、桑葚、荔枝等水果的贮藏时间。本发明为水果保鲜提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对于维持水果采后品质,减少贮藏损失,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34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30126.2

    申请日:2009-03-27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及植物检疫范畴。用于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序列:P-a.a.c:CGGCACGGTGCAGTTTCCTGCTTTCCGCPIP2CCTTACGCTAGGTCGAGAGTATTTTTGTCACCGG。以此探针为基础结合Macroaary技术的检测方法具较强的特异性、灵敏性及稳定性,为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检测提供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技术方法。图为padlock探针检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检测结果。

    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5434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40448.7

    申请日:2005-06-09

    Abstract: 利用已知抗病基因的6个近等基因系材料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小种进行划分和鉴别。在水稻孕穗期,以浓度约为3×108cfu/ml的菌悬液对水稻主茎平展剑叶进行剪叶法接种,接种2周和3周后分别测量病斑长度和病叶全叶长度,以3周后调查的病斑长度小于接种叶长的四分之一为抗病(R),反之大于等于接种叶长的四分之一为感病(S)。根据病原菌分别在水稻品种IRBB5、IRBB13、IRBB3、IRBB14、IRBB2和IR24上的互作结果,对应9个小种R1-R9的互作模式,将白叶枯菌株对应划分为相应的小种。

    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快速检测试纸条

    公开(公告)号:CN1113519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040714.0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快速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甜瓜、黄瓜等作物上黄瓜绿斑驳病的田间快速筛查。其包括底板,底板的一面自上而下依次黏贴吸水板、检测垫、金标垫和样品垫,相邻各垫在连接处交叠连接。所述检测垫为硝酸纤维素膜,该膜自上而下设计1条质控线和1条检测线;所述质控线包被有兔抗鼠IgG;所述检测线包被有用于捕获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2C9;所述金标垫为玻璃纤维素膜,喷涂有纳米金标记的用于识别被检测线捕获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4D4。试纸条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强。

    亚洲梨火疫病菌的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9036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0910030132.8

    申请日:2009-03-27

    Abstract: 本发明亚洲梨火疫的检测试剂盒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及植物检疫范畴。上游引物HrcC-F1:5′-GACGTTTGCACCTGGAAACCG-3′;下游引物HrcC-R1:5′-GCGGTAGGTAATCAAGGCCAC-3′。试剂盒包括:1mL检测溶液,含50mmol.L-1Tris.Cl和125mmol.L-1KCl和2.5mmol.L-1MgCl2和10mMdNTPs和上、下游引物HrcC-F1/HrcC-R10.25mmol/mL和0.1mg.mL-1BSA和Taq DNA聚合酶100单位。以此引物为基础的亚洲梨火疫检测试剂盒具较强的特异性、灵敏性及稳定性,为亚洲梨火疫检测提供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技术方法。图为亚洲梨火疫的特异PCR产物。

    梨火疫病菌和亚洲梨火疫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多重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36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30129.6

    申请日:2009-03-27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检测梨火疫病菌和亚州梨火疫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其多重检测方法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及植物检疫范畴。用于检测梨火疫病菌的padlock探针序列:P-e.amy:GACTTCGCAGGCGCCTTGCTCATTACTTPIP2ATCGGCCTGTAATCGGATCGACACGGTGTGTCGC用于检测亚洲梨火疫病菌的padlock探针序列P-e.pyr:TATGGCGTCCCCAAGGGGATTCGAACCCPIP2CCGACTCTAGGATCGTGGATCACTTCGTTACCGG.以此探针为基础结合Macroaary技术能够同时检测梨火疫病菌和亚州梨火疫病菌,这种多重检测方法具较强的特异性、灵敏性及稳定性,为梨火疫病菌和亚州梨火疫病菌的检测提供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技术方法。图为padlock探针结合Macroaary技术同时检测梨火疫病菌和亚州梨火疫病菌结果。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条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多重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8235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30127.7

    申请日:2009-03-27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其多重检测方法属于农作物防病治病及植物检疫范畴。水稻白叶枯病菌的padlock探针序列:P-x.o.o:GGAGCTATATGCCGTGCTGTGTGGAGTACTCGACCGTTAGCAGCATGACCGAGATGTACCGCTATCGTGAATCGCCTACAATTCTGTCCCCCAAGTTGCCTC。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序列:P-x.o.oc:CCACACAACACGGCATATCGCTCCAAGGCTCGACCGTTAGCAGCATGACCGAGATGTACCGCTATCGTGCGGCATACGTTCGTCAAATGGTGGCTTTGTACC。以此探针为基础结合Macroaary技术能够同时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这种多重检测方法具较强的特异性、灵敏性及稳定性,为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检测提供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技术方法。图为Padlock探针结合Macroaary技术同时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结果。

    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细菌菌株

    公开(公告)号:CN101177671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90998.6

    申请日:2007-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防治植物病害的生防菌株及其菌剂,属于生物防治领域。所用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经鉴定为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菌株代号为OH11。菌株OH11无鞭毛但有滑移性,能产生包括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蛋白酶等多种胞外水解酶,能有效抑制真菌、细菌的生长。菌株OH11对油菜菌核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都大于22.0mm;对马铃薯环腐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菌圈直径达到50mm。将OH11菌种接种入种子罐,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将种子液接入生产罐培养,生产罐所用培养基与种子罐培养基相同。液体发酵采用通氧深层发酵和分批补料工艺,溶氧量为15%-2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72h,初始pH值7.5。发酵完成后培养液出罐直接用塑料包装桶或包装瓶分装成液体剂型或采用泥炭吸附用包装袋分装成固体剂型。生防菌株OH11可有效地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线虫等病害,总体防治效果在50%-70%。温室盆栽试验中,OH11对辣椒疫病和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6%和86.4%。菌株OH11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对环境安全等特性,在农药污染严重的今天,产酶溶杆菌及其菌剂将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